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2016-06-01陈小勇
陈小勇
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陈小勇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剂量秋水仙碱,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秋水仙碱,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15%,对照组86.5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对照组9.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急性发作采用秋水仙碱治疗疗效明显,且中剂量1.0mg秋水仙碱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不同剂量;不良反应
痛风属于嘌呤代谢混乱导致的内分泌疾病,患者除嘌呤代谢问题外,还经常出现尿酸过多等症状,患者通过血检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经常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导致患者的关节、内脏受累,发展成关节炎、间质性肾炎、肾结石等疾病。患者经常在饮食不当等情况下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临床大多采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过程中剂量控制十分关键[1]。本文对所选10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不同剂量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所收治的10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2例/组。研究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72±8.34)岁。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1~73岁。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排除具有秋水仙碱药物过敏患者,排除继发性痛风以及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排除具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进行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并采用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剂量7.5mg/次,bid,对照组加用高剂量秋水仙碱,剂量2.0mg/次,tid,实验组加用中剂量秋水仙碱,剂量1.0mg/次,tid,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疗程后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定
疗效包括痊愈、好转以及无效。痊愈:患者血尿酸含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指标明显下降;无效:症状与血尿酸未见明显变化,症状加重;有效率=痊愈+好转/总数*100%。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肠胃不适、肝功能异常、血检指标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15%,不良反应发生率1.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54%,不良反应发生率9.6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s)[n(例)]
3 讨论
临床通过对痛风进行研究后发现,痛风属于晶体性关节炎,严重时造成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造成体内尿酸盐沉积,并最终发展成为关节炎、肾病等疾病,造成患者的关节功能受到影响。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生活当中的食物种类更加丰富,不合理饮食是痛风患病率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中多为男性患者,与患者饮酒较多有关,且女性雌激素能够帮助人体内尿酸的排除,进一步降低了女性痛风的发病率。秋水仙碱是临床常用药,对痛风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能够有效中和白细胞微管蛋白,降低患者体内的中性白细胞吞噬作用,并且具有抑制磷脂酶A生成的效果,在改善关节炎性反应,降低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效果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上[2]。但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极大,患者中近50%会出现胃肠反应,表现为呕吐、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高剂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大。本文对不同剂量下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中剂量1.0mg的秋水仙碱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15%,对照组86.5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对照组9.62%,可见通过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采用中剂量的临床治疗效果更高,且安全性更强,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人民医院)
[1]蒙龙,李娟,龙锐,贾运涛.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06(06):656-662.
[2]杨红艳. 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7(05):8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