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帽菌落数监测的调查分析

2016-05-31张凤娃宋秀荣韩琳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院内感染细菌

张凤娃,宋秀荣,韩琳(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护士帽菌落数监测的调查分析

张凤娃,宋秀荣,韩琳*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为护士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消化科、呼吸科、产科病区21名护士的护士帽分别进行8次采样,前7次每个工作日连续采样,最后一次采样时间为第15个工作日。同时收集护士个人信息,包括头发长短、是否为护士长、每日手接触护士帽的次数、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次数及地点、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等。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采集样本168份,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最长为半年以上,最短为1周内;一天中护士帽跌落次数最多为3次,21顶护士帽在采样的8个工作日内共跌落17次,护士帽跌落发生率为10.12%;有18.45%的护士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普通住院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标准(≤10 CFU /cm2)。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偏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清洗后戴护士帽工作的日数为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与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无明显相关。结论护士帽在工作中会带来一些不便之处,还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清洁和消毒规范,应该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加强护士帽管理,杜绝院内感染。

关键词:护士帽;院内感染;细菌

近年来,研究者对工作服穿着过程中引起的感染关注程度逐渐提高[1~3],但是对护士帽的关注不够,管理也相对薄弱,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清洁和消毒规范。护士帽清洗不规范,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之一[4]。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许多人就对护士是否应该佩戴护士帽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所带来的弊端大于其象征意义[5]。我国也有研究显示,高达92.6%的护士认为应该取消在护理工作中佩戴护士帽的规定[6]。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帽的弊端主要有:在日常工作中既不能防止头屑污染无菌物品,也不能保护头发不被污染;不便于清洗;容易滑落;引起护士职业性脱发[6]。文献回顾发现,国外只有一篇研究[4]调查某医院血透室护士工作时护士帽的细菌污染情况,其研究结论不适用于医院普通病房,我国尚未发现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医院普通病房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为护士帽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对我院神经外科、消化科、呼吸科、产科病区21名不参加倒班护士的护士帽分别进行8次采样。从2014年12月2日开始,采样人员早上8点到病房进行微生物采样,前7次每个工作日连续采样,第8次于2014年12月22日早上8点进行采样,即收集从2014年12月1日起,21名护士戴护士帽连续工作7个工作日及第15个工作日护士帽的微生物感染数据。同时收集护士个人信息,包括头发长短、是否为护士长、每日手接触护士帽的次数、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次数及地点、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等。

1.2采样方法

采样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7]。于研究开始后1、2、3、4、5、6、7、15个工作日,分别取护士帽的全部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护士帽,转动棉拭子,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分,将其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内,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 ml接种平皿,将冷至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20 ml,放入37℃保温箱内培养48 h,观察结果,计算菌落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2.2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及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情况

调查对象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最长为半年以上,最短为1周内(见表2)。一天中护士帽跌落次数最多为3次,21顶护士帽在采样的8个工作日内共跌落17次,护士帽跌落发生率为10.12%(见表3)。

表2 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

表3 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情况

2.3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3.1护士帽细菌超标情况共采集样本168份,有18.45%的护士帽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住院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标准(≤10 CFU/cm2)[7],见表4。

表4 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

2.3.2护士帽细菌超标的影响因素以细菌是否超标为因变量,以科室、工作日数、头发长短、是否为护士长、帽子是否跌落、手接触护士帽次数为协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是否超标与工作日数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菌超标与工作日数的相关性,进行偏相关分析,即控制其他变量,探索细菌超标与一个变量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细菌超标与工作日数相关(见表5)。但是,工作日数与最近一次洗护士帽的时间也相关。因此,将最近洗护士帽时间分为一个月以内及一个月以上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P=0.03,因此,可以认为两组细菌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6)。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清洗后戴护士帽工作的日数是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与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无明显相关。

表5 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3 讨论

3.1护士帽的作用

早在19世纪70年代,护士就开始佩戴护士帽,当时佩戴护士帽主要是为了覆盖长发,避免污染。随着时代的发展,护士帽逐渐成为一种装饰和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国外研究者对护士是否应该佩戴护士帽提出质疑,认为它所带来的弊端大于其象征意义[5]。我国也有研究表明,71.3%的研究对象认为佩戴护士帽最重要的作用是职业象征[6]。然而,由于长久以来的传统、象征着圣洁、区别于其他职业等原因,国内外大多数医院仍保留护士佩戴护士帽的习惯。

表6 护士帽细菌是否超标与最近清洗时间的关系

3.2护士帽的弊端

有调查研究显示,护士帽的弊端主要有:清洗不方便,容易滑落及成为潜在污染源[6]。护士帽材质较硬,清洗后容易变色、变形,绝大多数医院既没有专门清洗护士帽的部门,也没有针对护士帽的清洁及消毒规范,造成护士不愿意清洗护士帽或清洗频率过低。本研究中,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最长为半年以上。另外,由于工作中护士帽与输液架等刮蹭、护士需要经常抬头或头发短、发量少难以固定护士帽等原因,护士帽容易滑脱。本研究显示,一天中护士帽跌落次数最多为3次,护士帽跌落发生率为10.12%。而大部分研究对象在护士帽滑落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戴上,不仅妨碍了护理工作,还增加了护士帽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本次研究发现,清洗后戴护士帽工作的日数是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佩戴护士帽工作时间越长,护士帽细菌超标率越高。护士每天接触不同的患者,如果护士帽染菌量超标,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3.3本研究的代表性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我院实际,选择神经外科、消化科、呼吸科、产科病区21名不参加倒班护士为研究对象。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护理操作项目多;呼吸科患者疾病特殊,且常伴有咳嗽、咳痰症状,空气中细菌浓度相对较高;产科有新生儿特殊群体;消化科代表普通病区,因此,选取的4个科室可以代表全院普通病房的情况。另外,从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来看,本研究能够代表我院护士的整体状况。选取不参加倒班护士进行采样,加之感染科专业人员每天定时采样,保证了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前告诉调查对象护士帽细菌是否超标与护士个人及科室没任何利益冲突,且未提前对护士帽消毒,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研究更能反映临床真实情况。

3.4建议

护士帽的主要作用是职业象征,而且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建议:(1)借鉴国内外医院护理人员脱帽上岗的成功经验,取消护士帽。为了方便工作,可以在护士服领口或其他恰当位置对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加以区别。取消护士帽后对护士的形象要求更加严格,护理部可以通过加强护士礼仪培训、制定护士形象及着装规范、改善护士服务态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等措施,督促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佩戴护士帽,建议制定护士帽清洁及消毒规范,最好在医院洗涤中心进行定期统一清洗及消毒。

4 结论

护士帽由于清洗不便及容易滑落,给日常护理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另外,随着配戴时间的增加,护士帽细菌超标的可能性增加,会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清洁和消毒规范,加强护士帽管理,杜绝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刘淑琼,林丽勤,卢海景,等.护士不同着装菌落数监测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121-122.

[2]毛选教,陈鲜琳,施正夏,等.医务人员工作服病原菌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79-3581.

[3]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43-44.

[4]Shintani H,Hayashi F,Sakakibara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nurse's caps and their period of use in terms of microorganism numbers[J].Biocontrol Sci,2006,11(1):11-16.

[5]Houweling L. Image,Function,and style:A history of the nursing uniform.[J].Am J Nurs,2004,104(4):40-48.

[6]王军,庄菲斐,刘溢思,等.护士对佩戴燕尾帽的态度与燕尾帽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71-7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GB 15982-2012.

(*通讯作者:韩琳)■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125-03

猜你喜欢

院内感染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细菌怪来了
细菌大作战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