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

2016-05-31高秉珊刘权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网络

高秉珊 刘权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已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正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但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区成员带来便利与自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正确把握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学习社区;虚拟空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68-03

一、引言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独学”变为“群学”,使学习结构由“封闭”变为“开放”,最终使教学结构由“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建构”。同时,学习者在虚拟社区中通过交流信息、讨论协作、共享彼此之间的信息、思想、观念等,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而且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前,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使用时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问题等。本文试图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功能入手,简单分析了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并针对其各种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概述

1.定义

关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表述。胡凡刚是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1]甘永成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学习目的的人组成的学习团体在Internet上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讨论和协作等学习方式,共享彼此的观点、资源、知识、学习经验和集体智慧,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达到学习的目的。” [2]甘永成学者所给的定义通俗易懂,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因此笔者也更倾向于他所给出的定义。

2.特征

(1)超时空性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与传统学习社区最大的区别是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你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随时进行交流互动。它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交流学习,共享资源等,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式学习。[3]

(2)开放性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主动式的学习。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促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学习形式之一,它完全尊重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没有年龄、学历等限制,也没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更没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繁杂的管理机构,只有管理能力有限的管理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基础,交互是形成社区成员归属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网络虚拟社区的交互性包括人际交互、学习系统交互、自我交互三方面的内容。[4]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通常指学习者与指导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更多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学习系统交互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者要进行学习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与搜索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社区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与技能来与其他学习成员进行信息交流。自我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旧知识的加工与整合,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同化过程。交互性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者的社区归属感。

3.功能

根据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用对象的不同,将其功能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为教师或组织者提供学习指导的支持服务。如教学计划、在线教室、教学公告栏、教学日志、课程管理、作业管理等。

(2)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支持服务。如学习导航、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在线笔记、学习日记、自我测试等。

(3)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的支持服务。如BBS中有不同的功能模块、问答区、分享区、生活交流区等。

(4)为社区管理员提供相应管理的支持服务。如权限设置、系统设置、成员注册登录管理、数据备份等。

三、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

1.有利于加快知识的传递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学习,这种超越时空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方式,为人类交往学习提供了革命性的新形式。在网上,没有国家的限制,没有地理空间的界限,学习者宅在家里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不同的文化知识空间中,加快了知识的传递。

2.有利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采用课堂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往往都是被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学习社区进行学习。在适应了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后,学习者积极地接受并参与学习,协作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学习知识外,学习者还掌握了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

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典型的特征,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交互方式的不足,它的交互性不仅包括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人际交互与自我交互,还增加了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大多指教师和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5]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发帖的形式向其他成员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救助于教师。因此,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

四、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弊

1.平台学习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

目前,平台学习资源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资源内容的应付与随意堆砌、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资源内容的“营利式”。首先,资源内容的应付表现为资料内容大多与课本无异,即课本的电子版,大多是设计者为完成任务而制作,而不是为学生而设计;资源内容的随意堆砌是指虽然资源内容不全来自课本,但都是一系列材料的随意堆砌,设计者没有深入加工,择其精华部分。其次,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丰富性,多数都是以文字材料呈现的,这样使学习者产生了疲倦情绪。最后,资源内容的“营利式”表现为大多有价值的内容都是有偿服务的,设计者设置了它的使用权限,需要付费才能使用。

2.使用的人员和时间集中问题

对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状况而言,目前表现为使用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人员集中表现为使用者大多是教师和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教师的使用目的是及时获取网上最前沿的知识或电大主讲教师的讲课视频与辅导资料,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时间集中具体表现为明显的“旺季”、“淡季”,使用的高峰期高度集中于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期间的网络拥塞问题相当严重。

3.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问题

时空分离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基本的特征,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出现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的问题。从远程教育的角度看,时空分离所造成的分布式学习,使学习者不但要处理时空上的分离,也要处理教师和学习者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尤其是教师在进行答疑时要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心理。然而,教师在网络学习社区对学习者的回帖和留言回复中,发现好多教师的回复都比较生硬、简单,比如“请看教材***页”、“请自己查资料”、“自己思考”等,大多教师都注重答疑,而不注意与学习者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观念上不开放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多样性和转化,就会造成虚拟学习社区内严重的情感缺失问题。

五、应对措施

1.转变学习资源平台的设计理念

首先,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资源应该充分体现信息化环境的特征,设计者要从学习者的角度为他们设计制作,资源内容不能一味照抄课本,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加工,筛选精华部分供学习者学习。其次,资源采用文字、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资源要更加开放化,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正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目的而出现的,设计者不应为了谋利而随意限制学习资源的使用权限。[6]

2.转变平台使用理念

学习成员与时间的相对集中,表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因此,要转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社区使用理念就是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转变。此外,学习社区平台不是只为了考试而运作,而是提供给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平台,学习者应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

3.转变传统师生角色,丰富情感体验

网上学习社区虽是一个虚拟的社区,但与真实社区一样,也应该有情绪发泄、倾诉心声、被人尊重的权利。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师生要以平等的理念相互尊重共处。作为网络社区中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绝对权威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向团队协作者、信息咨询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转化。在学习社区中,教师应该把社区学习者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更要注重学习者心理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帮助学习者。与此同时,被受到尊重的学习者也同样会尊重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和辅导建议。作为网络社区中的学习者,也要转变传统被动学习者的角色,由传统的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协作的学习者。这种师生多重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7]

参考文献:

[1]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9):42-46.

[2]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知识管理与e-Learning 结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李三福,马培锋.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1-3.

[4]韩小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特征分析[J].科技广场,2008(6).

[5]马洪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9-51.

[6]黄寅.构建网络学习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7]刘洪超.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网络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关系及其伦理思考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