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志虹:来自怀念的你

2016-05-31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昆明丈夫儿子

那个夜晚,在地球的另一边,加勒比海北部岛国——海地的莱卡市,叛乱的战火硝烟腾空而起,飘扬着联合国维和部队蓝色旗的八辆铁甲战车冒着枪林弹雨,冲过道道街垒,隆隆向前推进。中国蓝盔指挥官李钦钻出塔台,怒目喷火,拿着对讲机大喝:“加速前进!”

这个夜晚,在地球的这一边,是无边的寂静,寂静得让我们想哭。但是我们分明听到,夜空中传来那么多深情的呼唤,那么多熟悉的响动。呵,那是丈夫走近家门的脚步声,深夜爬楼梯的咳嗽声和喘息声,半夜突然响起的手机声,轻轻关门匆匆而去的脚步声……

呵呵,你桌上的台灯灭了,你喜欢的音乐停了,这个夜晚我等你等成了孤独的灯影和泪影。曾约共白首,回望灯如旧,不见你的手。那个宁静的夜晚,银河中升起八颗有名有姓的星星,你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2007年深秋的一天,在春城昆明,和志虹第一次远赴海外,与家人告别:受联合国委派和中国公安部指派,她参加了中国第六支派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即将飞往那个遥远的加勒比海岛国。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重大的责任。中国梦没有边界。中国梦连接着世界梦。中国力量、中国责任从“绿水”走向“深蓝”,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这个使命分解到每个中国蓝盔的肩上,分量没有减轻,而是更加切实、具体和沉重。

左肩是中国,右肩是海地。沉甸甸。

和志虹是纳西族的女儿,同事和亲人眼中的一朵花。爱唱歌,会跳舞,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明眸皓齿,性情爽朗,天生一张笑脸,笑声特别响亮。只是,临行的那个夜晚,和志虹哭了,不过她只是偎在丈夫的怀里默默地哭,躲在幽明的台灯下和厨房里哭,为的是把坚强的笑脸留给战友,留给海地。

为祖国分担神圣的使命,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一切生活必须让路。丈夫很忙,不大会打理家务,更不能抱着孩子上班。第一次出征前,三十二岁的和志虹不得不把一岁多的孩子送到丽江的父母家。过了三十岁才有了宝贝儿子,心连心肉连肉筋连筋,当母亲的怎么割舍得开呀!她陪了父母和儿子三天,再三叮嘱儿子要听姥姥的话,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许摔坏东西,不许吃很多的糖。儿子刚刚学会说几句话,什么都听不懂,只是踢蹬着白胖的小脚丫咯咯笑着,在妈妈的怀里撒娇,红润鲜艳的小脸蛋像盛开的花朵。小宝贝的一声笑,妈妈的天就亮了,然后泪珠掉下一串串。回昆明的路上,和志虹的眼泪悄悄地流,不住地流。然后,又该和丈夫告别了。丈夫在银行工作,心很细。和志虹经常笑他“数别人的钱,过自己的日子”,然后夸他“耐得住清贫,是个本分的好男人”。晚饭后,丈夫知道她离开心爱的家和儿子心情不好,说我们出去散散步吧。昆明街头,万家灯火,车潮如涌,看到别的年轻母亲推着童车幸福地走过来又走过去,和志虹呆呆地站住看,然后怅然目送母子身影远去。

偎在丈夫肩头,她又掉泪了。

和志虹说:“我真后悔,应当早一点儿抱儿子去动物园看大熊猫。”

丈夫说:“不急,反正儿子还小,等你回来我们再去。”

和志虹忧伤地说:“等儿子长大了,我们老了,熊猫也老了。”

丈夫扑哧笑了:“你是主动报名参加维和的,不要后悔了。”

和志虹说:“我不后悔,只是惦记儿子和你。为国家和世界分担一点儿和平事业,是中国警察的光荣。”

丈夫说:“可海地战乱不息,你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和志虹挽着丈夫的胳膊说:“我懂。没人照顾你了,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吃饭要应时。等我回家

猜你喜欢

昆明丈夫儿子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打儿子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