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招兵考试忙,临危挽狂澜
2016-05-31
中国人一直流传闰月为不吉之兆,每到闰月,就有很多的禁忌,如不能建房,不能结婚等等,为了避灾,母亲要给儿女发9·80元红包,而儿女要给父母买衣服消灾。
这些传统习惯,有没有科学道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光绪十年闰五月,的确是个不吉利的年份。这年,广西边防军与法寇在越南观音桥发生冲突,法寇开始借机对中国进行挑衅,法寇兵分两路,一路从海路派军舰逼近台湾、福建、广东,陆路则存兵云南、广西边界,一场大战眼看就要发生,台湾告急、福建告急、广东告急、云南告急、广西更是十万火急。
朝廷一方面天天有急电督促各省做好迎敌准备,电令各省要派出得力干将支持广西。另一方面又在和法寇谈判。
当时,张之洞就任两广总督,看到他的前任张树声因用错人被解职,看到因战败而被革职解到北京交给刑部处理的徐延旭、赵沃的下场,又听说军机处众多官员都被免职,张之洞对广东的防敌工作一点都不敢怠慢。而此时朝廷又不停地催广东要派出精干人员支持广西。
这让他很头痛,他作为两广总督,如果广西出事,他也有推不脱的责任。前任张树声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而广东作为他坐镇的地方,更不能出事。当时谣言满天飞,都在传法寇准备登陆海南岛,广东防区捉襟见肘,那里还有什么精兵强将?
朝廷催得急,他手上无人可用,经过多天痛苦的考虑,想请冯子材代表广东支持广西抗敌。
现在国难当头,有事要求冯子材,心里不免忐忑。
冯子材在拒绝张树声出山时说得很明白:病未愈,足软上不了马。
凭张之洞的阅历,他猜冯子材不肯出山,肯定因为事权不一,借病推托。为了一探真假,有一天,他对手下心腹张王说:“你代我前往钦州,打探清楚萃翁是真病还是假病,如果见着他,相机行事,速去速回。”
张王接了命令,日夜兼程赶路,农历七月初一日傍晚,步行到冯子材住宅白水塘侦察。
白水塘于光绪元年(1875年)建成,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房子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建筑,包括三个小山丘,周围有墙垣。屋分三进,每进三栋,每栋三式,构成富有古风特色的“三排九”建筑模式。建筑注重牢固实用,有宗庙、塔、宇、马厩、鱼塘、水井、花园、果园等附属建筑,规模宏大,范围包括三山一水一田,有六角亭、三婆庙、珍赏楼、书房、虎鞭塔、菜园等,系典型的清代南方府第建筑群,具有简朴典雅的艺术特色。
那时,太阳还没有下山,白水塘前面的水田里十几个工人正在割禾,割下的禾铺在田里,金灿灿的一片。
田埂边,有个老人头戴草笠,身穿短衣,脚踏草鞋,牵着牛吃草,斜阳照耀下就像一幅和谐的牧牛图。
张王看到老人一副悠哉闲适的样子,便上前问道:“老伯,你家住在附近?”
老人指指白水塘说:“对,那边的房子就是我家。”
张王一惊,白水塘是他家?那此人肯定是冯子材了。
看年龄也相仿,常听张之洞说冯子材对风水很有研究,我试一下他是不是冯子材。
张王于是远眺了白水塘片刻,回头对冯子材说:“你这房子峦头与立向配合得天衣无缝,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池塘,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是真正的金斗吉地,你这房子必出英豪,必出大贵之人。”
冯子材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问道:“客官来此有何公干?”
张王掩饰说:“我是个闲人,平时喜欢看风水,也没有什么事要干。”
“刚才你说什么出贵人,出英豪有何根据,说来听听。”
张王便随口说:“经曰:‘右面西方高,家里见英豪,浑身斧凿成,其山出贵人。这房子建得正入此格,所以必出大官贵人。”
冯子材正闲得无事,见此人说得头头是道,便兴致勃勃和他聊起了风水。这一聊,张王证明此人就是冯子材,便故意把话题扯到法寇侵犯越南之事,对冯子材说:“法寇穷凶极恶,已经攻下了太原、北宁,中国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可收拾。”
冯子材摇头说:“事权不一,最为兵家所忌,太原、北宁各处之沦陷,皆因将领太多,号令不专,督师者既不知兵,复自畏葸所致也。然有不败之理。”(注11)
张王也不挑破自己的身份,找了个借口告辞。便屁颠颠地回到广州向张之洞回复。
张之洞探到实情,经过深思熟虑,采用了迂回战术,向朝廷奏报起用冯子材。
此时的清廷,手中没有什么可用之人,当时的心境应该和当年廖化被任作先锋的感觉一样吧。接到张之洞的奏折,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当即回复:“广东钦州与越南广安、海阳等省毗邻,冯子材对广西边境情况熟悉,准奏云云。”
张之洞手上有了圣旨,便给冯子材行书,分析当前形势,建议带些小分队偷袭越南海阳、广安,分散敌人注意力,让法寇不得安生,还说了很多吹捧冯子材的话,询问冯子材同不同意出山。
冯子材此时正在枕戈待旦,随时奔赴战场,接到咨询,也不客气了。便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各州县练勇可用作声援,不能使之越境御敌,兹欲袭广安牵制法夷,此等团勇实不可恃,况以数营练勇前往袭敌,设法夷一闻警讯,既不得志于闽,又迁怒于粤,立起大队反戈而回,此数营不独非其所敌,且虑乘势轶入,则廉郡海口反受其累,为今之计,与其暗袭牵制,侥幸于目前,何如挞伐大张,以杜欲壑。”
并自告奋勇请缨带兵15000人前往广西抗敌,希望张之洞参照湘军的待遇发放饷械。
张之洞看了冯子材的回信,惊叹这老将真是军事天才,对他的洞察力心里称赞不已,但冯子材开口就要15000人,而且待遇要参照湘军,这让他很为难,回信说:“惟需三十营之多,大举南征,实非粤省之力所能。”
这事又被搁了下来。不过,张之洞还留有一手,请冯子材继续练兵,防不时之需。
8月,中法谈判破裂,战事再起,广西边防军与法寇在船头、郎甲交战,被打得大败,溃不成军,慌不择路逃回广西。
广西巡抚潘鼎新气急败坏连连向张之洞告急,大有如果再不派人增援,就撂担子的意思。
张之洞这下头大,万般无奈下,以答复冯子材7月23日来函为名致信冯子材,吹捧了一通冯子材后,厚着脸皮求冯子材出山:“兹拟请麾下以十营出关,取道龙州,直指那阳,进规广安,务祈速募精选,于文到二十日内即行部署启程,以操胜算。饷械即到,必不逾期,军火极力筹办,约计抬枪五百杆,士乃打枪一千枝,大吉枪三百枝,劈山炮及后膛洋炮数尊,连响洋枪约有百件。”
冯子材看到来信,基本达到他出征的要求,回信讨价还价一番,无非是增加兵勇数目,多调拔枪械这些要求。冯子材也不是漫天要价,10营即5000人,区区5000兵勇,如何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他的要求一点都不过份。
后来经过多次争取,最终张之洞同意视敌情变化再加。
于是,冯子材便在白水塘开始招兵。
插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这是中国古代每次打仗司空见惯的场面,打仗虽然随时有丢命的危险,但不参军就立马饿死,穷得揭不开锅的贫苦子弟,为了活下去,一有招兵机会,就涌跃报名。
由于没有打仗的目标,只为一日三餐有着落,这样的兵一遇敌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能开溜就开溜,战斗力可想而知。
冯子材可不想招这样的兵勇去对付洋枪洋炮气焰嚣张的法寇,得想办法让兵勇知道为谁而战。
有一天,冯子材召集子相荣、相华,爱将杨瑞山、麦凤标、冯兆金、梁振基、冯绍珠、梁有才商量招兵办法。
大家围坐在一起,都在出点子。
杨瑞山首先开口:“十大九不输,要招就招力气大的,打起仗来一个顶两。”
“最好是考打枪,现在打仗不是靠力气,要靠武器。”说这话的是冯相荣。
冯相荣在这帮人中接受新生事物最快,他总结中国老被法寇打败的原因,知道武器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建议考打枪。
有人立即反对说:“考打枪不实际,很多人连枪都没见过,怎么考?子弹都要留给法国人,不能浪费。”
冯兆金说:“最好是考刀法,近身博斗,刀最管用。”
一直沉默不语的冯相华开口说:“考军队纪律吧,纪律好,打仗才听指挥,才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冯子材听着大家的讨论,内心很高兴,尤其是听了两个儿子相荣和相华的发言,更是开心。相荣14岁就跟着自己赴越南征剿土匪,因功赏戴花翎。通过战争的锻炼,已经有了独立思想,他很爱这个儿子。相华13岁从军,一直跟随冯子材左右,也是在越南剿匪时获得功名,受同知戴花翎。
两个儿子的话都切中要害,但相荣的话不能执行,因为子弹太少,真的要留给法国人,不能在练兵时浪费。
冯子材于是对大家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但现在时间紧,一时之间也不能考太多,我们就考刀法和军队纪律,从明天起,把军队纪律贴到各个招兵点,来报名的,每人发一张,先叫他们背熟,刀法由冯兆金给大家演示,报名时能掌握多少是多少,到决定人选后,再统一操练一个星期,教会大家基本的刀法。”
他想想又接口说:“刚才相荣说现在打仗靠武器,不是靠力气,这话有对的一面,武器很重要,有了先进的武器,我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攻击敌人,中国军队近期几次吃败仗,有很多的原因,武器不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打仗靠的是人,没有人什么武器都没用,人才是决定的因素,这次对付法寇,我们要扬长避短,尽量和法寇进行阵地战,发挥我们大刀的作用。”
大家听了,想想冯子材的话,都感觉有理。
于是便分头行动。冯子材派出冯兆金、冯兆珠、梁振基、黄万成分别在大寺、久隆、钦州城、小董插旗招兵,招兵大旗上写着鲜艳的大红字:“国家有难,应募者速来。”
同时采用招得多少兵就给多大官的形式激励积极性。
据大寺镇91岁何六公说:“冯子材派冯兆珠到大寺、小董、贵台招了五营人,招得十人当什长,招得三十多人当副哨”,又据大寺镇81岁老人郭其山口述:“当时大家都明白,不当兵,老番打来了,就做亡国奴,士兵报名参军就发给军装和伙食费,士兵三两六,什长四两二。”
钦州民风强悍,练武盛行,民族意识高涨。冯子材又名声在外,插起招兵旗,报名参军的人越来越多。
一时间,白水塘人来人往,练刀的,背军队纪律的,大家都忙个不停。
钦州、防城、廉州的乡间小路上一天到晚都可以看见背着行李,匆匆忙忙赶路的青壮年,要是有人问他们去哪里,这些人就自豪地说:“投奔冯提督,参军打番鬼。”
各个征兵点人头攒动,杨瑞山、梁振基、冯兆珠等人摆起四方桌,打着冯字旗,台上堆着安家费,热情地招呼大家,青年人看到参军有四两三钱二分的安家费,踊跃报名,经过严格考试,只用了十几天时间,5000人就招满了。
冯子材看着招兵工作顺利进行,想到要扬长避短,就得多打大刀,于是,分别在钦州打铁铺、防城那良日夜赶制青光刀,他原来计划赶制5000把,人手一把,但时间实在来不及,只打了1000把,张之洞规定的启程时间已经到了。
这支在短短20天时间拉起来的5000人军队,在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一日(1884年12月17日)誓师出征。
十一月初一是个好日子,这良辰吉时是冯子材亲自选的。
一大早,白水塘便显得异常肃穆,人们小心翼翼地走着路,生怕自己的脚步声惊动各路神仙。
冯家的祖公厅内,正在进行着出征前的祭祖活动。香案烟雾弥漫,红烛流着泪,冯家人整齐地站了四排,冯子材在两个礼生的护卫下,站在第一排,现在正在由礼生读祭文:“冯门堂下列祖列宗明鉴,子材今天携儿相荣、相华、相钊、相成出征,誓向法寇讨还血债,上保社稷,下为苍生,祈列祖列宗庇佑,子材此行旗开得胜,班师回朝,备三牲再祭于列祖列宗。”
一个礼生唱: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
家人跟着叩拜。
礼生接喊:“礼毕。”
大家看见礼毕,都松了一口气。
这祭祖最讲规矩,整个过程,不能说错话,不能弄丢碗、筷到地上,不能说污言秽语,不能有哭声。
出征在即,如果兆头不好,就会影响兵勇的情绪,弄得不好,还会影响消灭敌人。因此,这祭祖是关起大门来的,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现在结束了,万事大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冯子材走在前面,后面依次走着儿子,亲兵。
出了祖厅,却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哭着向这边跑来,后面紧紧跟着四个家丁,王氏在后面跟着跑,跑着跑着,摔了一跤,四脚朝天躺在地上,狼狈不堪。
那个男人跑到冯子材面前,突然跪下抱着他的大腿哭喊:“阿爹,使不得使不得,这仗不能打,求求阿爹别送死。”
此言一出,大家都吓傻了,几个家丁跑上前拼命拉开他,那男人还在大叫“使不得使不得。”
冯子材吓出了一身冷汗,距离祭旗出兵已经只有一个小时,28岁的大儿子相猷,因担心父亲安危而致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如果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对所有人下命令:“相猷说的话,谁也不准传出去,胆敢违抗者,军法处置。”
出生入死几十年,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冯子材并不相信什么预兆之说,但这事发生得仓促,多少对他的情绪有些影响,他安顿好相猷后,把家人通通召到前进大厅来,对家事进行了交待:“法寇船坚炮利,猖獗已极,肆逞凶暴,屡败我军。此去广西边关,不灭法寇,誓不生还。唯有以死报国!万一军有不利,法寇长驱直入,百越非复我有,你等一闻凶耗,亟率我眷属,奉香火驰归江南祖籍,永为中国民,免奴外族也。有玷我冯族门眉。”
众人听了,似感大难临头,哭又不敢哭。
王氏领着一帮女眷,强忍泪水,一一和冯子材告别,冯子材领着亲兵、儿子,跨着高头大马,浩浩荡荡向小校场走去。
小校场位于钦州知州衙门(现钦州旧市委新兴东路对面),靠近南宁官道,誓师后即上南宁官道开赴前线。
此时虽然序在冬季,但钦州一年四季大多天气晴好,这天也不列外,轻风吹拂,阳光灿烂。
一早,四面八方的乡亲就陆续聚集在小校场,钦州的子弟兵出征,真是父送儿,妻送郎,齐送亲人上战场。
钦州抗击外寇入侵有着光荣的传统,宋、明两代,安南统治者多次入寇钦廉。1075年,李乾德大举入寇,攻廉州,陷钦州,围邕州。钦州知州陈水龄战死,推官李英拒敌不屈,全家13人惨遭杀害。1513年,交趾再犯钦州,百户谢惠率官兵拒敌于淡水湾,为国壮烈捐躯。1608年,安南贼船二百余艘入寇龙门,围州中军守备祝国泰领兵冲击越寇,杀敌近百人。次日,贼再增兵来围,祝国泰与龙门百户孔榕,合力对敌。祝国泰因潮退,战舰搁浅遇害。孔榕坚守龙门岛,箭矢、弹石用尽,为国牺牲。
现在钦州儿女又身负重命,在边关危急之秋,拔营起行,奔赴前线,家乡父老乡亲自然要来为他们壮行。
到处是人山人海,只等主帅一到,祭旗鸣炮,他们就要告别父老乡亲,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抛洒热血。
正在大家引颈张望时,远远的听到有人欢呼:“来了。”
一时间,全场都在喊:“来了。”
刹那间,鼓声隆隆,群狮起舞,是的,冯子材的部队来了。
人群主动让开一条大路,让冯子材和他的队伍从容通过,兵勇经过十多天的培训,实现了从民众向军人的跃变,现在他们正在一队队进入小校场,接受家乡人民的检阅。
香案早就备妥,龙旗和萃字旗在微风中猎猎飞扬。
轮到冯子材讲话,他举起右手,庄严地宣布:“现在,请全体出征将士共同背颂萃军纪律。”
说完,他带头背诵:“各路大军,露营住宿,禁入民村,禁住民房。全体官兵,严禁夜出,白天出行,需持手令。如违令者,军法不赦,一律处斩,斩首示众。”
兵勇跟着他山呼海啸般地读完。
这份神圣的军规将是今后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接着冯子材主持宣誓仪式,一只大公鸡为了这场祭礼献身,他被冯子材一刀割了,鲜血潺潺地流进了酒缸,这血立即弥漫了全缸的酒,冯子材舀了一大碗,举过头顶,高声宣誓:“臣等奉命出征法夷,在此慷慨誓师。大张挞伐之势,同仇敌忾,不惜其力,不爱其命,矢勇矢忠,陷阵冲锋,剪彼凶炎,收复失地,拔我国威,保我国民,若有临阵退缩,心从逆者,必遭杀身之祸。敌不退出我国境,誓不生还,请皇天后土,大清皇上,全国臣民,父老乡绅,人神共证。此誓。”
宣誓完,冯子材把手中的血酒郑重地洒向龙旗,又从酒缸里舀了一碗血酒,向着萃字大旗洒去,声音如雷地高喊:“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冯子材站到血缸边,作为监誓人,严肃地看着一个个兵勇从酒缸边走过,祭旗,喝血酒,既是为了壮行,更是表达视死如归的气概。
三声炮响,群狮开路,龙腾虎跃,为钦州健儿壮行。
钦州父老乡亲扶老携幼,送了一程又一程,这绵绵的队伍,从钦州直达大寺。
萃军带着家乡人民的殷殷期望,奔赴战场。
第十六章 萃军急行军,诸官忙算计
冯子材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拉起了5000人的萃字部队,分为左中右三大队人马,从钦州起程,日夜兼程走了多天,这一天到达行军第一站上思州。
部队经过多天急行军,需要休整,在情况未明前,冯子材也不敢冒失赶路,他要等打探情况的兵勇回来,再作决定。
于是冯子材命令在上思州安营扎寨下来,埋锅造饭。
冯子材召集各军首领就行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开了个短会,首领们离开后,想到这次任务的艰巨,没法入眠。
今晚,派出的探马应该回来了,为什么迟迟还不见人来报告,难道路上发生了不测?
冯子材在帐内待不住了,他走出中军帐,向着夜色中走来。几个亲兵远远地跟在后面。
此时,正是十一月上旬,他抬头望,月牙儿正在云层中隐隐约约,无数星星发散着亮光,像磷火一样闪烁着,交织出华美的图案。苍穹下,夜,深不可测,黑暗像一张大被,铺盖着整个大地。
东边方向,传来几声狗吠,有孩子哭喊了两声,或许母亲已经将奶头塞进了孩子的嘴巴,哭声嘎然而止,一切又归于静寂。
这是多么温馨的夜晚呵,作为一名军人,他要守护的,不就是让所有民众都能睡个好觉吗?
正在这时,听见“哒哒”的马蹄声向着中军帐跑来,听到亲兵喝问:“谁?”
马蹄声立马停了下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报告,先锋营游击杨瑞山有要事见大帅。”
冯子材听到,高兴地对亲兵说:“快请杨游击。”
冯子材说完,前脚刚回到中军帐,后脚就听到杨瑞山再次报告:“报告大帅,有军情要报告。”
话没说完,冯子材看见杨瑞山领着一个身手骄健的小伙子进来。
杨瑞山汇报说:“这是先锋营哨长杨进业,这次打探到的军情重要,我带他来亲自向大人汇报。”
冯子材急忙问:“有什么重要情报?”
小伙子腰板挺直,向冯子材行礼,口齿清楚地说:“队伍从钦州出发后,受先锋营主帅杨大人派遣,我带着三个手下快马加鞭日夜赶路,于三天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