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上)
2016-06-01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上)
一、全营养平衡配方施肥
培肥地力要增施有机肥,利用动物粪便、生物秸秆、豆饼、商品有机肥等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马铃薯使用化肥要根据有效氮磷钾5.5∶2.2∶10.2的比例,按利用率30%折算。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的产量,要施N22千克、P2O58.5千克、K2O41.3千克。还要考虑到土壤中肥料的存量状况。另外,马铃薯对部分中量、微量元素一定的要求,尤其铜、钼对产量影响很大,应尽量配合使用。
微生态制剂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杆菌等17种有益菌组成,对分解土壤中难以利用的养分、疏松土壤以及抑制有害菌群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植物体内菌群的平衡,使植物健壮生长。在马铃薯生长中对环腐病、黑胫病等细菌造成的菌脓堵塞微管束有显著的疏通作用,减轻马铃薯的黄蔓、焦叶、卷叶、斑驳叶以及锈叶等病害的危害。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要特别重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2015年我们应用微生态制剂3次,667平方米产量达到4850千克。
二、品种选择
目前高密地区主要选择荷兰15、荷兰7号、大西洋(加工型)等品种。
三、种子处理与土壤处理
马铃薯由于其特殊的淀粉结构,无论是在生长过程中还是贮存运输过程中都极易感病,因此对马铃薯病害要及早预防。措施为两部分: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用杀真菌、细菌的药剂加渗透剂,按剂量要求浸泡种子20~25分钟。例如,用氟吡双胺25克、溃枯宁20克、杀菌壮5毫升,兑水15千克,浸泡有疮痂病的种子22分钟。经处理的,收获时地里无疮痂病的发生,而未经处理的,收获时看似没有病的块茎,却有15%的疮痂病薯。
2.土壤处理。在播入种块后,人工播种的可在培垄前结合防治地下害虫,用上述杀菌剂喷沟后培垄,并喷除草剂,覆膜;机械播种的地块,可在下种口接入电动喷雾器的喷管,使用药剂同上喷沟。
四、栽培模式
目前高密地区马铃薯栽培模式有四种:⑴大拱棚三层膜覆盖,棚内垄距90厘米,每垄双行,每米播4株,2月上旬播种。⑵小拱棚,一般棚宽5~6米,棚内垄距不低于80厘米,每垄双行,每米播4株,一般于2月下旬播种。⑶露地栽培,垄距1米,每垄双行,中晚熟品种每米播不超过3株,中熟品种每米播4株,一般2月底3月初播种。⑷秋马铃薯栽培,垄距70~80厘米,单行,每米播3~4株,7月下旬整薯播种。
五、切种块、播种
由于马铃薯种子容易带菌,切块时要多准备1~2把切刀。所有切刀先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割块时,如果种子正常,每割10个左右的马铃薯,更换一次切刀;如果遇到有病的马铃薯,扔掉马铃薯,更换切刀,防止交叉感染。薯块上的芽眼较多,应尽量选用上部芽眼,因为上部芽眼发芽早、出苗快。种块要尽量大,因为马铃薯前期(7叶前)生长的养分主要由种块提供。种块越大,苗越壮,一般25克左右为宜。
人工播种要按照开沟、施肥、溜水、插种块、喷药、培垄、喷除草剂、覆膜的顺序进行播种。严禁插种后再施肥,以防肥料烧种。机械播种的一定要造好墒再播种,否则出苗太晚。剩余的种块要集中埋入地头,用于补苗使用。培垄后的播种深度,沙壤土10~12厘米,沙姜黑土8~10厘米以后培土到10~12厘米。 (未完待续)
(冯连富 冯岳 杨艳 郭华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