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6-05-30杨伟昊史明

艺术科技 2016年1期

杨伟昊 史明

摘要:文章对江南传统临水民居的单体平面布局进行分--类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平面布局具有等级制、实用性、商业性、灵巧多变的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平面布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江南传统民居;临水民居;平面布局

水网密集、经济发达的江南水乡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枕河而居的江南传统临水民居。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大体上均为狭长型的前街后河的布局模式,但因受河路距离、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大小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下几类临水平面布局方式:

1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类型

(1)以居住为主的住宅式布局。当江南传统临水民居仅作为居住功能时,这类面街背河的布局为住户带来了水陆交通的便利。临街道为建筑正门,建筑前部为起居功能,中部房间为卧室,后部为厨房或仓库。临水面多开后门,设置石板踏步或水埠头通向水面,以便日常生活和交易使用。小户人家、无条件设码头者,仅向河道开后门,用石板作为挑台,十分实用和便利。常见的面街背河的住宅式布局,面阔二至三开间,进深一般小于三进。其平面中呈现出明显的秩序感。平面空间序列为:街道一门屋一正厅一堂屋一(起居)一厨房(杂务)一河道,以正厅为中心,结合庭院、天井、厢房等,总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分区明确。经济实用是这类布局的特点,空间利用率高,多被一般住户所采用。

(2)前店后宅的店宅式布局。在市镇尤其是商业街市中,面街背河的临水民居会利用其地理优势在沿街处开设店铺,形成了以商住合一为特点的前店后宅式布局。此布局在平面关系上与住宅式大致相当,一般两至三进,建筑前部为店面,后部是居住用房或作坊,临水处设水码头运送货物。其间为天井、厢房等,通过店面的正中或一侧开通道以联系前后。平面空间序列为:街道一店铺一正厅一堂屋—后房一河道。在平面空间关系上店铺占主导地位,店铺面向街市,交通便利,空间开放,堂屋则是居住生活的中心。

(3)下店上宅的店宅式布局。若在原始地形上,河道与街道之间的距离较短,住宅进深仅能安排一进,则将居住功能置于二层,底层为店铺,店宅式演变成下店上宅式布局,中央通过楼梯间连接上下两层。底层平面空间序列为街道一店铺—仓库,厨房—河道,二层为居住。此类布局占地小,平面布局以紧凑为特点,流線简单,分区明确,底层的店铺成为生活的重心。

(4)等级森严的大型宅院式布局。大型宅院式布局的特点在于占地面积广阔、等级分明、序列明细、流线复杂。相对于前三者,大型宅院式因规模大,一般采取建筑前临河道,背靠街道的模式。在河岸边常设船厅,大户人家往往在门屋之前隔着沿河街市于河岸边设置船厅,或用过街楼的方式直接将门厅与船厅连接在一起建造,街从中穿过,形成“河一房一房”的沿河空间。船厅是大户人家炫耀其地位的象征,是大宅沿河的第一进房屋,并将河埠头作为住宅的重要部分开始组织平面,将其作为中轴线的起始组织平面。平面空间序列为:河道一船厅一门厅一茶厅一正厅一大堂楼一小堂楼一后房。正厅为整个住宅的核心,空间等级最高,其空间在整体中最为高阔。平面中轴线上是住宅的主体,是提供公共活动、商业、主人休息的空间,两侧厢房的等级明显低于中间,为辅助用房和次卧,相对私密。

2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特征

将以上四类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布局类型分析与理解,并将其与其他地区临水民居相比较,在平面布局上体现出以下几点特征:

(1)等级分明的平面布局。“等级分明”是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处理上的特点之一。在平面布局中内部各功能块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区分,一般是以住宅中心的正厅等级最高,向两边递减。然而,对于不同规模的民居,受等级制度的限制程度不一,因而呈现出各异的临水平面布局方式。比较以上四类布局方式,平面布局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的程度:大宅>普通住宅>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大宅院受等级制度的影响最重,平面布局等级森严,遵循等级分明的营造手法营建。而下店上宅受等级制度的影响最小,平面布局最为实用和从简。

(2)追求实用性的平面布局。除受等级观念限制最重的大宅之外,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具有进深长、占地少,布局紧凑的特点。因用地有限则追求使用功能,所以体现出讲求实用性的特点。例如,在建筑后部开门以求取水便利和交通出入方便。厨房和杂物间临河布置,有利于排烟清洗以及货物运输。平面布局还体现了房间使用率越高,离水域越远的分布特点。厨房和杂物房使用率较低,便位于相对潮湿的临河处,而卧室和店铺的使用率较高,则与河道保持一定距离。

(3)灵活巧妙的平面布局。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置灵活多变,在小型民居中,为了与弯曲的河道适应,则根据临水面积、使用功能等,在平面基础上有所调整和灵活变化,形成了曲折多变,饶有特色的空间。而对于中大型临水民居,为了灵活地处理建筑与河道的关系,江南地区特色的合院式布局便体现出其优势。合院实际上是一种可以纵横拼凑的标准单元,组合多样,可以使用于不同形状的基地,便于分期扩建、接建。无论扩展到何种程度,都保持着其整体的完整性。

(4)商住合一的平面布局。不同于其他地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临水民居,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特征。在店宅式布局中,建筑临街处为店铺,临河处进行物品交易。临街空间较为公共开发,促进了沿街店面的发展,或建筑首层均为店铺,可临河就餐。

3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1)日常生活的需求。江南民众常依据使用习惯来对功能进行排布,实用功能对平面布局起主导作用。建筑前门临街后门临河的布局有利于居民的成产生活。自古人类临水而居,均是因靠水能够便于采集生活及生产用水,江南民众不外乎如此,为了利用临河道之便利,取水、洗涤、交通出行的方便,常在临河民居的后部开设后门,后门的位置及临河房间功能都根据居民的日常生活而调整。

(2)公共交易活动的驱使。江南地区自古经济发达,水网密集,促使各地货物均交汇于市镇中进行商业贸易。水乡古镇中商贾云集,人流量大,逐渐形成商业圈。随着日常生活交易的产生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人们汇集于主要街道上进行采购与贸易,沿街住户便在住宅前部或首层经营生意满足生计需要,因此在街道一侧或两侧衍生出了商住合一的平面布局。同时,因船运的发达,许多商贩会驾船于河道上叫卖,建筑后部开门可触发在河道上的物资交易活动。

(3)江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江南地区在建造住宅时有“明灶暗室”的说法,指的是在江南地区居住文化中有着“以暗为安,暗能藏财”的习俗。所以,在平面布局上,卧房往往位于中部,昏暗的房间能够带给住户安全感,有利于保存财产,做到富不露财。另外,还有“亮灶发禄”之说,灶间多设置在靠河边,室内亮堂,有利于农时早起做饭烧菜、节约灯油。一些风俗习惯也对建筑平面布局产生影响,如夜里人们使用坐式马桶作为便器,可方便在水边清理处理,马桶没有固定的安放位置,故不需要在房屋中另设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