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特征*

2016-06-02吴树宽杨启安马玉辉王治安马国骅

现代矿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铜镍辉石昆仑

吴树宽 杨启安 马玉辉 王治安 王 彬 马国骅 常 恩 孙 亮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特征*

吴树宽杨启安马玉辉王治安王彬马国骅常恩孙亮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夏日哈木铜镍矿为东昆仑造山带内首例发现的超大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在对矿区地质特征、岩体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矿石密度与Cu、Ni品位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为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大型岩浆熔离型矿床岩体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相关性

夏日哈木铜镍矿是由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11—2014年发现的超大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镍资源量达107.17万t[1]。李世金等[2]对该矿床发现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含矿岩体与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阐述;王冠等[3]以该矿区内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岩相学、U-Pb锆石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杜玮等[4]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对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合区内大量地质勘查成果对夏日哈木铜镍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矿石密度与Cu、Ni品位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区域地质背景

东昆仑造山带以昆中断裂、昆北断裂为界,由南至北依次为南昆仑结合带、北昆仑地块和祁漫塔格地块[5],其中,昆北地块为一基底隆起-花岗岩带;范丽琨等[6]认为昆北、昆中、昆南3条深大断裂未接,将其划分为东昆仑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东昆仑中花岗岩-变质杂岩带及东昆仑南复合拼贴带。夏日哈木铜镍矿位于昆北断裂以南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中部,带内主要有2类地质体:①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变质级普遍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②花岗岩体,以早古生代为主。

2矿区及岩体地质特征

矿区内地层单元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和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Pt1b),其中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出露面积约占60%,该地层多被后期花岗岩体侵蚀,呈断块或侵入岩中呈残留体展布,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岩性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片岩、花岗质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其中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出露较多,大理岩基本在近EW,NNE向呈条带状展布,黑云斜长角闪岩呈透镜体状展布。断裂构造以近EW,NWW向为主,形成时代较早。NE,SN向断裂规模相对较小,形成时代晚,常错断近EW,NWW向断层。区内岩浆岩主要为3个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①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代表产物为区内出露的4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矿区北半部,由西向东分别为夏日哈木Ⅲ#、Ⅰ#、Ⅱ#岩体,Ⅳ#岩体位于Ⅰ#岩体南侧2.2 km处,夏日哈木铜镍矿便赋存于该岩体内;②侵入到Ⅰ#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的闪长玢岩及花岗岩脉,其中闪长玢岩侵入时间为(381.7±1.9)Ma[7];③矿区北侧出露的大面积正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391.1±1.4)Ma,属早泥盆世[8]。

Ⅰ#含矿岩体分布于区内HS26#异常区,地表可见长约1.4 km、宽约500 m的岩体露头,出露面积约0.7 km2,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接触部位围岩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深部工程控制长约1.9 km,宽约700 m,面积约1.33 km2;岩体长轴方向近EW向,在西段岩体南北两枝向W呈隐伏态;长轴西段大于东段,同时西段也为主要的含矿部位。该岩体的杂岩体为同源岩浆同期多阶段侵入的复式杂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相、辉石岩+橄榄岩+辉长岩相、闪长玢岩组成。

(1)辉长岩。为前阶段侵入就位,与矿化无关,主要分布于整个杂岩体北侧及西南侧,形成年龄为(422.4±1.40)Ma,主要由长石、辉石、云母及绿泥石组成。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板条状,发生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及方解石化作用,聚片双晶发育;辉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粒状,大部分蚀变为浅闪石或其集合体。岩石中发育少量裂隙,裂隙内充填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矿物集合体。

(2)辉石岩+橄榄岩+辉长岩相。辉石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斜方辉石岩、橄榄辉石岩、二辉辉石岩。橄榄辉石岩呈淡灰绿色,主要由橄榄石及纤闪石等矿物组成,橄榄石呈自形粒状,裂理发育,发生蛇纹石化、滑石化及磁铁矿化。二辉辉石岩呈浅灰色,主要由顽火辉石、透辉石、黑云母及拉长石等矿物组成,其中顽火辉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粒状,横切面呈八边形,可见典型的辉石式解理,颗粒边部较弱的滑石化,透辉石呈半自形粒状、板状。橄榄岩主要呈墨绿色,主要由橄榄石和少量辉石及云母组成,橄榄石大部分发生蛇纹石化,残余部分被蛇纹石包裹。辉长岩主要为苏长辉长岩,矿化较弱。上述几个岩相呈侵入接触或互相包裹状,侵入接触以辉长岩与辉石岩相之间较明显,两者互相包裹的形态在辉石岩相和橄榄岩相之间较突出。该阶段岩浆活动为矿区的成矿阶段,其中橄榄岩相中的含矿性大于其余2个岩相,斜方辉石的存在是该矿区的成矿标志,也可作为判别岩体含矿性的主要标志[9]。

(3)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切穿杂岩体,岩石呈浅灰—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绿泥石、普通角闪石及榍石等矿物组成,分斑晶和基质2个部分,其中斜长石发生绿泥石化,聚片双晶发育,该阶段岩浆活动与矿区成矿无关。

3矿体地质特征

区内矿石按构造可分为稀疏浸染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稠密浸染状矿石及致密块状硫化物矿石。7#线以东以斑杂状矿石和稀疏浸染状矿石为主,与之相对应的岩石为辉石岩和橄榄辉石岩,橄榄石含量较小;7#线以西以稠密浸染状矿石和致密块状矿石为主,含矿岩石主要为橄榄岩和辉石橄榄岩,向西矿物橄榄石含量呈增大的趋势。块状硫化物矿石可进一步分为块状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矿石、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矿石、镍黄铁矿矿石及晚期的纯黄铁矿毫米级—厘米级细脉。

4矿石密度与Cu、Ni品位相关性分析

在夏日哈木铜镍矿矿区从普查到勘探阶段按不同矿石类型共采集样品178件,经筛选,剔除不合格样品后,参与分析的矿石样品110件,Ni平均品位0.82%,平均密度3.24 t/m3。矿石密度与Cu、Ni品位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相关性分析结果

由图1可知:矿石中Cu、Ni品位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铜矿体成离散分布,不成规模。

5结语

在对夏日哈木铜镍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集矿石样品深入分析了矿石密度与Cu、Ni品位的相关性,对于区内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金玲,董峻麟,李领贵.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现代矿业,2015(11):116-118.

[2]李世金,孙丰月,高永旺,等.小岩体成大矿理论指导与实践——青海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找矿突破的启示及意义[J].西北地质,2012,45(4):185-191.

[3]王冠,孙丰月,李碧乐,等.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4,21(6):381-401.

[4]杜玮,凌锦兰,周伟,等.东昆仑夏日哈木镍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J].矿床地质,2014,33(4):713-726.

[5]祁生胜,宋述光,史连昌,等.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苏海图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意义[J].岩石学报,2014,30(11):3345-3356.

[6]范丽琨,蔡岩萍,梁海川,等.东昆仑地质构造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演化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9,33(3):181-186.

[7]奥琮,孙丰月,李碧乐,等.青海夏日哈木矿区中泥盆世闪长玢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4,47(1):96-106.

[8]王冠,孙丰月,李碧乐,等.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早泥盆世正常花岗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37(4):685-697.

[9]秦克章,丁奎首,许英霞,等.东天山图拉尔根、白石泉铜镍钴矿床钴、镍赋存状态及原岩含矿性研究[J].矿床地质,2007,26(1):465-478.

(收稿日期2015-06-1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086020);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编号:青国土资矿[2012]209号)。

吴树宽(1986—),男,工程师,硕士,810028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西路42号。

猜你喜欢

铜镍辉石昆仑
我在南昌 你在哪
昆仑润滑油
跨越昆仑
粉色蔷薇辉石的宝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不同温度、压强、氧逸度条件下斜方辉石含水性的实验研究
内蒙古某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昆仑
蔷薇辉石:既为宝,亦为玉
新疆某低品位铜镍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美国北梅特铜镍铂矿床开发环评工作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