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6-06-01黄骅市教育局刘宝玉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研教学质量改革

○黄骅市教育局 刘宝玉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黄骅市教育局 刘宝玉

局长规划

前言: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性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对于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来说,绝非只是发动教师和学生,要做的工作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它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整体布局,统筹谋划,机制保障,科学推进。正是遵循这一宗旨,黄骅市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育局统筹谋划下,各学校坚定信心,努力探索,在机制研究、制度跟进、教研促进、业务提升等方面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初步达成。

一、完善机制,引领课改方向

2011年3月我们印发了“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具体包括局长听课制、教学质量首责制、常规管理监控制、业务指导订单制、教研人员基地制、评选工作关联制、教师末位整改制和纵向进步奖励制八项工作机制。旨在切实形成“聚精会神抓教学,全力以赴提质量”的合力,全力构建一套从上至下、齐抓教学的高效教学工作机制。

八项机制的落实,首先,形成了教育系统全员抓教学的局面。从教育局到全市各学校,都将教学工作牢牢刻在心里、抓在手中。其次,将教学工作与学校教师的自身利益挂钩。教学工作的好坏先看态度,再看效果,特别是通过对比看有没有进步,让全市教育者在内心产生一种良性的压力感,切实激发全力抓教学、提质量的积极性和紧迫性。第三,加大了对基层学校教学工作的视导引领力度。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电仪站及教师进修学校“三位一体”平台的教研功能和视导功能建设,现已整合为教师发展中心,将服务阵地前移,切实做到点面结合、按需指导、力求实效,从而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率,并推动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实践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让学校领导重视课改,教育局在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考核任用中,明确提出以课堂改革配班子的指导思想,采取“三年一聘,一年两考,适当调整”的干部聘用考核办法,鲜明的导向和严格的考核动力,激发了领导班子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制定方案,规范课改行为

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科学推进,我们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相关制度。2012年3月,我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本着“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确定21所学校为首批课改试点校,率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这个方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四个任务目标,即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校本研修水平;六项基本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及七种方法策略,包括实行集体备课、重视实践反思、开展专题研讨、进行专业引领、组织教学竞赛、优化评价体系和深化科学研究。

2013年10月,又制订了“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在试点基础上,全市中小学要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1月,“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基地学校的实施方案”出台,创建“课堂教学改革基地学校”,要求学校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团队,在全市范围内选拔85名优秀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形成“一体两翼”的课改推进模式,深入开展课堂改革探索。

三、深化教研,解决课改困惑

为更好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困惑,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1.订单服务——个性化与针对性相统一。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课改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给教研部门下“订单”,让教研员的指导有的放矢。订单教研包括课例研讨、专题培训、送课下乡、全市性教研活动等四种形式。订单教研让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下移,将原本自上而下的摊派型、检查型教研转变为自下而上的需求型、自愿型教研模式,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

2.互助研修——多样化与实效性相统一。首先是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各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丰富多彩,教研员都要积极参与,引导教师从理念改变,到实践改变。其次,实行联片教研。根据乡镇学校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将全市97所乡镇中小学校分成31个教研互助体。第三,推行中小学教研一体化。此举着眼于中小学教学衔接,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接力跑”思想的重要体现,旨在以教研互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实现教学方法及内容上的无缝衔接。

3.网络教研——信息化与开放性相统一。首先,在市教研室博客发布教研活动通知,反馈全市教学教研工作动态,发表教学教研理念的文章,为全市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教研工作交流服务。其次,创建教研QQ群。分三类,分别是针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综合性QQ群,分学段分学科的QQ群和针对具体活动的QQ群。第三,借力“三通工程”项目。开展的优质课展示、课例点评、经验交流、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教研活动都利用这一平台在城域网内进行同步直播。直播录像及相关资料保留在教育云平台上,供教师随时学习使用。网络教研还与教育局网站、微信等信息化平台相互补充,形成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新型教研平台。

四、组织活动,推进课改进程

1.学习培训,提高能力。通过开展观摩研讨、外出考察、专家讲座、名师授课等活动,邀请10余位专家来到黄骅,为全市干部教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课改讲座或上示范课。组织优秀教师到全国课改名校实地学习,广大干部教师从全国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中,感受课改魅力,学习先进经验。

2.教研活动,突出主题。组织以课改为主题的教学比赛、校长论坛、教坛新秀风采展示、教学工作现场会等教研活动,加强对课改内在规律的研究,探寻理论依据,提高新课改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体验本地学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消除顾虑,学习先进,落实行动。

3.共同发力,引领方向。教育局相关科室统一思想认识,开展的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继续教育、教学竞赛、技术服务、教研指导、考核评价、评选先进等所有与教学相关的活动,都统一课改理念,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在各类送课下乡、校本研修、评课议课、教学评估等活动中,深入一线引领课改理念,指导完善课改模式,激发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把课改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动,让课堂成为展示教师课改成果的创新实践平台。

我市的课改,从行政强力推动到自发积极行动,从星星点点到春色满园,从呆板无味的课堂到活力四射的师生舞台,从死读书、读死书的场所到丰富多彩、欢声笑语的校园。

目前,已经呈现出争当课改名校、争做课改名师的局面。学院路小学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效果显著;实验小学创建的网上听课评课系统既新颖又实用。

集体研课

课改展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市教育一改陈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不理想状况,在课堂教学改革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校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这些深刻的变化,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念,也印证了我们要实现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目标的正确性,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的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猜你喜欢

教研教学质量改革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改革之路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改革备忘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改革创新(二)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