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究

2016-05-30李道刚王敏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李道刚+王敏

摘 要: 群众路线是我国执政党的基本路线,对我国党政建设及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法论,从群众路线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中国梦崇高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本文从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者的有效统一入手,并着重围绕这一理论渗透的有效方法及策略展开阐述。

关键词: 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是推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行的实践理论,从群众路线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探索和探究,实质上是根据当前的发展势,将二者有机统一,发挥两大实践理论的最大效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释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要求。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实际,从少数人了解到大多数人理解并掌握的趋势,成为群众同心协力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及中国梦实现的利器。在这样环境和前提下,群众路线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具备了以下三种“统一特性”,即马克思主义中认识论与群众路线本质的统一,当前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公民信仰的统一,以及中国特色化实践与大众化理论的统一,下面逐一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认识论的内容看,主要指出了认识来源于实践,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反应这一要义和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过程中,人民群众就是所谓“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需要我们发挥“能动”作用的“客体”。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群众负面的能动作用,而将积极、正面的群众力量发挥出来。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同时是命门之一。

(二)主流意识形态和民众信仰的统一

从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看,虽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其他领域或国家的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和渗透到我国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对我国部分民众的信仰或价值倾向进行侵蚀。因此,在面临这一严峻形势的前提下,将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特色更鲜明,更适用,而且可以对我国当前面临的主流意识形态侵扰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群众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和帮助民众接受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并积极投身于特色事业建设过程。

(三)中国化、大众化的有效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大的方法论,适用于多种国情;群众路线是经过数不胜数革命实践得出的中国特色发展方法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从群众路线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是将中国化与大众化进行了统一。同时,这一发展也揭示一个本质的发展问题,即马克思主义要想在当前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生根发芽,被人民群众熟知,就必然面临大众化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抽象到具体,由方法论到特色实践指导。

二、群众路线基础上如何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群众路线之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含义有了大致认识与了解。从内在含义三个统一看,群众路线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民众意识形态的有效措施,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事业完成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这一套指导理论的群众基础看,随着互联网等信息端口的丰富,民众的意识和价值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和影响因素日益增多,基于这一前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大民众基础宣传力度

从群众路线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最终目的在于将这样一套理论融入群众基础中,让群众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一核心方法论,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但是就目前群众路线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推广和普及来说,依然停留在很空泛的状态,即与民众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基于这一情况,建议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将“群众路线”的理论贯彻下去,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这一理论,比如许多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栏目等;在基层工作中,建议采用“责任制”的方式贯彻落实宣传及普及工作,通过基层单位分解目标,结合区域民众特点进行宣传。

(二)正面事例的有效扩散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所有信息在互联网面前都无所遁形。针对这样一种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更快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正面事例的宣传和推广(负面事例也可进行负面教育,最终引导至正面),通过一些民众关注度高的窗口,让群众感知到自身的力量及群众路线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从群众路线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一种更为贴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理论方法,无论是特殊革命时期,还是当前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群众路线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道路上的又一进步和前行,是中国梦宏伟蓝图之下又一助推利器。只是基于当前环境,要想充分发挥这一利器的作用,还应对基层宣传及信息传递引起充分重视,争取做到利用一切渠道落实“宣传靠群众,过程利民众”的路线,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狄国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群众路线[J].宁夏党校学报,2010,01:5-7.

[2]谭必翰,刘胜.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7-20.

[3]邹燕矫.从群众路线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03:71-74.

[4]封蒙艳.论毛泽东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9-41.

[5]任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路线的当代阐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03:5-12.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