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书法艺术构建城市社区的可行性
2016-05-30陆连国孙诗阳
陆连国 孙诗阳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问题日益膨胀。地域性的文化缺失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并逐渐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书法艺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且涉及面较广,丰富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并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资源的重组、分配。本文尝试运用书法艺术,分析其对城市社区构建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探索其在构建城市社区中得以使用的可行性,从而构建具有多元、弹性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书法艺术;构建城市社区;可行性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艺术形式,尤为适宜在当今窘迫的局势下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城市中如果可以以社区作为城市的单元,将静谧的书法艺术自然的带入到人们紧张的城市生活中,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们在工作中的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的城市文化生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使人们在动静结合中找寻新的在工作和文化生活上的平衡。
1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了解中国书法历史的发展,继承优秀传统,发展现代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书法从最初的产生到发展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然而,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书法艺术悄无声息的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地转为陈列墙上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当书法艺术不断被社会边缘化,不断离开日常书写而成为一种制作时,就很难再发展,更别提继承了。不论在任何特殊的年代,书法艺术还是有可能寻到与文化、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这关乎人们对情感的表达,关乎生活的品质,关乎中华民族的责任与自信的树立。
1.1书法艺术对于情感的表达
早在没有工业的时代,人们习惯用纸笔手写来记录生活、功绩赏罚,抑或是朋友、恋人间相互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书法同音乐一样,本身是一门抽象艺术,依靠其本身的力量打动人心。康定斯基曾说过,艺术家必须锻炼的不仅是他的眼睛,还有灵魂。书法的动人之处在于其创作的真实性,基于强烈的生活感受作为出发点,符合人们正常生活的情感需要。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修养以及生活经历的差异,对美的感受也是各有不同。我们的生活中,任何情绪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有起点,有高潮,有尾声,虽然心境的变化不同,却真实地契合真实的生活体验。与书法作品相同,线条的律动、笔锋的转动也能完整地体现出人们所具有的强劲有力、松弛自如等不同的情绪。书法是人追求真、善、美等精神的表现,是人的精神创造。书法的精神文化融入了书法家丰富的情感,这也是由人的精神追求决定的。
1.2书法艺术对于空间的控制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对线条的运动及其复杂性必须对照所存在的空间中来阐述。一方面,书法的作品创作于二维空间,即在一个平面中去研究书法所具备的特质;另一方面,经过时间的洗礼,书法的艺术在后人不断研究、推敲与创作中,逐渐地体现出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二维空间的字,每个都占据着空间不同的位置,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音、形,分别作为整体中的一个独立的单位。单位与单位的疏密、规整、凌乱排列之间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在有限的空间中更易于识别自我的养成。
时间迁移给书法艺术所带来的改变更具性格,更加顽强,也更具有说服力。时间与空间的碰撞使单位与单位之间彼此消除了作为个体的封闭性,具有更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城市中的社区就如书法作品中的独立单位,只有相互碰撞才能产生活力。杂乱无序的单位构成只会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肿瘤组织,只能阻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以书法艺术的发展作为战略的城市社区建设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对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会使城市社区具有更多文化、民族的包容性。
2书法艺术构建城市社区的可能性
2.1增强自我意识的城市社区
北京、上海这种城市的地景永远是变动不息的,在城市中除了一部分本地人,外来务工人口、外籍居住者的涌入也会促进一片社会蓬勃的景象。在古老的城市躯体上,狭小的胡同、巷弄逐渐消失,大型的高楼建筑综合体、高架桥、主题公园等逐渐兴起。城市的密度越来越高,街道越来越堵,城市中可以开放的、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
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寻找城市的零碎的空间,再将他们重新拼凑组合以寻求生活的乐趣,如马路的分隔道、高架桥下面的空地。这些零碎空间会成为广场舞军团或是其他人员的新大陆。然而这些零碎空间隐藏着不少的安全隐患。同样会让人产生一种被迫流浪的感觉,同时缺乏社会安全感。
社会不断城市化,人们应该逐渐反思“城市”的真正含义。除了对功能主义城市的批判,人们更要关注自身以及后代的生活环境品质。尽管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发展为人们充分认识城市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手段。在这个反复认识过程中,书法艺术又有了新的社会责任。书法艺术原本就不应该是人们常常认为的可以悬挂起来的一幅幅的艺术作品,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荣誉与自尊,理应成为人们存在所属社会关系中情感寄托的一种表达或是回馈的方式。
2.2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社区
世界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都在更新变化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在这个数据与信息齐飞的时代,城市的改变蕴含了更多的可能。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资源数据库。
首先,书法艺术具有的独特的创造性。如果可以把对书法艺术的感悟融入人们对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去,将书法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加以运用就能够对城市社区的良性发展产生更多的积极的作用。书法由不同的结构、章法等构成,在其创造的过程形成丰富的结构形态,表达出风格特异的艺术情感。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到:“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整体的力量远过于局部之和,形成相互间具有弹性的并且能够相互制约的整体。这样形成的城市社区才符合多变的社会情境,也更便于对城市多样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
其次,从书法的发展角度来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过程。书法艺术从简单的对物象概括、塑造,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对理性、秩序、自由的追求,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符合城市的发展轨迹,从城市的起源,到发展,再到没落,直到城市的再生就是一个平衡的循环。其需要具有灵活多样的包容性,城市才能得到好的调节,更能够应对不同时代背景而产生的挑战。
城市社区如城市中的一个构成单元,可以成为具有传统文化且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种子结构。将城市中的没落的老街、巷弄、社区转变成艺术展场,营造更多健康的艺术氛围,鼓励人们回归传统艺术文化,提升自我认识,培养艺术气质,减少不和谐的社会复杂关系。
将书法艺术运用到构建城市社区上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有一定可行的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能够积极地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