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2016-06-03宫奎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教育对策价值观

宫奎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传播的部分负面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不泛存在消极影响。本文在对负面新闻定义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加强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负面新闻;价值观;教育对策

一、负面新闻的定义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闻”被定义成是以多种形式在公众间广泛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在我国,有关负面新闻的报道由来已久,包括官场腐败、社会动乱以及自然灾害等信息。从语言色彩上讲,负面涵括了消极、不良、有害等意思,带有一定的贬义意义。负面新闻更多地被视为是一种产生消极影响的报道。因而,建国之后政府逐步加强了对负面新闻的管制,着重强调了正面报道。但是,负面新闻的最终目的不是赞扬社会光明的部分,而是通过关注和暴露社会阴暗面,来震惊、警醒世人。在我们所生存的客观世界,光明与黑暗并存于这个社会,负面新闻揭露了社会黑暗面,它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促使黑暗转向光明,有利于安定、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一旦负面新闻处理不好,则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致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错误。要想发挥负面新闻的积极影响作用,关键在于处理好反面批判与正面引导之间的关系。因此,负面新闻本身并无正误可言,我们需要适当拓宽其发展空间,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使其发挥更好地社会价值。

二、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弱化思政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其效果受负面新闻的冲击颇大。在这个信息化、开放性程度极高的时代,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了解了世界不同文化,视野空前开阔,思维相当活跃,能够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个性特征凸显。受负面新闻的影响,大学生常带着质疑的态度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此,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挑战,单凭课堂上以书本为主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及引导,很难再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求。

(二)使大学生陷入迷茫。从古至今,我国素来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教育,学校及家庭更是对学生的认识、言行寄予了厚望。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努力向他们灌输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以“诚实、善良、守信”为做人的基本品格,为学生创造了纯净的成长环境,使其对社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迈入大学生之后,他们常常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拥有更多自由独立的空间,也接触到了大量的正面或负面信息,此时价值观一再发生变化。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成熟的分析、判断能力尚未形成,当面对负面新闻的冲击时,容易失去理性,在是非标准上陷入迷茫,对客观世界原有的认识发生了颠覆,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

(三)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信息的渗透无处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可避免也无法选择。因而,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传媒对人的影响力视为是一种社会认知的控制力。高校存在于社会,其发生的一切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样也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际关系。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这些构成了其处事的价值规则,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和影响的情况下,此价值规则将正常地发挥作用。当大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负面新闻时,新闻中折射出的价值导向将会对其思想产生刺激,促使他们反思价值。在此过程中,重复的新闻价值导向会强化大学生思维,使其自主进行价值观念修正,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行为。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就会营造出一定的舆论环境,进而鼓动大学生产生相应的价值行为。

三、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加强对策

(一)政府强化舆论督导。时下我国政府对负面新闻的认识发生了较大转变,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负面新闻所产生的影响,并逐渐建立了一套适度开放媒体的原则体系,引导负面新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地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舆论督导职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负面新闻,并建立与之相符的保障机制,促使其向公众传达正确的价值、思想信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一味地限制媒体披露社会阴暗面的信息,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违法乱纪、丑恶病态的社会现象,很难再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为此,政府应该主动出击,及时公开事件发生的真相,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取信于民,最大限度地防止由讹传引发恐慌,妥善地处理恶性突出事件,为人民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让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媒体重视素质建设。负面新闻有赖于媒体传播才能产生影响,而其影响是否积极与媒体人的综合素质有着莫大关联。新闻媒体方面,必须要重视从业人员良好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以及技能素质建设,纠正他们负面新闻必然带来负面影响的错误思想,端正其传播工作态度,要求相关人员从多个维度思考事件性质,立意正确,并采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语言文笔进行事实报道,彰显负面新闻的正功能,努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新闻报道是一项讲究策略的工作,它不仅仅是论述社会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分析及预测,有选择性地披露事件信息,以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媒体在传播负面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应融入人文关怀部分,让公众感受到报道事件已有了妥善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减少其带来的损失,使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和希望,为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三)高校完善思政教育。在新闻媒体日渐发展的今天,负面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高校思政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高校需积极应对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高校还需要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与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媒介管理,宣扬主流价值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思政教育教师则应该在国家、教育部以及高校的多级指导下,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负面新闻信息,并作出客观、准确地分析,引导学生对此形成正确地认识,尽量避免学生受不良信息的侵染,并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信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宏林.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战线,2015(14).

2.李秀梅.负面新闻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新闻战线,2015(04).

3.漆晓玲,黄飞燕.网络负面新闻的特点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新余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教育对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负面新闻”导写及例文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网络负面新闻及其传播特点分析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