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谈:写作的思路

2016-06-01○刘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蓬山名篇小石

○刘 洁

创作谈:写作的思路

○刘 洁

我上学的时候,最讨厌做的一件事是做阅读理解题目。那个时候经常腹诽写文章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要写让我们为难的作品。后来才知道,原来多半是老师把某些现成的文章拿来做阅读理解题目,但是那个时候已经离我做题很久了。而今天要我写个东西说明我是怎么想的,于我也是难题。我只能说尽力而为。

上面那段文字,如果你仔细看了,一定会注意到这是篇写景的文章。对写作者来说,写景往往不是目的,这一点和你已经学过的柳宗元作品《小石潭记》、欧阳修作品《醉翁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那些都是千古名篇,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有共通之处。《小石潭记》说的是柳宗元被贬谪柳州后的心情,虽然他写了那小石潭的各种样子,但是实际上想描绘的是心情;而欧阳修的那篇散文,重点是他自己说出来的“独乐乐,不若众乐乐”,以及其他更复杂的心情。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学写作思路,当一个人想描摹景色的时候,多半是他在借景抒情。

这篇呈现在朋友们面前的文章,也是在借景抒情。

写这文章的思路是什么?对这篇作品来说,一定要把想写的东西慢慢地铺陈出来,这个和这篇文章的整体风格有关,既然最后落到安静安详,那就不能太急。首先交代的北方雾霾是引子,如果没有这个,那么后面所有写到的东西都没有立足点、着眼点,再接着从天、山、雨、空气开始,写紫蓬山的点点滴滴给“我”的感受。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可能难以体会天天看着雾霾是什么心情,我估计和南方人在冬天没有暖气的感受是一样的。另外,在此文的中间靠后,也交代了我的想法,“平时各种纷扰不断,又不得不应对,有时候真想找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好好休息一下”。也因此,才会生出想在紫蓬山这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歇一歇的想法。

写作和作文不太一样。如果读者中有想当作家的朋友,那我给你提个建议,先读那些名篇,比如,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们的作品,他们的风格可能各个不同,但是其中提供的信息很丰富,仔细揣摩,应该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蓬山名篇小石
多模态视角下英美文学名篇解读
一卷山书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一卷山书
鷓鴣天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