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谣言防治
2016-05-30江新辉
江新辉
【内容提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随着微博影响力的式微,微信因其庞大的用户基数、立体多元的传播渠道,以及可测量性和可控性弱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谣言的“主战场”,其危害性也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分析微信谣言的特征、危害和管理,希望能为遏制微信谣言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微信 谣言 特征 危害 管理
新年伊始,就在微信朋友圈被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之时,突然有消息称该应用链接会盗取微信号和支付宝号。此消息一经出现,便迅速传播,短时间内就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事后微信官方证实,仅一天时间,有超过百万的用户提现或者取消银行卡和微信的关联,连被微信“封杀”的支付宝也无辜“躺枪”。
按理说,在造谣与辟谣“互动”频繁的今天,一则如此拙劣的盗号谣言,不至于引发这样大的一场风波,但偏偏事与愿违。由此可见,微信谣言已经不得不治,但要治,先得知己知彼。
一、微信谣言的特征
微信谣言指的是利用微信这一网络平台传播,发布缺乏真实依据以欺骗用户的信息。简析微信谣言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内容上分析
2015年6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第六次新媒体蓝皮书。该蓝皮书的分报告《微信公号“谣言”传播研究报告》对2014年11月3日至2015年2月28日微信中被多人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625篇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七类主题的“谣言”数量最多:食品安全(284篇)、人身安全(278篇)、疾病相关(259篇)、健康养生(179篇)、防骗(133篇)、金钱(60篇)、亲子(52篇)。
从上述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微信谣言内容多样,但其中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相关类主题的“谣言”文章占了大部分。在所有微信谣言中,尤以生活科普类谣言为盛,类似“晚上吃姜等于服毒”“喝豆浆致癌”等谣言层出不穷,这些谣言往往披着科学外衣,通过断章取义、偷梁换柱来混淆视听,因为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会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很容易造成社会恐慌。
2.从传播渠道和方式上分析
微信是基于现实世界私人关系的一种社交工具,一则微信谣言的传播通常是这样的:谣言在制造出来之后,经由第一个用户在朋友圈中转发,随后这个用户的所有朋友都能看到,然后他们再次转发。由此,谣言如同细胞一样开始裂变,形成几何效应,传播广度无限拓展。
据微信安全团队透露,微信每天收到用户发起的谣言举报有3万次,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210万次,但这种拦截一般限于朋友圈里分享的半公开帖子,而不是用户之间互发的即时信息。
从传播学讲,社交媒体越封闭、越私人,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就越强,而谣言的辟谣和澄清就越艰难、越费力。更可怕的是,这种基于私人关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其封闭性和私密化更强,会大幅度限制和消解辟谣的影响力和信息更新速度,使谣言的自我净化能力大大减弱,由此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
3.从动机上分析
微信诞生后,一些“聪明人”看到了微信背后的商机或其他可以利用的价值后,微信在某些受众的手中就变成了功利的工具。越来越多的谣言事件背后都有所谓“公众号”炮制的烙印,如2015年5月的“肯德基6翅8腿鸡”事件,以及不久前的在“人贩子当街抢孩子”的谣言中,也大量充斥着公众号的“魅影”。
事实上,大多数谣言都指向两个东西——点击量和关注度。以“我和微信的故事”为例,这则谣言最终获得了庞大到无法计数的点击量和转发量,而这,正是大多数微信谣言的直接目的。有业内人士透露了微信广告推送的“潜规则”:一个4万粉丝的公号,接一个头条图文的广告收费标准是800元,15万粉丝的号收费2250元,13万粉丝的号收费1950元……可见,谣言与广告之间,已然建立了目标与手段的因果关联,利益已经成为其内在驱动。
如果单从谣言的动机上分析,发现微信谣言与娱乐圈的炒作非常相似,其原因一般有三种:第一种谣言一般集中在生活科普类,目的也只是单纯地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第二种则是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通过抹黑对方进而减少其产品的点击量和关注度;第三种则借助造谣进行营销炒作,通过制造事件来进行商业营销,等点击量和关注度收入囊中时,再通过辟谣来挽回名声。当然,最后一种的数量很少,因为中间大量的不可控因素,随时可能“玩火自焚”。
二、微信谣言的危害
“我与微信的故事”事件,谣言出现后,因为与自身的财产相关,立刻引发用户恐慌,很多用户开始提现、解绑自己的银行卡,这些用户的行为又会影响更多的人,并由此引发蝴蝶效应,产生了“百万级”用户的提现、解绑。很难想象,如果相关方面没有及时“紧急辟谣”,任由此事发酵,会给相关企业甚至互联网金融造成怎样的震荡。
在微信谣言中受伤的,远不只一个腾讯或者支付宝。2015年6月前后,肯德基曾起诉10个微信公众号,原因是这些公众号传播了“怪鸡”谣言,导致其相关产品销路受到影响;2015年9月,北京市朝阳法院已受理台湾歌手周杰伦起诉微信公众号“微秀生活”案件……微信谣言问题就像是一种毒瘤,不仅严重污染了整个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久而久之,还会对微信本身造成影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更大的危害。
当然,微信谣言之所以能够飞速传播并产生巨大危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其庞大的用户群。据统计,微信的活跃用户2014年底为5亿,2015年3月底是5.49亿,2015年6月底是6亿,可谓井喷式发展。如今,微信已然是坐拥6.5亿活跃用户、超过800万微信公众号的庞然大物,任何好的、坏的消息只要存在“燃爆点”就会飞速扩散,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微信谣言的管理
传统媒体中有个“把关人”的角色,既保证所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也确保传播动机没问题——也就是媒体人常说的“导向不能错”。但 “把关人”在微信上近乎失效,一则是因为很多微信不需要提前审核,而则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根本无法对所有信息进行审核。所以,要治理微信谣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依法惩处微信造谣传谣者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了法律法规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政府的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唯有对每个造谣、传谣者都能依法惩处,推升造谣传谣的成本,才能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2.用真实击破谣言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笔者认为,谣言应该止于真实。试想,如果真实的、权威的声音足够大,那些蝇营狗苟的“窃窃私语”自然就没了生存的空间。所以,各级政府、媒体以及运营商一方面要加强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尽快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及时发声,把握舆论主导权,做谣言的过滤器和粉碎机;另一方面,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谣言的预警体系和处置预案,在谣言传播之初就及时启动,通过第一时间的广而告之,防治谣言的扩大恶化。
3.强化用户的主力军作用
仅2014年上半年,腾讯安全中心收到了超过3500万用户的主动举报,收到约6000万条举报信息,经审核冻结了约365万个恶意账号。由此可见,微信用户是微信辟谣的生力军,应该强化这一主力军的作用。一方面,微信用户自己应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为净化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微信运营方应建立用户的诚信等级,提升用户对于信息传播者的鉴别力,并给予举报者相应的奖励,提升举报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
3.《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腾讯公司,2015年6月.
4.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