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在宫颈癌诊治过程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2016-06-01翟宁马景银李丽朱成铜
翟宁 马景银 李丽 朱成铜
MRI 在宫颈癌诊治过程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翟宁 马景银 李丽 朱成铜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位。宫颈癌多见育龄期妇女,高危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诱发因素;其发病高峰为45-55岁之间;临床症状:早期主要为接触性阴道流血,中晚期主要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伴白带增多,若发生周围器官侵犯、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宫颈癌病理上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中90%为鳞状细胞癌。宫颈癌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综合治疗;早期宫颈癌(Ⅰ-ⅡA)可选择单纯性手术根治或单纯性根治性放疗;中晚期宫颈癌应选择综合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并准确分期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1 方法与资料
1.1 一般治疗
本组病例均为2012.09-2015.09在我院治疗并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从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发病年龄在41-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周岁;其中鳞状细胞癌24例,腺癌6;12例为首诊患者,18例为综合治疗后复查患者。
1.2 方法
MRI检查仪器为我院现有的飞利浦Achieva3.0TTX多源超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线圈为标准体部16通道线圈;所有患者均行盆腔平扫,平扫序列包括:TRA:T1WI、抑脂T2WI,层厚5MM,扫描范围:上平髂嵴,下包括会阴部;SAG:抑脂T2WI,COR:抑脂T2WI,层厚分别为4MM;部分患者在平扫基础上加扫DWIBS。在宫颈癌扫描序列的选择中,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完整地显示盆腔内各器官、结构间的解剖关系。其中横断位及矢状位T2WI是宫颈癌的最重要的扫描序列。MRI矢状面既能显示子宫颈、子宫体全貌,又可明确其与阴道、膀胱的位置关系,能很好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是否侵犯阴道、宫体,在判断膀胱及直肠是否受侵方面也具有较大价值;横断面利于显示宫旁组织,利于观察肿瘤向宫颈部及宫旁、邻近器官、盆壁的侵犯情况,以及盆腔淋巴转移情况。冠状扫描对宫颈、子宫侧壁及阴道穹隆显示情况较好,利于显示宫颈癌对于子宫侧壁及阴道穹隆的侵犯情况。在多序列成像中,宫颈癌的组织对比和解剖对比就会有很大差异,各序列均有优势及局限性。研究表明宫颈癌、放疗后肿瘤残存或复发及盆腔转移灶的ADC值明显降低,在DWI呈明显高信号,利于肿瘤、转移灶的检出及放疗后效果的评估;但本机所选的DWI-BS扫描时间较长,软组织分辨率差,这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运用。
2 结果
2.1 正常宫颈、子宫及阴道MRI信号特点
要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宫颈癌,我们就要熟记子宫颈及周围组织在MRI中的影像学特点。宫体、宫颈及阴道各层结构在T1WI均以稍低信号为主、难以详细区分,但在T1WI因宫体周围脂肪高信号衬托,容易辨别宫颈、宫体占位对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宫体、宫颈及阴道的细微解剖我们主要在T2WI区分,其中矢状位最易区分。
2.2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MRI的影像学特点
2.2.1 宫颈癌临床FIGO分期表(2009年)
2.2.2 宫颈癌的MRI表现
宫颈癌在T1WI与宫颈肌层呈等信号,仅能见宫颈体积增大,只有在宫旁组织侵犯明显时,才能见宫颈轮廓的破坏。在T2WI宫颈癌信号高于宫颈肌层、而低于宫颈粘膜及粘液;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信号差,瘤体结构显示清晰。宫颈癌一般根据瘤体部位、形态可为:外生型、浸润型、溃疡型及内生型四种;内生型:表现突出宫颈腔内结节状稍长T2信号;相应宫颈管扩大,当稍短T2信号纤维基质结构中断、消失,提示肿瘤侵犯肌层;浸润型宫颈癌表现为环绕宫颈壁生长的稍长T2信号,相邻宫颈官腔可变窄,并可引起宫腔潴留积液;溃疡型相对少见,表现为稍瘤体表面糜烂坏死并溃疡形成而呈凸凹不平长T2信号,此型需与宫颈管多发纳-氏囊肿相鉴别,DWI-BS及增强可鉴别(瘤体在DWI呈高信号、增强呈斑块状不均匀强化信号,囊肿在上述扫描中均呈低信号);外生型子宫颈癌主要生长在子宫颈的表面,T2WI可见一侧子宫颈边缘不整,形成稍长T2信号的肿块,肿瘤可突入阴道、但与与阴道间界限尚清。本组病例中首诊宫颈癌患者4例;确诊并治疗后复查6例。无论首诊还是治疗后复查患者;MRI不但能准确显示瘤体及其周围侵犯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还能准确的评估治疗后患者有无肿瘤的残存、复发及有无盆腔的侵犯、骨质的转移等情况。
3 讨论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好发于鳞状-柱状上皮结合处,病理上鳞状细胞癌为主;阴道镜或直视下宫颈组织学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宫颈癌早期(Ⅰ-ⅡA)可选择单纯性手术根治或单纯性根治性放疗;中晚期宫颈癌应选择综合治疗;MRI因其高清晰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序列、多方位扫描,为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后的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是宫颈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综合上述,MRI因其高清晰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可行多序列、多方位扫描而作为宫颈癌诊断、分期及治疗后效果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且随着超高场MRI设备投入使用及DWIBS等新的扫描技术的临床运用;MRI在宫颈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进行运用上的研究并广泛推广。
(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放射科)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610-611.
[2]白人驹,马大庆,张雪林,等.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89-591.
[3]梁海霞,陈必良.MRI技术在宫颈癌分期及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1.7(14)2362-2366.
[4]张祥,陈晓品.MRI在宫颈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当代医学,2013,19(30):13-15.
[5]李德炯,钟平,葛美,等.DWIBS在35例体部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的价值.贵州医药.2013,37(3):244-246.
[6]李春东,陈冰,童英,等.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722-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