APP下载

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和对策

2016-06-03陈洁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陈洁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与高校中的各种矛盾逐渐出现,并引发了社会大众与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社会舆论传播与高校舆论传播不仅具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认识到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舆论传播正面作用的发挥路径,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舆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作用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具有着活跃的思维与较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同时喜欢针对社会时事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言论,也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其他,高校中的舆论具有更加集中的特点。因此,对高校舆论传播做出正确的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对于高校的稳定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用

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网络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正面舆论的广泛传播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机制的优化和创新。

(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方面,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邓理论等。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具有变动性的特征,这种变动性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需求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做出创新,这种内容的更新,是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生命力与提升吸引力的重要保障。正面舆论的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中把握时代发展动向以及大学生思想发展动态,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能够发挥指导与依据作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正面舆论中发现积极上的观念与思想,这些观念与思想本身就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将这些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手段。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原则与丰富的内容,同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用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得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手段以及方式等,方法的有效性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做过程中做出验证,同时也应当根据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和针对性。正面舆论的传播,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具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大学生群体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具有着积极的关注态度,在接触社会正面舆论与网络正面舆论的过程中,这些舆论也可以成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也能够成为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有效工具。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网络舆论,都体现着倡导这一舆论的群体所具有的公共意志,大学生对这些舆论的认同代表着大学生将要服从公共意志,否则将会受到群体的职责与批评,因此,大学生群体能够在这些正面舆论的指导下规范自身言行,并推动自身思想相良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正面舆论往往能够成为大学生讨论的内容,在讨论与争辩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对某些道德行为和时事政治等作出更加清晰的认知,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需要依赖于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类因素能够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正面舆论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舆论氛围,并推动大学生了解这些正能量并汲取这些正能量。社会舆论与网络舆论都能够反映出某个区域中的社会风气,因此,在正面舆论的导向下,大学生也将能够生活与学习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并受到社会风气以及他人的感染。如社会舆论与网络舆论在共同倡导爱国守法、勤俭自强、团结友善的价值观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也能够意识到这种价值观对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意义,并这在思想层面与行为层面都对这些基本道德规范进行遵守,并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与提升,而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中,正面舆论所具有的价值体现。

二、引导舆论传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融合媒介,创新高校舆论引导格局。网络媒介的发展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在高校开展舆论引导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深度结合。传统的高校舆论引导媒介包括广播、校报、电视等,互联网的出现对高校可以利用的媒介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许多高校开通了微信、微博等,并利用这些工具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成效性的有效提升。在高校舆论引导实践中,通过实现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结合,能够充分放大正面舆论信息的传播成效,并削弱负面舆论信息的生存空间和舆论影响。针对舆论引导媒介的融合和舆论引导平台的建设,首先高校需要在舆论引导运行机制方面做出完善。在此方面,高校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成长机制与激励机制,从而推动舆论引导队伍的成长与舆论引导平台的发展。同时,高校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平台管理制度,如高校可以构建新媒体研究平台、新闻中心等舆论引导平台,并针对这些平台的特点和队伍要求制定相应条例;其次,高校在舆论引导中要确保新媒介优势的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介具有着更强的互动性和传播速度,同时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网络媒介舆论导向系统,以微博为中心开展舆论信息的推送。同时,高校有必要在信息推送中融入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从而让舆论信息具有该个性的语言和更强的吸引力。

(二)整合资源,构建舆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为了确保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正面作用,高校有必要对舆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做出完善。舆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据舆论宣传主动权和引导权的重要保障。在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资源的整合与新媒体的利用,从而提升舆论引导效率。针对舆论突发事件,高校需要构建稳定、统一的指挥体系,通过设置专门的舆论应急反应小组来为舆论的引导提供后盾。同时高校舆论应急反应小组有必要定期组织座谈会议,通过分析高校舆论形式与应对策略来把控高校舆论方向。对新媒体的运用,主要是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澄清谣言、引导舆论的平台。针对负面舆论,高校需要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等将真相传达给学生,从而减少谣言以及负面舆论的生存空间,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据舆论引导主动权。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意见领袖。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工作是对高校舆论做出良好导向的关键,因此,为了发挥出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用,高校必须建立起一支具有作风正、纪律严、政治素质强、业务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特别强调意见领袖的培养,无论是在社会舆论传播还是网络舆论传播中,意见领袖所具有的看法往往能够对其他人产生深刻影响。在高校舆论导向中,有必要将具有突出工作成绩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培养为意见领袖。事实上,高校中有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具有着渊博的知识,并且凭借自身以身作则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治学精神而获得了学生的爱戴,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这类教学人才进行挖掘,并鼓励他们参与到高校舆论的引导工作中。另外,作为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要重视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尊重和关怀,从而提升自身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

(四)以育人为导向,推动舆论宣传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高校舆论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对高校舆论做出引导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遵循舆论传播规律,同时要重视人才成长规律,从而确保舆论引导能够坚持正确的导向。在高校舆论引导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学生实际,并推动舆论引导工作与学生的实际实现紧密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开展的舆论引导工作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出发,并体现出对我国国情、高校校情以及大学生思想实际情况的结合,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所具有的价值观差异,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来开展风层次教育,从而优化学生对高校舆论引导的接收程度;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尤其是要在关注大学生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实习问题、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在高校中营造出一种尊重与关爱的舆论氛围,从而推动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使学生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彦,周清明.内涵、困境与实现途径: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

2.孙维鹏.网络舆论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及引导对策[J].知识经济,2013(02).

3.杨惠,戴海波.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J].新闻知识,2011(10).

4.赵海燕,李铁铮.大学生接受舆论信息的特征及引导机制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1(06).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