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时代图书馆员素质谈

2016-06-03黄少吟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微博素质

黄少吟

摘要:当下微博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正在引发一个全民微博的时代,图书馆也不甘落后,微博的运用也如火如荼。目前图书馆界对于微博的使用研究颇多,但多集中在如何开展应用方面,本文则针对微博时代的来临,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微博;微博时代;图书馆员;素质

一、微博及微博时代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与信息称道的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媒体、商业、社交、科技、文化以至于日常生活,无处不渗透着网络与信息的力量。微博可以说是这两种力量催生出来的骄子并逐渐发展强盛。

微博,又称微博客或微型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消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实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或网页。一些微博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或影音剪辑和出版。”[1]

2006年美国的“Twitter”可以说是微博的开山鼻祖,中国新浪“自2009年8月底开通测试版微博至2010年10 月,在短短14个月时间里,用户注册数就超过5000万人”[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激增到1.95亿人。这个数字表明,平均不到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开通微博。一个由微博引发的信息时代,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来到我们的身边”[2]。

微博以其“迅捷性”“交互性”“扩散性”等特点与图书馆宣传应用的需求不谋而合。“根据为图书馆员服务的维基—LibrarySuccess、NFI研究所和Lindy Brown的统计,国外已有超过700家图书馆在使用微博为读者进行服务。图书馆利用微博来向读者发布新书通告、数据库推广、馆讯、培训课程、展览等信息,可以说,微博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已经相当盛行。”[3]

据有关研究者调查“截至2011年5月13日,新浪微博中图书馆注册的官方微博数量为187个,腾讯微博中图书馆注册的官方微博数量为59个。另外还有图书馆各部门、机构或馆员个人注册的非官方微博共计67个。”[4]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人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关注人数达28083,关注人数最多的高校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数达3402。发布微博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青浦区图书馆”,发布数量达2948,高校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发布数达1330。2012年8月25日,笔者统计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人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关注人数是27861,关注人数最多的高校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数达19676,发布微博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杭州图书馆”,发布数量达6234,高校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发布数达4114。2016年笔者再统计,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人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杭州图书馆”,关注人数是38303,关注人数最高的高校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数激增至48558,发布微博数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杭州图书馆”,发布数量也增加至14785,高校图书馆是“同济大学图书馆”,发布数达7732。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了图书馆微博的行列,从关注人数到发博数量几乎翻倍,呈急剧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还有图书馆界的名人也开通了微博,如“竹帛斋主”“书蠹精”“图林老姜”等,还有一系列的图书馆微群,如“图林微群”“图书馆人之家”,其关注人数也蔚为可观,这对图书馆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致在2011年1月18日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发布的一条“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的小小微博,在两天的时间里被转发近1.6万次,使得一所图书馆红遍网络。可以说,图书馆正步入微博时代。

二、图书馆员运用微博的价值

(一)交流分享。和博客、RSS、Podcast等Web2.0 技术一样,微博实现信息的发布与共享, 但它更加短小精悍,并且可通过Web、手机、IM软件、API接口等多种途径发布消息,使得交流分享更简便。图书馆员利用微博可以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馆内外新闻,业内外资讯,工作中的得与失,都是同行们交流的热点。如深圳大学图书馆的同行在工作中受到读者的误解,在微博中诉苦恳求广大师生同事谅解,得到诸多同事的回复转发,引起了对图书馆服务的思考。还可以组建兴趣圈,就某话题与读者进行讨论并分享成果,使交流成为乐趣,扩大交际圈子及图书馆的影响力。更可以成为图书馆名人的追随者,与名人“面对面”,即时掌握业内第一手情报,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眼界。

(二)网络聚合。“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客平台追踪感兴趣的人或事, 一旦Micro-blogging的用户建立了一个有用的社会网络,这些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朋友就会经常使用Micro-blogging作为交流平台, 提出相关的服务、应用和技术问题,并合理的期望得到一系列的答复。半广播半实时交互的微博客机制,聚合了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使得用户组成多个信息交流分享的小圈子,群体传播在这里得到凸显。”[5]微博使图书馆、馆员、读者之间形成一个网络,三者互相关注,互动联系,可以就某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互相传递转发共享信息,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保持了最紧密最生动的联系,三者形成良性循环互动,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发布平台。微博满足了用户自由方便随时随地的记录,克服了博客、E-mail不能及时沟通交流以及IM 要求马上回复的缺点。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新书推荐、图书评论、讲座培训宣传等, 这些都会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用户。图书馆员也可以在微博中随时随地分享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把突发的想法、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或者评论有关人和事,满足馆员发表心得的愿望,建立一个展现图书馆员风采的平台。

三、微博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著名图书馆学学者阮冈纳赞曾说过:“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要素的主体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起着支撑和推动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越来越高度地发展和微博应用的全面铺开,图书馆员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素养。图书馆员应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增强对信息的洞察力及敏感度。“图书馆员是介于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递者,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判断、分析、识别、整序、转播等信息处理能力, 根据用户需求动态地、连续不断地组织服务。”[6]微博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了,信息传递量更大了,要求馆员能够有效地筛选信息,搜索并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及时发布、更新。还应具备充分利用所掌握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利用网络环境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成为“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各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二)网络技术。近年来,在Web2.0的发展过程中, 图书馆也在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倡导建设Lib2.0,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微博便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易使用,可以说微博以其低门槛、易用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但是诸如图书馆对于应用平台的选择,微博页面的维护更新甚至是微博的营销管理,都需要图书馆员拥有一定的网络技能作为支撑,其中包括互联网、存储结构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加工技术、传播技术、通讯技术、多元分析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

(三)沟通技巧。微博经过图书馆一段时间的实践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发布公告、通知等,一些馆已经提供深层次的读者服务:如图情资讯的参考咨询,读者意见的收集反馈,甚至提供应急扩展服务,所以要求图书馆员在发布微博的时候也应注意与读者用户的沟通技巧。在这方面的榜样应属杭州图书馆馆长在处理外界对于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事件的质疑,馆长褚树青当时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读者的投诉表明了社会对图书馆精神认识的缺失,馆长褚树青对读者投诉的巧妙回答彰显人性,更宣扬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把馆长褚树青誉为“最感人馆长”。作为图书馆员在开通微博服务工作中也要像这样有智慧,有技巧的与读者用户沟通,这样才能取得服务工作的良好效果。

(四)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图书馆员参加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在数字微博时代下,“用户中心”的重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用户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在微博的平台中进行互动交流,从微博中了解图书馆,在微博中受到服务。所以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方向要有所转变,从以传统的图书馆为中心转向用户为中心,服务方式和内容也相应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微博时代的冲击。

四、图书馆员提高素质的途径

在微博时代来临之际,图书馆馆员应如何应对,与时俱进?首先可以利用关注功能,关注各权威高校图书馆,关注业内专家、同行,及时获得业内相关资源资讯,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粉丝”之间尽可能地互相交流,易于形成某种“信息圈子”,使有效信息更加迅速地传播,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加入图书馆各种相关微群,例如 “国家图书馆微群”“图林微群”,积极创设及参与话题讨论,使真理得到传播;并有相关专家或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引导,使图书馆员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微博客[EB/OL][2012-08-25]http://zh.wikipedia.org/wiki/微博客.

2.王芩.微博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情报探索,2012(3):94.

3.李金波.国外图书馆微博客建设及其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1(1):70.

4.刘晓艳.图书馆微博服务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9).

5.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51-52.

6.郭锦芳.21世纪图书馆员的角色和任务[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5(2):94-96.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微博素质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与馆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神回复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
论图书馆员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