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材中朗读作品的句型分析
2016-06-03刘丽静
刘丽静
论《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材中朗读作品的句型分析
刘丽静
[摘要]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是普通话口语的基础。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有一些句型是常见的,出现频率特别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材中朗读作品的单句句型从结构上看,以主谓句型为主,非主谓句型为辅;从功能上看,单句句型以动词词性成分居多,名词性、形容词性成分居少。语篇中的复句,从结构上观察,复句由分句组成。非主谓句的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从内部逻辑结构层次看,以单层结构为主。从内部逻辑意义关系看,连贯、因果、并列关系常用。
[关键词]句型分析;朗读作品;《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材
一、研究意义和方法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广西智能版2009)教材中朗读作品共由40篇小短文组成,都是名家名篇节选[1](P192-289)。这些小短文带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口语化特征也比较明显,文雅规范,可以作为语音、词汇、语法、命题说话学习方面的参考,对于学生习得标准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由于教材中对语音部分知识做了详细的解说并结合大量的词汇进行了专项训练,而语法方面的知识只就普通话和方言(含少数民族语言)的区别进行了典型性的对比,至于什么是普通话口语测试中常用的、规范的句子,教材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且因为句子的教学是属于基础知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一直学习使用,似乎也没有必要单列出来进行详细的教学。但在具体的“命题说话”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说出的话不同程度地含有方言语法的痕迹,而且不是很容易被觉察出来。这说明学生对普通话的句型、句式还掌握得不够透彻,在使用的时候,有时不自觉地选用方言句型来代替普通话句型。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对《朗读作品》40篇进行一个分析,找出普通话语篇中常用的句型和句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参考。
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是普通话口语的基础。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有一些句型是常见的,出现频率特别高,对朗读作品40篇进行一个穷尽式的统计,发现其共有23146个单位(字、标点),如果以句号(含叹号和问号)为单位切分,可以得出734个句子。根据内部结构成分的不同,可以切分出单句和复句。其中单句300个单位,复句434个单位,它们内部还可以根据结构成分和关系的不同再进行切分。单句主要是分析它的结构类型,是主谓句还是非主谓句。然后再依据谓语的性质进行切分。如:
例1:我好羡慕他们哪。(作品13)
这个句子是一个单句,首先可以切分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我”与“好羡慕他们哪”,然后分析谓语部分,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状)动宾结构。然后得出句型:动词性,动宾结构主谓句。
复句的分析首先是确定内部分句成分,然后判别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层次,如:
例2: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作品4号)
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前用了关联词语“而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可见这是一个只有单层关系的递进复句。
下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出现在朗读作品40篇的句型进行结构分析,并归纳其句型特点,具体结果见表1。
二、朗读作品的句型分析
(一)语篇中的单句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是单句中的最主要成分。邢福义先生《现代汉语》(全一册)认为语篇中的单句从结构上首先可以切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非主谓句和主谓句相对,是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2](P316-317)。根据以上标准,归纳出主谓句272句;非主谓句32句。如果深入分析这两种句型的谓语部分,还能切分出带不带宾语等情况,“朗读作品”中的单句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朗读作品40篇中的300单句句型
从表2中所列数据看,“朗读作品”中的单句句型呈现以下特点:
1.从结构上看,300个单句的句型以主谓句型为主,非主谓句型为辅。统计以上单句句型,得出主谓句型268句,在单句中的比例为89.3%;非主谓句句型32句,在单句中的比例为10.7%。主谓句型中带宾语成分的共有207句,占单句比例的69%,占主谓句型比例的77.2%;不带宾语成分的共有61句,占单句比例的20.3%,占主谓句比例的22.8%。
非主谓句32句,带宾语成分的共有26句,占单句比例的8.7%,占非主谓句比例的81.3%;不带宾语成分的共有6句,占单句比例的2%,占非主谓句比例的18.8%。
合计单句(含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中带宾语句子共233句,占全部句子比例的77.7%;不带宾语句子67句,占全部句子比例的22.3%。这说明在普通话口语中,人们倾向于使用表达完整的主谓宾句型。其次才是不带宾语的主谓句型,以及非主谓句型。见表2。
表2 朗读作品40篇中单句句型出现频次和比例一览表
(1)主谓句,主谓宾句型。主谓句的动宾句型共207句次,构成有多种组合形式。在作品中出现的句频次分别为:(状)动宾180、双宾语5、连动13、兼语5、使动2、联合短语1、主谓谓语1。分析以上句型,可以看到动宾结构的动词有多种出现的方式:单动、多动、状动、连动,从意义上说有述说、判断(如是字结构)、支配、使动等;宾语的形式有单宾、双宾、短语等构成,从意义上看,有受事、施事、与事等。因此,动词和宾语的搭配从形式到意义,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排序中可见单动词带宾语是主谓句型的最基本形式。这种句型又由两大类句式组成:一是(状)单动词+单宾语,共有180句次。包括,普通动词带宾语142句次,是字+宾语34句次、把字+动宾1句次、被字+动宾3句次;二是单动词带双宾语,这样的句式5句次。统计表明,单动带宾语(单宾、双宾)句型,在40篇短文中都使用了,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作品24号《我的信念》出现了12句次,其次是作品4号《父亲的爱》、作品31号《中计》都出现了11句次。作品24、4、31号从内容上看都是叙述性强、情节性强的篇目。主动宾句型的使用有助于完整地陈述观点,叙述事件,表达判断。可见动宾句型也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
连动式出现了14句次,表明这种句型使用的频次也很高,它可以连续叙述有生物的动作行为,其散见在12篇作品中,其中31号出现了3句次,3号、4号、7号、9号、14号、18号、22号、29号、32号、37号、40号均出现1句次。如前所述,作品31号内容上是叙事为主的。连动式,可以满足表达人物连续动作行为的需要,如:
例3:她疼爱地拉着小洪的手说:“孩
子,你受委屈了”。(作品30号)
“拉着手”描写动作,“说”描写语言。
例4:小洪纳闷地抬起头来看着两位老人。(作品30号)
“抬起头”“看着老人”均表示动作。
(2)主谓句,主谓不带宾句型。共出现61句次,谓语的构成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种形式,以动词性句型为主。动词性句型有5种形式,从表1可以看到。以动词为中心的(状)动(21句次)结构、(状)动补(10句次)结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各种复杂短语,包括主谓谓语(8句次)、连动短语(4句次)、联合短语(3句次)。分析以上句型,发现谓语部分都不是由光杆动词构成的,以动词为中心,或者前加状语,或者后加补语,组成一个描述比较充分的谓语结构,同时复杂短语充当谓语部分也很常见,说明使用主谓句型时,谓语部分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这样便于具体地进行叙述和描写。如:
例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在扑翅膀。(作品18号)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主谓短语,通过三个“有的”做标记,对大主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小鸟活动进行前指描述。
(3)非主谓句,不带宾和带宾句型。作品40篇中,32个非主谓句型基本上都是谓语部分构成,缺省的是主语部分。谓语部分也有不带宾和带宾两种情况。不带宾6个句次。由状动结构谓语句型(5句次)和独词句(1句次)组成,说明谓语不能是光杆结构,占非主谓句型比例的18.8%。带宾的非主谓句有26句次,由单动宾短语和复杂短语构成,占非主谓句型比例的81.2%。单动宾句型21句次,占了带宾句型的80.8%,复杂短语(5句次)占了带宾句型的19.2%,出现句频次为:连动短语(3)、兼语短语(2),从动宾结构的组合方式看,也是以表意比较严密的结构为主。
2.从功能上看,单句句型以动词词性成分居多,名词性、形容词性成分次之。从表1可见,无论是主谓句还是非主谓句构成的单句句型,谓语部分都是以动词性成分为主。动词性谓语285句次,占了单句总数的95%;形容词性谓语13句次,占了单句总数的4.3%;名词性谓语2次,占了单句总数的0.7%。
形容词性谓语和名词性谓语都分布在不带宾的主谓句中,形容词性谓语句型有四种形式:状形(7句次)、状形补(4句次)、形补(1句次)、形容词联合短语(1句次),大部分形容词谓语是有附加成分加修饰语组合构成的,由形容词单独充当谓语的只有1句次,形容词谓语句型的主要作用是描述。如:
例6: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作品18号)。
谓语部分“非常清静”,是状形短语,对主语“四周围”的描述。
名词性谓语由名词性的词或短语构成,和主语部分构成判断关系,如:
例7:那年我六岁。(作品14号)
谓语部分是由数量词“六岁”组成。
(二)语篇中的复句
复句是由单句构成的。复句中的单句称为分句。复句有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之分,分句和分句之间含有一层结构关系的是单重复句,含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结构关系的是多重复句。分句之间含有并列、因果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统计时以第一层关系为对象。下面是对朗读作品中复句所进行分类统计的情况。
表3 朗读作品40篇中的复句句型
从表3所列数据看,“朗读作品”中的434个复句句型呈现以下特点:
1.从结构上观察,复句由分句组成。进入复句的分句与单句相比,也有一些微妙的改变。
(1)由主谓句型和非主谓句型组成。两者的构成比例大致相当,非主谓句的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进入到复句中的分句一共有1187句。其中主谓句型693句,占全部分句总量的58.4%;非主谓句型494句,占分句全部总量的41.6%;只相差了16.8%。而在单句中,非主谓句只占总句型的10.7%。主谓句占89.3%,两者相差78.6%。这说明在复句中,非主谓句的使用地位上升,导致原因是因为在复句中,处在相同的话题中,主语可以承前或者蒙后省略。这个特点在顺承复句句型中体现得最为充分。从数据看,350个顺承分句中,非主谓句167句,主谓句183句。非主谓句占了顺承复句总比例的47.7%。其次是解说句,84个分句中,非主谓句39句,主谓句45句,非主谓句占解说句分句总比例的46.4%。
(2)主谓和非主谓句型,都以带宾语为主,不带宾语为辅。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一起统计,带宾语的851分句,占全部分句比例的71.7%,不带宾语的336分句,占占全部分句比例的28.2%。其中主谓句中带宾的474句,占全部分句比例的40%,非主谓句中带宾的377句,占全部分句比例的31.8%;主谓句不带宾的219句,占全部分句比例的18.4%;非主谓句不带宾的117句,占全部分句比例的9.8%。以上分析可以归纳为表4:
表4 复句分句句型和谓语部分带宾情况一览表
2.从内部逻辑结构层次看,以单层结构为主。只有一层逻辑结构关系的247句次,占复句分句总量的56.9%;有两层逻辑结构关系的130句次,占复句总量的30%;有三层以上逻辑结构关系的57句次,占复句总量的13.1%。这说明在使用复句的时候,作者们也是趋于使用简单的结构类型,不喜欢使表达的东西过于复杂,从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3.从内部逻辑意义关系看,连贯、因果、并列关系常用。分句之间有9种逻辑意义关系:按高低频次排序是:顺承127句次、因果102句次、并列68句次、转折57句次、解说30句次、目的17句次、递进15句次、条件17句次、选择1句次。出现频次高的复句是因为它们在各种文体中的使用频率高,如顺承复句,在叙述性的短文中,都需要使用到它。在40篇作品中,有33篇作品出现了这种句式,只有作品20号、23号、25号、26号、28号、35号、37号没有出现,如果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文体看,它们都是以说明性为主体的短文。再以解说复句为例,出现在作品1号、2号、6号、15号、17号、18号、21号、23号、24号、25号、26号、29号、30号、35号、37号、38号、39号、40号中,这些作品或者是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或者是以说明为主的,所以解说句的运用频次就比较高,复句和文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三、结 语
通过分析归纳,可以看到朗读作品40篇的句型是由单句和复句构成的,在篇章中复句的使用频次高于单句。单句由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构成,主谓句的频次高于非主谓句,特别是带宾的句型使用广泛。而复句的内部逻辑关系以单层或者二层关系为主,顺承、因果、并列使用的频次最高。了解这些句型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学普通话有着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卞成林.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智能测试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2]邢福义.现代汉语(全1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008重印).
[责任编辑:刘烜显]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广西智能版)中朗读作品的句型实证研究”(G20140013)
[中图分类号]H1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4- 0176 -05
[作者简介]刘丽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广西玉林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