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2016-06-03包萨如拉孟云清
包萨如拉 孟云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呼和浩特 010017
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包萨如拉孟云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和浩特 010017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6—2014-08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及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银杏叶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
脑梗死作为常见的多发性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带来极大威胁,也是脑血管疾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特殊的急性脑梗死类型,占脑血管疾病的25%~40%[1]。我国学术界将缺血性脑梗死虽接受积极干预治疗,但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发病48 h内仍呈阶梯性加重或逐渐进展者定义为进展型脑梗死[2]。本文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06—2014-08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61.37±8.62)岁;对照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41~76岁,平均(59.83±9.14)岁。2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颅脑影像学检查均已证实确诊,发病后48 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渐进性或阶梯性加重;年龄≤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72 h;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6~17分,BI指数30~60;实验前均充分了解相关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既往脑梗死史且有后遗症,肢体残疾或运动功能障碍;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出现意识障碍;近期有严重的手术史、创伤史或感染史,恶性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倾向、凝血障碍或血液性疾病;相关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高压氧治疗等患者。
1.2方法所有病例入组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降脂调压、抗凝抗血小板、保护胃黏膜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与高压氧治疗,丁苯酞注射液(25 mg/100 mL)静滴,100 mL/次,2次/d;高压氧治疗使用多人氧舱,治疗压力稳定在0.2 MPa,面罩吸氧,30 min/次,间隔10 min,经匀速减压达到常压后出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20 mL银杏叶注射液溶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疗效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减分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出现明显好转,NIHSS评分减分率46%~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NIHSS评分减分率17%~4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NIHSS评分减分率<17%甚至增加。
2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急性发病后48 h内经积极治疗仍然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渐进性发展,病情较为严重且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致死率在脑血管疾病中位于前列[5]。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其与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炎性反应、感染、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等相关。因相关因素较多、病理机制较复杂,故该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使用单种药物或通过单一途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更倾向于多种药物及治疗方式的联合治疗。
高压氧对脑梗死的治疗机制主要通过将开放与闭合的毛细血管之间氧分压梯度提高,促使氧弥散范围扩大,提高病变区域的神经元氧供以改善其缺氧代谢状况,恢复神经功能;同时能够激活纤维蛋白酶活性、降低血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形成溶栓效果。另有报道[6]显示,高压氧治疗具有抗炎效果,能够缓解病变区域的炎性损伤,且对氧自由基有良好清除能力,避免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而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丁苯酞注射液有效成分是3-正丁基苯酞,其能够作用于缺血性脑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同时提升血管内皮中前列环素与一氧化氮的含量,减少细胞内钙含量,降低花生四烯酸水平,对谷氨酸的释放及氧自由基有效抑制,并促进抗氧化酶的活性。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够改善缺血区域的局部微循环,增强病变区域血供及能量代谢,避免血小板聚集与血栓的形成,抑制缺血区域细胞凋亡,对脑梗死形成良好治疗效果[7]。
银杏叶注射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心脑血管扩张药物,作为纯天然银杏叶提取药剂,主要成分包括银杏苦内酯与黄酮苷,可以促进脑血管扩张以提高对脑组织的供血供氧,并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等。银杏苦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降低血黏稠度,使异常血液流变性逆转,并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银杏黄酮苷则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可以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其对脑组织的损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对细胞膜形成明显的保护。同时相关研究显示[8],银杏叶注射液可以抑制儿茶酚胺,刺激血管内皮前列环素及舒张因子等而舒张动脉、提高张力,调整、稳定循环系统,并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况。银杏叶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等联合治疗,可以从多个角度同时调节进展性脑梗死的各个病理环节,作用效果相比单一药物/治疗方式治疗更为全面、高效[9]。
4参考文献
[1]陈伏萍,于兴旭.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4):413-416.
[2]李文杰,杨秀斌.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 632-5 63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董文焱木,瞿发林.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24(12):119-120.
[6]王红艳,戚肪,胥向红,等.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0):938-940.
[7]方建,李晓晖,李香,等.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3(18):17-18.
[8]官堂明,黄家园,黄洁浩,等.银杏叶提取物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 078-5 081.
[9]鞠卫萍,周建华,苘红好,等.超早期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浆Lp-PLA2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22(18):83-86.
(收稿 2015-04-19)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8-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