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复方穴位贴敷肺脾同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6-06-01王国芝康艳霞胡起华吴晓丹
黄 玮, 王国芝, 康艳霞, 江 玲, 胡起华, 吴晓丹
(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上海201103)
斑蝥复方穴位贴敷肺脾同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黄玮, 王国芝, 康艳霞, 江玲, 胡起华, 吴晓丹
(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上海201103)
摘要:目的 观察斑蝥复方穴位贴敷肺脾同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慢性支气管炎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穴位贴敷,治疗组在对照组选穴基础上增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脾俞,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个冬季的临床症状以及敷贴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咯痰积分、中医证候总分、急性发作次数、程度、感冒次数均降低,IgG水平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咳嗽、咯痰积分、症候总分、急性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患者气喘积分降低、IgA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脾同治法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中有疗效优势,穴位贴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关键词:穴位贴敷;肺脾同治;慢性支气管炎;免疫调节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连续2年以上,咳嗽、咯痰或气喘累计发作时间每年大于3个月,早期冬春季节交替时发作较多,晚期症状长期存在,无季节特点,逐渐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1],和其他气道炎症性疾病一起,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死因。然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到今天,抗菌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仍存在争议[2-4],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培植耐药菌株,且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功能处于疲惫状态,进而导致再次感染,恶性循环。
祖国医学中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我院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已有5年余,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常加用脾胃经的穴位,疗效较好,本研究旨在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中肺脾同治法是否有更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5]以及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6]制定;(2)年龄在18至85岁之间者;(3)活动不受限、依从性较好、表述能力较强者;(4)好发季节为冬季者;(5)近一年内未进行过穴位贴敷者;(6)同意纳入课题者。
1.1.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对药物及膏药严重过敏者;(5)资料、数据收集不完整,对统计结果有干扰者。
1.1.3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 对照组患者49例,治疗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相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为女性居多,对照组男女比例为0.88,治疗组男女比例为0.5(表1)。
表1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
1.2 给药方法
1.2.1 敷贴药物 我院斑蝥复方由斑蝥、白芥子、生甘遂、细辛、大戟、芫花、生马钱子、生南星、白芷、肉桂、干姜、补骨脂、高良姜、桃仁、红花、青黛、冰片组成,上方药物研细磨粉加生姜汁、大蒜泥调和为药饼状,每穴取5毛钱铜钱状一坨,并蘸取由斑蝥、冰片、青黛等比例混合的粉末少许。所有中药饮片来源于上海华普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20130704。
1.2.2 方法 在2013年农历三伏分别给予我院斑蝥复方穴位贴敷,每一伏天贴敷1次,共3次,每次贴敷24~72 h不等,以敷贴处皮肤有瘙痒、刺痛为宜。对照组取穴天突、膻中、大椎、定喘(双)、膏育(双)、肺俞(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丰隆(双)、脾俞(双)。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性指标 2013年,追踪患者2013年冬季(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2月25日)的发作情况;2014年,回访患者2014年冬季(2013年12月1日至2014 年2月25日)的发作情况。
1.3.1.1 中医单项症候积分及总分 采用加权平均分计算公式计算中医单项症候积分[单项症候积分=Σ(程度×持续天数)],再将各单项积分相加得到中医症候总分(中医症候总分=Σ单项症候积分)。具体评分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分级制定。咳嗽:3分,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休息和睡眠;2分,中度,症状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1分,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工作生活;0分,正常,无。咯痰:3分,多,昼夜咯痰100 mL以上,或夜间及清晨咯痰50 mL以上;2分,中,昼夜咯痰51~100 mL,或夜间及清晨咯痰26~50 mL;1分,少,昼夜咯痰10~50 mL,或夜间及清晨咯痰5~25 mL;0分,正常,无。喘息:3分,重度,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2分,中度,病情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1分,轻度,偶发,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0分,正常,无。
1.3.1.2 急性发作情况 记录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程度及感冒次数。急性发作程度:3分,重度,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咯痰量多,昼夜咯痰在100 mL以上,满布哮鸣音;2分,中度,病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1分,轻度,白天间断咳嗽,偶有喘息,不影响睡眠或活动,咯痰量少,昼夜量约10~50 mL,偶有哮鸣音;0分,正常,无急性发作。
1.3.2 生化指标 检测敷贴前、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性指标
2.1.1 中医单项症候积分及总分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咯痰积分及中医症候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咯痰积分及中医症候总分低于治疗前,且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喘积分低于治疗前,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咯痰、气喘积分及中医症候总分相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积分及中医症候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表2)。
表2 穴位贴敷对患者单项症候积分及总分的影响(分)
2.1.2 急性发作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程度、感冒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情况相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发作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穴位贴敷对患者急性发作情况的影响(次)
2.2 生化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G高于治疗前,且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高于治疗前,且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及CRP均相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开展工作60余年,很多学者对其做了研究及经验总结。顾成光[8]等研究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也可行穴位贴敷。传统的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一伏天治疗1次,但也可不同,甚至有学者[9]提出在夏至到秋分的时间中,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佳。卢金科[10]发现冬病夏治不仅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远期疗效,也改善近期疗效。穴位贴敷的皮肤反应程度与疗效正相关,实验证实白芥子生药粉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常通过调整白芥子等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来保证临床疗效和保障用药的安全性[11]。房繄恭、文碧玲均等对最近20余年发表的有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最常用的前四位药物为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12],最常用的穴位组合为膻中、大椎、肺俞、心俞、隔俞、肾俞、膏肓、定喘[13]。
表4 穴位贴敷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g/L)
在穴位贴敷的研究中,针对选穴的对比研究较少。樊斗霜[14]等在选择肺俞、定喘、大椎、膻中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择配穴:肺气虚选膏肓、心俞;脾气虚选脾俞、膈俞,痰多加丰隆;肾气虚选肾俞、关元。苏玲等[15]采用分型论治方法,选用不同腧穴治疗,且与经典取穴肺俞、百劳、膏肓对比观察,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寒型及寒热夹杂型中疗效最为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热型中两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研究根据慢性支气管炎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的病机,加用脾胃经穴位(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脾俞)进行对比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结果显示肺脾同治能更有效地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冬季症状。
一般来说,三伏天穴位贴敷的治疗作用一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二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抵御病邪的作用[16]。有学者[17]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穴位在药物储存、渗透吸收方面均优于非穴位,穴位皮肤对于药物的吸收、释放速度、药物浓度与药效的产生及长期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此结论与本研究结论相同。
同时,机体慢性炎症反应与免疫机制紊乱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慢支患者Thl/Th2细胞失衡。提示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免疫反应的效应降低,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导致病原体持续感染[18]。张么成、刘国兴等[19 -20],分别应用胸腺肽及母牛分歧杆菌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均发现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抗病力。本研究提示三伏天穴位贴敷能提高患者血清IgG、IgA的水平,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且以肺脾同治组效果更佳。蔡秋生等[21]用咳喘灵贴膏(由麻黄、杏仁、半厦、地龙、白芥子组成)贴敷背部定喘、大杼、风门、肺俞、心俞发现:治疗组症状显著降低,血清IgG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清IgA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此方面可能还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支撑。
综上所述,取穴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三伏天穴位贴敷很重要,肺脾同治法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具有优势。穴位贴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具体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顾维明.慢性支气管炎临证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91.
[2] Carl L,Ana M.COPD and antibiotics[J].J Fam p ract,2005,54(12):1066.
[3] Sharma S,Anthonisen N.Rol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exacerbations of COPD current opinion[J]. Treat ResPir Med,2005,4(3):153-167.
[4] 朱东芳,陈 珏.社区获得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病原菌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2):914-915.
[5] 佚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3(3):54-55.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09.
[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2.
[8] 顾成光,陈丽萍.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72例临床观察[J].现代康复,2000,4(3):390-39l.
[9] 黑莲芝,赵 玲,曹莉萍.痰饮膏穴位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00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14-1315.
[10] 卢金科.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7):726 -727.
[11] 李春雨,任传云,龚 容,等.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6):430-432.
[12] 房繄恭,周雪忠,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基本药物和穴位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9):794-797.
[13] 文碧玲,周 华,孙国杰,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2010,30(8):647-652.
[14] 樊斗霜,常生杰,李巧玲.“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80-81.
[15] 苏 玲,徐 磊.分型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研究[J].江苏中医,1999,20(7):36-37.
[16] 刘西建,韩 涛.中药穴位贴敷研究现状及思路[J].中医药信息,2014,31(5):130-132.
[17] 郭秀彩,刘 霞,徐月红.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 (7):1034-1036.
[18] 刘秀华.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197-198.
[19] 张么成.胸腺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4):311-312.
[20] 刘国兴,罗桂妹.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61.
[21] 蔡秋生,崔 翔,周三杰,等.咳喘灵贴膏对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2,13(8):4-6.
作者简介:黄 玮(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Tel:13764293940,E-mail:hw2002207105@ 126.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QL035A)
收稿日期:2015-11-24
doi:10.3969/j.issn.1001-1528.2016.05.053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6)05-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