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和发展探究

2016-05-31李凯

中文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特点现状探究

李凯

摘 要: 高校中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高校学生重要的道德实践载体,是新时期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也是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当代高校学生在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活动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 特点 现状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95-01

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青年志愿者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心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建设,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得以活力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呈现出显著的特征。

1.一般特征

1.1自愿性。自愿性是指志愿者自主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非第三方或外界的强制。虽然有很多的志愿服务是由政府、相关机构、相关人士组织发起的,但并非带有强制的性质,而是通过宣传,唤起人们的良知,使人們主动自愿参加志愿活动。

1.2无偿性。无偿性即非盈利性或非功利性。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不为物质报偿的参与服务工作的行为,即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等个人资源为社会或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帮助不是为了获得报偿,而是行使自己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和义务。

1.3公益性。公益性是指志愿服务活动不是单纯的为某个组织或某个个体的利益而展开的活动,而是为了你、我、他、社区、社会的公共利益。

1.4社会性。社会性是指志愿服务活动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增进社会公共福利,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起到调整社会公共关系的作用。

2.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还呈现出以下符合时代和青年大学生要求的显著特性:

2.1时代性。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造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补充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不完善的方面有所作为;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气,传递文明与爱心,它引导和教育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2组织性。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一般都是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或具有志愿性质的大学生社团号召、组织、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此种方式下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觉得更正式、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一般建立有校级、院级、系级志愿活动指导或志愿服务工作部,体现了很强的组织性。

2.3实践性。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群众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使服务的主体和客体发生深刻的变化,真正做到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充分体现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性。

2.4多样性。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从原来的扶老助弱助残生活帮扶等比较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发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义务献血、爱心家教、交通协管、义务维修、清洁环境、卫生疾病宣传、大型活动和赛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服务行动等等。

2.5流动性。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时间的规定性,决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流动频率较大,新老成员的交替相对比较频繁。一届一届的大学生志愿者毕业走向社会,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新生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和发展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这一伟大的事业。[1]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1.参与广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所占比例很大,从大一的新生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年级跨度非常大。活动从单一的形式变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元化的形式。

2.积极性欠缺。有些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免费劳动力,而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锻炼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从众心理或学校要求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健全的激励措施,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

3.缺乏检查。随着青年志愿者的队伍的不断壮大,虽然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类型众多,活动组织频繁,但缺乏检查,项目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长期下去,这种情况会导致人员的断层和服务知识与服务情感的断层,最终使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陷入僵局。[2]

四、高校青年志愿活动的发展探究

1.应立足校园,辐射校园周边。高校青年志愿活动的开展,要像圆规画圆一样,以学校为中心,向校园周边扩散。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志愿服务更是如此,校园志愿服务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基础,相对于校园内的志愿活动,校园外的志愿活动难度更大,更需要志愿者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2.开展专项活动。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同质化严重,应以“专项”为载体,通过科学、全面、合理的程序设计与论证,在项目申报与立项、项目执行与管理、项目评估与激励等每一个环节与步骤制定具体的标准,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科学化、特色化、稳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

3.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引导。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宣传与倡导,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立体宣传,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把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的认识下。

4.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前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形成了一些传统活动和品牌。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但能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也能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化,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顺茗.张华胜.《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http://www.docin.com/p-98137220.html、

[2]《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www.docin.com/p-1441829682.html、

[3]章剑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及其创新路径》,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特点现状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