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
2016-06-02李翔
李翔
在读完了《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以下简称为“《精要主义》”)这本书之后,我迅速地扫了一眼自家拥挤的书架,然后从中挑选出了几本我认为自己可能不会再读的书,将之扔到了垃圾桶中,也算是以行动拥护这一主张。
人类就是这样,你可能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但必须不断有声音来提醒,才能促发一点点行动。比如说,要把时间和精力分配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也是为什么管理学书籍层出不穷的原因,而且有继续层出不穷的趋势。那些管理学者仿佛都在研究一些我们早就应该知道的基本原则,然后将它们变成一个体系、一篇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或者一本书,推销给我们这些健忘原则的人。《精要主义》就是这样一本 书。
格雷戈·麦吉沃恩如何定义精要主义?他用了两段话来描述他所提倡的这个方法,或者说观念:
“精要主义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的峰值。”
简而言之,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经过精心挑选后的少数事情上。这意味着需要“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
为什么众人,尤其是会去读这类书的人,总是非常容易陷入这本书副标题所讲的那种“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中呢?关于原因,好消息是,这证明你做人还不错,算是成功,因为有的忙;坏消息是,如果你陷入了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这证明你的成功快要把你压垮了。就好像大家总开玩笑说:这个人本来可以有所成就,但他实在太忙了。
格雷格·麦吉沃恩称之为“成功的悖论”。
陷入这个悖论,只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它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第二阶段,我们成功了,我们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称号,我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资源”,这时候,会不断有人来找你合作。这样,我们得到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
第三阶段,我们为自己得到的更多的选项和机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因为人情难却,就是因为对机会过于贪婪,结果导致精力分散,忙乱不堪;
第四阶段,因为精力分散,我们无法再聚焦在自己清晰的目标上。接下来,我们没能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更上一层楼。
这个悖论就是:“对成功的追求反而会成为失败的催化剂。换句话说,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格雷戈·麦吉沃恩在这里还恶狠狠地使用了会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比如:“如果你不能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精要主义者认为,只有少数真正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挑对事情,事倍功半。因为精要主义者认为,这也遵循冥次定律。根据冥次定律,在某些事情上的努力与在其他事情上的努力相比,会使成果呈指数级增长。就好像一家商店中80%的销售额是由20%的商品贡献的一样。
这是一个规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一切都是无价值的,仅有极少的事物例外。正如约翰·麦克斯韦尔所写的:几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够。”
因此,精要主义者首先要做的,是将真正重要的事和其他没那么有价值的事区分开来。然后,学会拒绝,对那些你认为没有那么重要的事物和机会说不。虽然这意味着在拒绝时你可能要承受一点心理压力,因为你不再是一个总说“是”的老好人。
接受了格雷戈·麦吉沃恩想要强调的精要主义观点之后,他给出了一些如何达到精要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有些颇有实用价值,有些则同样是你我本应该知道但却一直没有做到的。我挑选出一些我认为有启发的。
01 留出足够多的空白时间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事。这让我想起查理·芒格所说,他和巴菲特都不会像其他500强CEO那样,把日程排地满满的,而是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
02 用一种苛刻的90%法则去挑选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格雷戈·麦吉沃恩说,他在为自己的课程挑选申请者时,最头疼的其实是如何决定那些看上去还行的人选的去留。因为如果很优秀,毋庸置疑,录取;很差,毋庸置疑,排除。后来他找到了方法:如果按照10分制,刚刚好或者差不多,也就是正好7分或者8分,那么结果就是淘汰。
我们都不止一次看到过创业公司CEO事后总结规律,宁可人手不足,也不要匆忙招进来不合适的人。格雷戈·麦吉沃恩主张设立一个极端标准,“如果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肯定的No。”
03 培养说不的勇气。这被格雷戈·麦吉沃恩视为“成为精要主义者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格雷戈·麦吉沃恩引用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的话说,“头等大事就是要把头等大事当做头等大事”。
史蒂芬·柯维计划在一次演讲之后带自己12岁的女儿夜游旧金山。但在演讲结束后,刚好碰到一位很久没见面且有商业往来的朋友。他们热情地拥抱交谈后,朋友邀请柯维一起去渔人码头吃晚餐。柯维如此回绝:“看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去渔人码头吃晚餐太棒了!但是今晚不行。辛西娅(女儿)和我有一个特别的约会计划。”这一场对话让柯维的女儿记忆深刻,也让她了解到自己在父亲心中究竟有多重要。
格雷戈·麦吉沃恩说,你要设置一个自我提醒,“每个人都在贩售一些东西—一种想法,一种观点,一种主张,来换取你的时间。清楚地知道被贩售的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加谨慎地决定是否去购买它。”
04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一点很多经济学家也都提示过,但人其实很难果断地放弃一件已经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的事,就好像我总也不愿意扔掉一些书一样—总是觉得自己什么时候会再用到,但这其实是“禀赋效应”在起作用,即敝帚自珍心理,总是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以及,现状偏见,即仅仅由于自己一直在做某件事情,就暗示自己要一直坚持做下去。
05 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然后严格执行。比如说,晚上10点之后不吃东西。如果有人邀请你,也必须坚定拒绝掉。
06 留出足够的余地。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过“规划谬误”的说法,意思是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主动在自己预估的时间上增加50%吧。这样就可以确保使自己始终处于从容状态了。
07 看重小胜,制定最低可行性计划,就像中国人所说的,日拱一卒。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些文字本身就违背了“精要主义”,只希望记住一句话,那么格雷戈·麦吉沃恩的建议是,当你面对选择时,只需要简单问一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排除其他!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