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016-05-30柳宓陈小莉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记忆内容

柳宓+陈小莉

摘要:生物化学具有概念多、分子结构式多、反应式多、物质名称多及反应途径多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意志,系统地记忆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记忆技巧,即理解记忆、兴趣记忆、口诀记忆、归纳记忆、协同记忆,最后指出形式多样的评价反馈也是提升学生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 记忆能力

刚接触生物化学这门课时,学生就感到内容复杂,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学。因此,在传授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必须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一、目标教学法与记忆目标的关系

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是目标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把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上新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围绕课时教学目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教学;下课后,教师要及时评价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理想,那么教师就要调整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良好,那么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

目标教学法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记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意识记忆,以高度的热情、顽强的意志,自觉地、用心地、系统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有明确目标的记忆,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建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巩固,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比无意识记忆效果好,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二、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记忆方法

如何使学生理解并牢记讲授的知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时计划讲授教学内容,把课时授课内容分解为掌握、熟悉和了解部分,然后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教会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以下是笔者教给学生的几种记忆技巧:

1.理解记忆

生物化学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课堂讲授的精讲内容。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概念讲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实质,抓住其内部联系,以产生理解记忆。

如在教学“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这个概念时,教师仅讲解字面意思,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笔者按照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地讲述:①“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②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两者的结构相似;③“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④“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然后,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准确地抓住了“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掌握了“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这一概念的中心内容。最后,笔者列举出“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氨酶的竞争性抑制”的例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兴趣记忆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生发展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所学知识和记忆的内容感兴趣时,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在生物化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生动举例和形象比喻,把错综复杂、难以描述的内容转变成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表现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中呼吸链的组成及传递氢与电子过程”是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难点,教师只单纯地讲授呼吸链,教学必定枯燥无味。笔者把呼吸链传递氢与电子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田径运动会上的接力赛,学生们听着兴致勃勃,发言踊跃:“氢是接力棒,氧是终点,运动员就是传递氢和电子体。”接下来,笔者再介绍“运动员”的名称、特征及传递顺序,学生以浓厚的兴趣为基础,展开了积极思考、主动记忆,使所学知识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口诀记忆

生物化学中有些易理解、难记忆的内容,如果学生仅凭机械记忆的方法,所学知识在脑海中保存的时间不长,而编成押韵的口诀就容易记忆了,学生顺口成诵,记得又快又牢固。如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记住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学生读几遍,只能记住少量几种,于是笔者把它编成口诀:“赖、色、苯丙、蛋,苏、亮、异亮、缬。”既押韵,又朗朗上口,在课堂上带读几遍,学生即可熟记。又如临床输钾原则,教师可编成“见尿补钾,慢速滴注”的口诀,要求学生牢记。

4.归纳记忆

在生物化学知识中,物质代谢反应途径多,每一条反应途径又包括许多步骤,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一遍,印象并不深刻。在讲解完一条反应途径后,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课堂小结上,归纳反应途径中的条件、重要的底物、酶等内容,帮助学生重点记忆反应途径的轮廓。

如在小结“三羧酸循环”时,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①反应部位;②几次脱氢、几次脱羧;③一次循环消耗什么,产能多少;④限速酶,使学生从反应式堆里钻出来,把复杂难记的内容提纲挈领,梳理成章,大大增强了记忆效果和质量。

5.协同记忆

实践证明:多感官记忆要比单感官记忆效率高得多。为了形成牢固的记忆,学生要动员眼、耳、口、鼻和手等多种器官,使大脑皮层接受刺激后兴奋起来,建立多方面的信息联系,在大脑形成深深的痕迹,记忆就牢固了。因此,教师要强调协同记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教会学生正确记笔记的方法。除了听懂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记录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在复习时,学生也要动笔写反应式,归纳相关内容,逐步掌握协同记忆法,对于学生学好生物化学课大有帮助。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反馈,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便于教师判断课时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找出薄弱环节,立即补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相应的评价手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如生物化学课中有一些必须记住的概念,教师可以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回答,也可以在后续章节讲述与本概念相关的知识时,再次提问学生,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又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产生回忆、再现,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印象更深刻;又如在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时,如“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种胆色素的区别”“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比较”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列表对照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学生一致反映,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内容一目了然,能快速找到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便于记忆。

不定期的课堂小测验,是教学反馈信息的必要手段。在课堂教学测评中,笔者一改单纯的笔试形式,创新了课堂测验方式。如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抢答竞赛、必答竞赛,或者让学生上台写出试题答案,台下同学充当“判官”,发现答案有错误,及时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测试评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生物化学课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是教师逐步探索的课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因材施教,选用适宜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实践和创新,积累增强学习记忆的教学经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模式,以尽快适应生物化学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车振明,李明元,李玉锋.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高芳,张雪莲.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J].中国医药指南,2011,(23).

[3]尹龙飞,付永前,徐慧君,柯世省.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3).

[4]戴玉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广州化工,2009,(6).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学校遗传生化教研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记忆内容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