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历史记忆 架友谊桥梁
——江苏省档案局赴英国、荷兰征集档案纪实

2016-05-31江苏省档案征集考察团

档案与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家档案馆莱克尔德

江苏省档案征集考察团



寻历史记忆架友谊桥梁
——江苏省档案局赴英国、荷兰征集档案纪实

江苏省档案征集考察团

英国国家档案馆

2015年5月18日至25日,应英国档案协会、荷兰穆德威兰市政府邀请,以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顾祖根为团长的江苏省档案征集考察团一行5人,对英国和荷兰进行了为期8天的档案征集和学习考察。

一、征集目标及访前准备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征集涉及江苏的保存在英国国家档案馆、苏格兰国家档案馆、荷兰格尔德兰省国家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资料,以及荷兰水利世家特莱克家族保存的亨利克·特莱克个人档案。

出访前,我们与英国国家档案馆、荷兰格尔德兰省国家档案馆、荷兰特莱克家族后人等进行联络和沟通,掌握并梳理了征集线索:一是清末民初英国来江苏投资、合资建设项目,英国传教士活动,南京下关电厂,渡江战役时发生在江阴的英国军舰“紫云英”号事件,以及反映太平天国时期社会情况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二是荷兰水利工程师亨利克·特莱克在南通工作和生活的个人档案。1916年,年仅26岁的特莱克受近代实业家张謇之邀来到南通,使用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在南通长江北岸筑建水楗,抑制了江水对堤岸的冲刷,解决了多年的水患。特莱克为南通水利工程日夜操劳,并对市政建设做出了贡献。1918年8月,特莱克不幸感染时疫,因公殉职,年仅29岁。这位异国水利工程师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南通人民尊他为外籍“大禹”。

出境开展征集工作不易,为稳妥起见,我们将需要征集的相关资料目录翻译成英文,请对方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先帮助查找,确保有所收获。特莱克个人档案征集是此次活动的重点之一,为此我们专程赴南通查找有关特莱克的档案资料,将他在南通受聘合同制作成仿真复制件,作为特殊礼物赠送其后人,表达一分敬意。

二、英荷档案征集成果

此次境外档案征集活动时间虽短,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行程安排紧凑,所以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收获也颇丰。

(一)拜访特莱克家族,复制了357张亨利克·特莱克先生百年前在南通活动的珍贵照片,生动再现了这位年轻的荷兰水利专家为治理南通沿海水患努力奋斗的身影,进一步证实了中荷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通过这些照片的真实记录,我们也看到张謇先生为实业救国所做的卓越贡献。

(二)在荷兰格尔德兰省国家档案馆,获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月中国“粤海关税务内务府”发放的粤海关外洋船牌(通行证),以及介绍水利专家Joh.de Rijke.(亨利克·特莱克先生父亲)在19世纪初期于中国上海等地帮助治理水患的档案材料复制件共3份。

(三)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复制了清朝政府与英国往来函件(照会)等档案材料3份。另外还了解到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尚有涉及南京下关电厂、上海郊县、英国“紫云英”号军舰事件、太平天国时期英国传教士、中英合资办企业等与江苏有关的历史档案,为下一步开展此类档案的收集工作提供了线索。参访英国国家档案馆和苏格兰国家档案馆,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其馆藏中更多的涉及中国江苏的历史档案资料,开放部分都可以网上在线查阅。

向荷兰的穆德威兰市市长赠送南京云锦

三、英荷档案工作交流感受与收获

(一)重视历史文化,档案馆底蕴深厚

此次征集活动共走进三个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苏格兰国家档案馆、荷兰格尔德兰省国家档案馆。三个档案馆古老的建筑、丰富的馆藏、精细的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英国国家档案馆。英国的档案管理属分散式管理体制,没有统管全国档案工作的机构,各类档案馆之间也没有法定的业务联系。英国档案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官方的英国公共档案馆;半官方的如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等;非官方的大学档案馆、教会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私人档案馆等。

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两幢楼均为多层建筑,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馆区占地面积很大,有13英亩(约79市亩),显得十分开阔。档案馆主体建筑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水池,很符合中国的风水学“前有照,后有靠”,乍一看右边的楼宇还真有点中国汉代建筑的风格。

英国国家档案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档案馆,历史悠久。其前身是成立于1838年的英国公共文件馆,1977年公共文件馆在泰晤士河南岸、伦敦西南近郊的一个叫Kew的小镇上建造新馆。虽说是小镇,但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环境优美,离地铁站很近,交通十分便利。1995年档案馆扩建,新馆是一座充分考虑到档案保护需要和用户便利的现代建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2003年,英国公共文件馆与成立于1869年的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合并成为今天的英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十分丰富,馆藏档案时间跨度近千年,而且档案的开放度很高。

2.苏格兰国家档案馆。苏格兰国家档案馆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地处繁华街道的临街位置。跟爱丁堡这座古典城市一样,档案馆也是极具特色的古老建筑,1789年投入使用,为世界最古老的档案建筑之一。苏格兰国家档案馆隶属于苏格兰文化部。2011年,原苏格兰国家档案馆与原苏格兰注册办公室合并成苏格兰国家档案馆。

苏格兰国家档案馆

与英国国家档案馆不同的是,苏格兰国家档案馆对苏格兰的档案工作具有领导地位。其主要职能:一是对整个苏格兰的相关档案进行保管;二是对苏格兰其它档案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三是对苏格兰公共信息、公共记录的立法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开展档案信息发布和利用服务工作。档案馆主要收集三个方面的档案:一是法院和法律方面的文件记录;二是苏格兰政府方面的文件记录,以及英国政府驻苏格兰的部分机构档案;三是私人有价值的档案等。苏格兰档案馆馆藏大部分是私人性质的档案。苏格兰档案馆很早以前就开展了私人档案征集工作,并专门制定档案征集的法律和政策。目前馆藏档案包括大公司、土地拥有者的档案;具有重要贡献的个人的档案;还有不同社区、民间组织机构和教堂的档案等。

苏格兰国家档案馆的阅档大厅环境优雅,一些涉及民生的档案存放在大楼的穹顶大厅,约四五层环形排放。以颜色区分类别,绿色的为出生档案,红色为婚姻档案,黑色为死亡档案,一目了然。档案馆的硬件条件很好,走廊上巧妙地展陈着一些历史档案,像小品景观一样,点缀的效果非常好。

3.荷兰格尔德兰省国家档案馆。“风车王国”荷兰历来重视档案工作,1814年独立以后,在档案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荷兰档案工作在世界档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1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档案工作者协会。1898年荷兰档案学家编写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对来源原则进行了理论论证,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荷兰国家档案馆隶属于“福利、卫生和文化事务部”,保管着中央和省政府形成的具有50年以上的历史档案。国家档案馆分中央和省两个层次。中央级档案馆的名称是联合王国总档案馆,位于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海牙,负责保管中央政府机构和各部的档案。

苏格兰国家档案馆阅档大厅

荷兰分为11个省,各省会均设有一个国家档案馆。我们这次去的是格尔德兰省档案馆,在阿拉姆市。格尔德兰省档案馆主要保存省政府机构以及设在省内的中央机构的档案。这些档案包括:公爵、伯爵和主教的档案;修道院、城堡主、省长、县长和总督的档案;女王特使的档案;省议会、法院的档案;律师和公共官员的档案;私立机构和公司的档案;个人的档案,如洗礼、婚姻和死亡档案等。此外,还保存有17—18世纪的登记室文件、19世纪的家谱档案以及旧地图。格尔德兰省档案馆是一幢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馆长约翰娜介绍,档案馆原为一富人私宅,房屋的结构没有改变过,屋内陈设很多都是珍贵文物,就连墙上的画都是几百年前的真迹。格尔德兰省档案馆还把历任馆长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并镶嵌在墙上展示。他们认为档案馆是历史的守护者,更应该尊重和保护好自己的历史。

(二)档案馆开放性强,文化休闲功能突出

英国在档案公共休闲上独树一帜,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休闲场所一样,人们在闲来无事时,就会根据个人兴趣进去消遣。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开放程度很高,馆内的设施和布局也十分人性化:阅档大厅宽敞明亮,桌椅宽大舒适,电脑等设备齐全;馆内餐饮、商店等服务设施齐全。人们到档案馆可完全凭自己的兴趣,任意参观、阅览、购书和上网。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里,我们看到了与国内档案馆所不同的景象:孩子们或兴趣盎然地挑选着各式纪念品,或沉浸在网上虚拟档案展览中;年轻人悠然自得地喝着咖啡,浏览着网上政务信息或查阅档案;老人则漫不经心地翻阅报纸和老照片,享受着一分惬意。

(三)值得学习借鉴的亮点和创意

1.别具一格的底图档案保护。荷兰格尔德兰省底图档案的保护让我们耳目一新。同样是夹装图纸的透明塑料保护膜,但他们的塑料膜上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气孔。馆长约翰娜介绍说,这种带气孔的塑料膜有适度的透气性,更有利于档案在库房环境长期保存。

2.做工精良的档案装具。格尔德兰省档案馆的密集架钢材厚实,但设计精巧,摇动起来十分之轻便,看似简单的东西却蕴含着较高的技术含量。不锈钢底图柜的制作没有整齐划一,而是不拘一格,根据图纸大小量身定制,摆放得十分妥帖。

3.专心致志的老年档案志愿者。在英国,相比于图书馆等其它文化机构,档案部门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与社会机构的支持有很大关系,英国不少与档案相关的组织在推动志愿服务开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英国国家档案馆之友、英国文档协会和文化遗产彩票中心等。英国档案志愿者中女性数量相对较多,她们退休后开始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休闲娱乐,利用档案解决问题的难忘经历也是其成为档案志愿者的原因之一。英国志愿者参与档案工作的目的非常广泛,如“对历史感兴趣”“提升档案技能”“社交需求”以及“履行社区成员的义务”等。

在荷兰格尔德兰省档案馆,我们也看到了年迈的志愿者——一位老太太,在平心静气、动作娴熟地修复着档案。此情此景让我们颇有感触,国内的档案馆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老年人走进档案馆,了解丰富的馆藏,找寻属于他们的记忆,享受穿越时空的快乐。

4.富有创意的档案修复小设备。在格尔德兰省档案馆的档案保护技术室,有一个类似机器人手臂,前端呈喇叭状的简易设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好奇地围着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其功能,但谁也没有猜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是吸尘器,专门用来吸除档案灰尘的。这款可以控制风力大小、自由伸缩的设备挺实用也挺“萌”的。

5.令人敬畏的库房安检区。格尔德兰省档案馆设有库房安检区,面积近10平方米,四周墙壁为红色,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和其他安全监控设备,给人的感觉就是“库房重地,不得擅入”,是保证库房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

6.方便节能的声控感应灯。参观格尔德兰省档案馆让我们印象深刻,馆长约翰娜对馆藏如数家珍,绘声绘色的介绍中充满着热情。库房安装的是声控感应日光灯,她边走边不时地拍一下手掌,人走到哪里光明就带到哪里,既活跃了库房参观的气氛,又节能环保,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库房的光照时间,保护了档案。

与荷兰的格尔德兰省档案馆馆长约翰娜等合影留念

7.内容丰富的家庭档案。特莱克家族的家庭档案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内容非常丰富,门类也比较多,记录了各个时期的家族活动和成就。其中照片档案尤其多,我们看到的就有几大本,而且整理得规范有序。这个家族有着很强的档案意识,当我们将当年张謇给特莱克的聘书复制件赠送给其后人时,他们激动不已:原以为当年张謇只是口头上邀请特莱克到南通帮助水利建设,没想到还有正式的聘书。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份家庭档案新成员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珍贵。

(四)档案架起了友谊桥梁

格尔德兰省档案馆馆长约翰娜是一位充满活力的中年女性,对我们的到访给予了热情接待和认真的准备。格尔德兰省档案馆保存有一些荷兰与清朝政府在政治与经济方面往来的历史档案,在我们到来前,约翰娜就调出一些放在接待室(也就是她的办公室)。约翰娜介绍说她到过中国,也去过江苏,她的儿子就在江苏常熟工作,感受到中国发展很快,对中国的印象很好。她希望江苏省能与格尔德兰省加强联系与合作,互通有无,让沉睡的档案唤醒共同的记忆,加深彼此的了解,让友谊之花常开。有一个细节让我们很感动,为迎接我们的到访,约翰娜特意做了一个中文胸牌挂在胸前,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特莱克后裔对我们的这次到访十分重视,作了精心的安排。在阿姆斯特丹一下飞机,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特莱克侄女玛瑞娅丈夫简(JAN)约定会面的地点,开展第一场公务。见面地点是一个小港口边的咖啡屋。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的市长先生穿着隆重的礼服欢迎我们,并安排资深地方文化研究人员介绍当地的情况。当简(JAN)指着窗外海堤上的一尊雕像介绍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坐在这咖啡屋里能够看到海堤上的特莱克雕像。雕像是当地政府为特莱克树立的,象征着中荷友谊。

玛瑞娅的儿子伯尔尼也盛情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伯尔尼家住在风光旖旎的莱茵河畔,是一座石头砌成的老宅,坐落在大花园的一角。伯尔尼说他们家与中国很有缘,他的曾外祖父、外祖父都在中国工作过,他本人是航模设计工程师,也与中国有合作,经常到中国出差。伯尔尼还将我们带到卧室,从写字台的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的是一块怀表。伯尔尼说,特莱克去世时很年轻,只有29岁,没有成家,因此留下的东西很少,这块怀表是他的重要遗物,准备明年参加特莱克到南通100周年纪念活动时捐赠给南通市。我们的到来让他们一家非常高兴,简(JAN)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动情地说:“希望不要忘记特莱克,我们爱中国,希望荷中世代友好。”伯尔尼一家执意要留我们用晚餐。古朴客厅里丰盛的烛光晚餐,女主人围上云锦围巾时的灿烂笑容,忙得有点晕头的简(JAN)撞到门框时摸着脑袋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力量在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是档案人,我们要担负起文化和友谊使者的重任。

(五)拳拳报国心——华侨、留学生等给予热情支持

此次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得到了海外华人和中国留学生的热情相助。陈德樑先生祖籍广东,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华人市长,曾在2008—2009年间当选伦敦红桥区市长,相继当选伦敦红桥区区议员、内阁议员,现为大伦敦英女皇代表红桥区副官。陈德樑是本次考察英国国家档案馆的联系人。陈先生做事十分认真,为接待我们,之前可谓做足了功课,在他的帮助下我们了解了英国的档案管理体系、国家档案馆的基本馆藏情况,特别是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有关江苏的档案史料信息。陈先生叮嘱我们要多关注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因为上面会不时发布一些开放档案的信息。他表示会主动关注有关中国的一些档案资料,也将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开展海外档案征集工作。

格尔德兰省档案馆的老年志愿者

此次两国之行中,我们的司机、翻译都是中国人,有的还是在校的留学生。虽说如今国外到处都有中国人,但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们看到我们时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亲近之情,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加深了我们对英荷两国的了解,对我们“入乡随俗”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大量历史档案资料散存在境外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档案资料的征集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主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一些国际友好人士、华人华侨、留学生的关心和帮助,构建境外档案征集网络,拓展民间档案征集渠道,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

(六)发挥合力效应,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近些年来,境外档案征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省一些地方档案部门围绕当地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本地区历史,从馆藏实际出发,陆续开展了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这也为我们档案部门今后进一步开展境外档案征集工作积累了经验,探寻了路径。本次境外档案征集工作之所以成效显著,得益于“全省一盘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指导思想的落实。如对于特莱克档案的征集,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档案局馆三级联动,围绕征集主题深挖馆藏,互通有无,整合资源,并在南通市与特莱克家族建立联系的基础上,省档案局档案征集考察团与特莱克家族进行了多次沟通,建立了互信,为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省市县境外档案征集信息交互机制,及时互通情况,利用各自掌握的境外档案信息资源优势,开展线索协查,减少征集成本,提高境外档案征集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效,实现共享互赢,丰富“大档案”内涵,切实推进区域“大档案”格局的构建。

四、进一步加强海外档案征集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实现海外征集工作常态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档案工作源远流长。近代以来,我国有相当珍贵的档案被外国列强以不同方式掠取至国外,目前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存有中国文物、档案,流散在海外民间的可能更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一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开始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通过有关渠道赴英国、美国、俄罗斯收集流失的与中国有关的档案,山东省青岛市档案馆、威海市档案馆曾赴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征集历史档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江苏省海外征集档案工作刚刚起步,应借鉴他们的成果经验,制订海外征集历史档案相关制度,成立全省历史档案海外征集领导小组,使海外征集工作逐步走上有序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构建网络,调查摸底,有的放矢地开展海外征集工作。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际间交流变得更加快捷便利。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登录相关公共网站,以最低成本去发现散落在海外的中国历史档案线索,通过分析筛选,确定征集目标,而后有序推进。同时,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留学生、海外学者等有利资源,发现更多征集线索。中国海外华侨至少有3000万人,在外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也逐年增加,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同时对中国的文化比较了解,通过他们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当地有关江苏历史档案的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海外档案征集工作。

特莱克家族后人展示部分家庭档案

伯尔尼家500年老宅

(三)保障经费,多方支持,推动海外征集工作持续发展。海外征集历史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档案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档案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文化交流与合作使者的神圣使命。不同于一般的国内征集,海外征集工作从发现目标线索、信息分析筛选、海外沟通联络到实地考察征集,周期长,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其中海外实地征集环节尤为重要,需要与征集对象进行文化交流和情感互动,只有在相互信任建立友谊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开展海外档案征集活动需要经费的支撑和多方面的有力支持。海外征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为推进该项工作,一是建议申报海外历史档案征集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切实保障经费;二是争取外事工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海外征集工作的特殊性,适当延长活动时间,以期取得更好效果;三是加强与党史、方志、博物馆、高校等单位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史料信息,推动海外征集工作走向深入。

海外档案征集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档案部门的齐心努力下,在“大档案”理念的驱动下,江苏海外档案征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国家档案馆莱克尔德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周该有几个“无会日”?
COMPLEX INTERPOLATION OF NONCOMMUTATIVE HARDY SPACES ASSOCIATED WITH SEMIFINITE VON NEUMANN ALGEBRAS∗
法国国家档案馆和乔治亚·蓬皮社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尼泊尔:将国家档案馆建设成为研究机构
《云南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草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蒙古国国家档案馆藏迪鲁瓦呼图克图Jamsranjaw的几封信笺(英文)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