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6-06-03李明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纳洛酮

冷 洁 李明超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成都 610051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冷洁李明超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成都610051

【关键词】纳洛酮;丙种球蛋白;重症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儿预后良好,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持续无缓解抽搐等严重症状。重症患儿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因高颅压致脑疝形成压迫脑组织,致患儿死亡或遗留各种严重不可愈后遗症[1]。文献[2]报道,常规治疗下>50%的患儿遗留各种脑炎并发症,部分患儿最终死亡。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降颅压、抗病毒、解痉挛、维持酸碱平衡等,但疗效不满意[3]。我科近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强化治疗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1—2015-01我科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断参考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年龄1.0~12.0岁,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一般影像检查如CT检查、X线检查或MRI检查证实患儿合并脑外伤;合并重症心肌病、肾炎;患儿无法耐受本研究所使用药物。

1.3治疗方案对照组:呕吐患儿均予以降低颅内压治疗;脱水患儿给予保持水电解平衡治疗;患儿出现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给予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治疗;营养支持、退热、止惊治疗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上加用纳洛酮 5 mg,1次/d,共7 d;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5g/瓶,国药准字号:h10085557)2.5 g/d,共用3 d。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实验组发热、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s, d)

2.3预后情况实验组1例死亡,余未见明显消化道、泌尿、生殖等系统损害。对照组死亡3例,3例病情加重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余未见明显消化道、泌尿、生殖等器官损害。

3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表现为复杂的病情、较多临床症状、治疗困难且无特效疗法等特点。该病一般经蚊虫或消化道传播,其传播过程为肠道的病毒及蚊虫携带病毒进入人体循环血液后,部分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经血液循环侵入患儿脑组织,最终导致发病。 肖春霞等[5]研究发现,侵入人体脑组织的病毒将快速感染脑神经细胞及脑间质细胞,并于被感染的细胞或组织中进行病毒增值,从而引起脑组织破坏及脑重要细胞或组织的不可逆损伤。致病病毒具有强大的侵袭能力,通过破坏细胞膜可进入细胞,竞争胞内营养物质,破坏细胞内微结构,导致细胞水肿、变形甚至凋亡。侯立维等[6]研究发现,致病病毒可轻易突破血脑屏障感染脑组织,被感染的脑组织很快出现细胞水肿、炎症因子释放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加重脑神经损伤,患儿表现出更严重的神经损害症状。病毒复制后释放入血,其蛋白质外壳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应答机制,淋巴B细胞捕获致病病毒后,分泌特异性抗体,淋巴T细胞则启动细胞免疫机制,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过强的免疫反应反过来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伤,被杀伤的脑组织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入血,这些炎症因子吸引免疫细胞聚集,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炎症反应同时导致脑组织血管水肿,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脑组织整体水肿,颅压升高,进而诱发严重脑疝。

丙种球蛋白为机体含有的一种常见免疫球蛋白,其正常状况下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发挥作用,但文献[7]报道,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帮助患者提高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丙种球蛋白可直接补充患儿体内病毒消耗的免疫蛋白,同时抑制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使体内免疫系统恢复正常。促进颅脑水肿的吸收和消退,预防脑疝的发生,提高患儿整体抗病毒打击能力,提高患儿预后。纳洛酮为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药物,其本质是类阿片类物质,该物质为人工合成,不存在于人体。Tsuda等[8]研究发现,纳洛酮具有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可维持细胞膜的稳定,促进神经细胞间神经连接的恢复,促进患者认知能力的恢复等。其原理可能是竞争体内阿片受体,阻断阿片效应,抑制细胞内微结构的溶解,促进机体脑功能的保护和修复。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精神障碍状况也较对照组轻,与Tsuda等[8]研究结果相符,说明纳洛酮应用于病毒性脑炎效果良好。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案,且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方案,实验组痉挛、意识障碍、呕吐等状况也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应用纳洛酮效果确切。但本研究无论是实验组或是对照组均有患儿死亡,这可能与该患者症状较重形成脑疝有关,尚无证据表明联合用药与患儿死亡之间有相关性[9-10]。

4参考文献

[1]张俊霞,刘亚玲.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7-18.

[2]黄志军.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75-76.

[3]蔡忠明,叶民.纳洛酮脂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 645-1 646.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9-926.

[5]肖春霞.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2 006-2 007.

[6]侯立维,纪冬桦,李相文.静注纳洛酮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78-79.

[7]Timmer JR,Ottervanger JP,de Boer MJ,et al.Hyperglycemia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impaired coronary flow before reperfusion therapy i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J Am Coll Cardiol,2012,45(2):999-1 002.

[8]Tsuda E, Miyazaki 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acute myocarditis in children[J].Heart Vessels, 2013,28(5):632.

[9]李沁晏,吴小娟.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46例诊治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2):15-18.

[10]张慧梅,王立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4,10(13):72-73.

(收稿 2015-05-17)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8-0112-02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纳洛酮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WHO呼吁提高纳洛酮在美国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