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国画中的创作情怀

2016-05-30宋陆京

艺术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个性国画

宋陆京

摘要:国画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积累和表达的过程。在继承国画传统和创新作品的过程中,画家要立足于生活实践,以树立中国画的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要求,实现国画作品的和谐统一。本文针对国画中的创作情怀进行探究,立足实际,供行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国画;创作情怀;发展途径;个性

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由于艺术的创造之美有别于大自然的现成之美,它是隐匿潜藏的,要靠画家深入生活,用虔诚的心与明澈的慧眼去发现,去升华。“天人合一”一直是古今历代文人画士追求的创作美学,但是,这样的创作概念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国画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积累和表达的过程,在继承国画传统和创新作品的过程中,画家一定要具有个性化、思维化的创作情怀。探寻心性和自然产生呼应和共鸣,达到相互激发的过程,它不限于景物本身固有的形神关系。这就是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在此外求得精神才更妙。

1国画中的创作情怀的内涵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体系的重要代表,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国画作品中,渗透着无数创作者的思想内涵。关于中国画在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创作情怀,已经吸引了很多人关注,一幅中国画的好坏,不只是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含量所透出的思想。如果只比技巧,你有我也有,关键在于独特发现,才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特”。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搞艺术也不像农民锄地,不是苦力,农民锄地,锄上一百年也锄不出一个艺术家。画家首先应该是哲人,思想家,有感而发才能通达,境界才会至高至洁。有了境界的丰富性,才有艺术精神的生动性和历史性。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才可以画哪哪有,随心所欲地传达一种“接地气”的形式美感。

从根本上说,国画创作伴随着人类绘画艺术的始终,“意境”和“人文素养”的综合表达十分重要。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中国画的创作情怀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上。例如,在古代国画创作中,文人雅士多数追求的是“静”与“雅”,以此来达到画面中蕴含的创作内涵。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石涛所谓的一画之法,就是不择手段地创造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画法,他的感受不同于前人笔底的图画,他的画法也就不同于前人的成法与程式,‘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面目,他点出了艺术创造的真谛。”在这样的创作思维中,这是我们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的绘画实践中,画家通过客观和实践的社会形象创作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的作品,用笔墨和情感赋予国画作品以新的灵气和魅力。

2国画中的创作情怀的具体表现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创作情怀代表着画家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品位,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立足生活实际,表达心中思想

俗话说,“画如其人”,我们不难发现,艺术作品里面还有一个作品,那就是人。“人”首先就是具备艺术性的一本书,作品就是他的故事,人和作品一定是配套的。作品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中国画真正意义的体现也就是作品里儒、释、道三家精神的体现。画家和画匠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思想,见识不同,学问不同,经历不同,作品的格调也会不同,所谓差之一毫,失之千里,也成为中国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画家,我的理解,只有两件事是重要的,一是要有丰富而深刻的灵魂生活,二是为这灵魂生活寻找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国画创作表现了画家自身的环境和心态,同时也解释了国画创作情怀的重要手段——立足生活。唐代绘画大师张燥曾经这样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国画创作要从生活中挖掘绘画艺术,表现内心的新思想,才能积淀与之相关的创作情怀。正如他所说,无数国画大师都在带着这样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国画创作。

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女画家周思聪创作了一幅以描写矿工命运为思想主题的绘画作品,叫做《矿工图》。这幅画用色沉郁,画面中,满脸泥污的矿工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刺激和视觉冲击力。周思聪之所以能画出这样优秀的画作,就是因为作者深入到了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创作的灵感采集和整理绘制阶段,周思聪和工人同吃、同住在一起,她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到了资产阶级对矿工的剥削和压迫。这样血淋漓的现实让她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触动,继而激发了她用画笔记录下来的决心和勇气。试想一下,如果周思聪是一个整日灯红酒绿的官家小姐,就算她有再高的绘画技能,没有了解矿工的实际情况,没有心中真实的所思所想,是不能完成这样震撼人心的创作的。

2.2展示画家个性,融入现代理念

和古代画家“寄情山水”不同的是,现代国画画家们有了更加广阔的取材渠道和更加自由的绘画空间。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四通马达的交通道路、全球化的旅游观景让现代国画的创作更加随性和自由。绘画的风格不是锁定某种形式,对于一切艺术来说,形式无疑是重要的,但内在的需要比形式更重要,内在究竟指什么,似乎不易说清,但肯定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按我的理解,应该是灵魂中发生的事情,是经过笔墨对世界一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但是,中国画的创作基础仍然存在于传统理念中,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既不受机械的概念约束,也不受缥缈的时间阻碍,都是画家个人思想、性格的充分表达。清代画家虚谷曾言:“石即是云也,云即是雨也。”也就是说,中国画是感性和理性结合的产物,要想让自己的画作得到人们的认可,画家首先要在创作中融入感性和理性的双向发展,在相互的发展中建立作品的冲击力。

同时,在现代作品的发展中,过去小农经济、封建时期的中国国画反映的是现代的社会风貌。而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反映着现代的发展观念。在传统的中国画中,画家的创作情怀要建立在一定的突破和更新上。例如,传统国画画家中认为过夜的墨不能用,而到了画家黄宾虹这里,创造了宿墨画。现代国画不一定要画山水和亭子,而是要转换思路,实现现代国画发展的新观念。

客观上讲,国画创作应该打开全面的触觉、味觉和视觉,为了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国画画家首先要建立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對自身有更加细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让自己的创作画面进行新、美、奇的融会贯通。

2.3集中各家所长,营造形式意境

中国画的创作不同于西式油画的浓墨重彩,它提倡的是表现画家的审美意境。作为一名国画工作者,学习古画并不是摹仿古画,两者截然不同,会学的人只会学个“不三不四”取法乎上而得乎其中;不会学的人,一味摹仿古画,画得一样又有何用?画家不能单独观摩和研习某一家的作品,而是要学习各家各派的创作技巧和画面意境。经过了一定的情感积累后,博每家之所长,探究国画中笔墨学习的创新型。

国画家的创作意识十分重要,但是一定要在建立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同于传统画法的另一种新鲜。创作情怀的实现需要国画家熟知国画过程中的规范性,像国画大师徐悲鸿式创新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不能像蹒跚孩童一样,还没有站稳就想多跑两步。在国画笔墨的运用上,国畫家为了达到妙笔生花,必须要多看、多想、多联系,这样才能形成国画创作的“功力”。针对国画的创作情怀,大师级人物潘天寿也曾说过:“天资、功力、学养、品者四者兼备,缺一不可,不分高低先后。”也就是说,国画创作的根基要扎实,创作的每一笔都存在着较深的功力,光靠一段时间的强化,没有日积月累的练习是不能达到国画的最高意境的。

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国画的意境感都是最为动人的。纵观当下国画创作中的佼佼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既是对古典国画的保守传承,也是对现代审美的直接反映。他们在画面的创作中既按照古人的要求进行严格的笔墨练习,又在创作上面积极把握自由、个性的发展方向,做到心中有主张、画面有意境、作品有风貌。这也告诉我们,画面的创作情怀要建立在一个辩证的发展立场上。

例如,古代有俗语讲,“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古代书生多善绘画,但平生不得志,只能在画面中表现空灵、孤单的绘画意境。画家必须是“一根筋”,也需要“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看白石老先生的书法跟古人比都是“斜”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斜了一辈子,反而成了风格。有时画画的状态比作品更重要,因为状态就是艺术家的生命态度,这种生命态度比需求的作品本身显得更真诚。而现代社会下,文化经济大为繁荣,画家与古人人世的情况不同,不必刻意地效仿他们,而是要在绘画创作中抓牢时代的发展脉搏,创作出现代国画的新意境和新发展,并且在创作中始终贯穿意境的观念,承前启后,表现出新的国画艺术美感。

3总结

创作情怀的积累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个画家都应该有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独树一帜和别出心裁。在国画画家发挥各自才能的过程中,只有拿出最高超的创作水平,才能使自己的国画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而在中国画的传承中,创作初级阶段都是画家采取临摹复制的方式,这样的临摹方式只能适用于短期方面,长期依赖于此,会导致画家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不断提升中国画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情怀,画家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调整绘画技法和创作情感,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情怀和发展方向,用笔墨渲染最美的艺术线条,用情感灌输画面意境,最终达到国画创作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个性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国画欣赏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