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褥期妇女的角色转换分析与对策

2016-06-01林洁季敏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褥期责任制妇女

林洁 季敏

产褥期妇女的角色转换分析与对策

林洁 季敏

目的:对产褥期妇女的角色转换情况进行分析和实施对策,旨在让产褥期妇女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方法:对我院124名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责任制护理,对比产褥期妇女干预前后的一般情况、产后情况、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干预前后观察母亲角色转换情况变化。结果: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情况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对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有较大的帮助,值得临床借鉴。

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责任制护理

母亲角色转换指分娩以后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逐渐体现,最后能良好适应母亲角色的过程[1]。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情况直接对新生儿的心身发育产生巨大影响[2]。因此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情况已成为产科护理的新热点。为帮助产褥期妇女尽快接纳新生儿,并承担起母亲角色,本研究对我院124名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情况及相关因素、产后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实施责任制护理[3],取得初步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7月1日到2014年8月1日,在上海浦东医院特需病房住院妊娠符合本研究标准及排除标准的124名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1)文化程度小学以上;(2)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史;(3)无既往疾病史;(4)新生儿阿氏大于8分;(5)新生儿无先天性疾病;(6)经产妇及家属同意,自愿配合本调查。

1.1.2 排除标准:(1)非足月妊娠;(2)有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史或智力障碍者;(3)未婚先孕者;(4)有妊娠合并症者(5)新生儿转院治疗(6)死胎或者婴儿出生后死亡者

1.1.3 产妇一般资料 被调查的124名产妇均为母婴同室,年龄22~40岁平均27.2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2.4%),初中1例(0.9%),高中4例(3.2%),大专及以上116例(93.5%);汉族123例(99.1%),苗族1例(0.9%);在职98例(79.0%),非在职26例(21.0%);自费25例(90.3%),医保99例(79.8%)。

1.1.4 妊娠分娩情况 被调查的124例产妇,首次妊娠95例(76.6%),非首次妊娠29例(23.4%);计划妊娠106例(85.5%),非计划妊娠18例(14.5%);剖宫产71例(57.3%),经阴道分娩53例(42.7%);新生儿性别:男62例(50.0%),女62例(50.0%);新生儿体重2650 g~4450 g(平均体重3390g)。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书面形式问卷调查,该问卷参考相关文献,问卷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出生日期、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关系、生育史、分娩方式、身体有无重大疾病、是否计划内妊娠)产后情况、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刚刚产后及经过责任制护理后出院时母亲角色转换情况。经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发放问卷并进行问卷说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者采用问答的形式完成并记录。共发放124份问卷,应答率、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2.2 统计学方法 该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褥期妇女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124例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状态 (n,%)

从担心婴儿身体健康、缺乏育婴知识、产后保健及恢复、缺乏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担心照顾婴儿的能力、疼痛和焦虑、睡眠障碍、体型变化是否影响夫妻关系、乳汁分泌不足、担心切口感染十个方面了解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状态。

由表1可见,产褥期妇女最担心的是婴儿及自身健康问题,占百分比最高的是婴儿身体健康及育婴知识,其次是产后保健及恢复、缺乏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同时对疼痛和焦虑、睡眠障碍、乳汁分泌、体形变化也较为关注。

2.2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需求

从育婴知识指南、提供产褥期自我护理方面知识、生活照顾,耐心体贴、合理的营养指导及生活指导、家属陪伴,情感支持、亲切交谈,心理安慰六个方面了解产褥期妇女的心理需求。

2.3 产褥期妇女观察组(出院时)和对照组(刚产后)母亲角色转换情况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51.6088,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产褥期妇女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十分复杂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由于睡眠问题、育婴问题、产后恢复、疼痛焦虑等很多问题使产褥期妇女感到沮丧和无助,特别是初产妇,初为人母毫无母亲经验,新生儿的出生给产褥期妇女带来的心理影响很大,非初次分娩的产妇比初产妇的心理调适要快些,同时因缺乏自我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产后保健等对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转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后1周内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施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具有很大的必要性[4]。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住院期间针对产褥期妇女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全面的高质量责任制护理措施后,出院时产妇的母亲角色转换情况较刚刚出生时有较显著的提高。因此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的实施在改善产褥期母亲角色转换方面产生了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医院)

[1]王玉琼. 母婴护理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1-92

[2]曾燕,刘小芸,郭洁等. 早起教育对婴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10):1943-1944

[3]胡晓斐,胡永梅等. Roy适应模式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9-1101

[4]候永梅,胡佩诚,张咏梅.产后抑郁对初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及婴儿体格和行为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13(08):445-446

猜你喜欢

产褥期责任制妇女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当代妇女的工作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针对产褥期湿疹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