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场域中灾害性事件报道的舆情衍化

2016-05-30咸玉柱罗彬

新闻论坛 2016年1期

咸玉柱 罗彬

当今,互联网、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普通民众拥有了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同时,网络舆情给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实行民主科学化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由于网络、新媒体能够提供立体多元的传播渠道,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因此使得舆论场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网络舆情失真问题,特别是网络谣言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社会群体心态,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所以,有效地治理网络环境,维护网络表达的正常秩序,正确引导意识形态主流,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现实课题。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错误的观点就会自由泛滥,各媒体只有把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及时有效地用正面的声音厘清公众认知,才能避免谣言扩散。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交织的今天,灾害性事件的报道过程,是新媒介场域与传统媒介场域互动、碰撞的过程。灾害性事件报道所产生的主体舆情,在交错的媒介场域和信息内容报道偏向的影响下,会导致多种次生舆情的出现,使得整个舆论场更加复杂多变,甚至成为网络群体事件的诱因。本文旨在对重大灾害性事件的舆情衍化进行梳理,探寻其舆情的走向规律及其舆情的疏导机制。

【关键词】新媒介场域 灾害性事件 主体舆情 次生舆情 舆情衍化

我国的学者研究指出:媒介场域是指以规模生产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由与新闻传播活动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各方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遵循自身独特逻辑和规律运转的客观关系网络。?譹?訛新媒介场域的突出变化是媒介主体的改变,即大众媒介到新媒介的信息载体形式的变化,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信息产品的用户化生产模式成为新媒介场域的主要运行法则。

一、 新媒介环境中的舆论场域变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舆论的生成和变化机制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多元的信息传播手段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议题讨论当中,“观点的自由市场”使舆论场域的枝节更加复杂,某些主体议题之外的次生事件会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舆论场域复杂多变,舆情事件处理更加困难。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场域交错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难以单一的把控舆论场域的变化趋势,事件信息在新媒体场域中经过网民重新解码,再由部分网民加以编码呈现在网络环境当中。

网民群体的信息参与和事件深层挖掘,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舆论场域有时出现相背离的发展态势。网络中的信息环境主体是由“问题话语”和“批判话语”构成,传统主流媒体更多是“积极话语”的引导。两大舆论场域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投射、相互指正,新闻元事件是两大媒介环境相互交错的主体因素,传统主流媒体的单一呈现和新媒体语境的多元汇集,使两大场域的舆论环境相互交织。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信息舆情共振

传统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规模生产的新闻“场域”,采用“封闭符码”的单向传播模式,传播者能够充分掌握信息控制权和舆论引导权。信息舆论的引导方式是把关人通过“议程设置”有选择地报道新闻,将受众的社会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方向。在重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有时候采用“避重就轻”的信息报道方式,以减少受众的心里恐慌,但发展趋势有时却相反。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面性、互动性、草根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使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自由度加强,网民对重大社会事件的热议会促成新舆情的发展。但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冗杂性和部分网民的低辨别力,使网民难以理性的把控信息内容,造成网络舆论的负效应增大。这时需要传统主流媒体为其正行,借助传统媒体准确的解释力来澄清网络谣言。

二、灾害性事件的舆情衍化机制

灾害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矛盾冲突性和社会影响性等特征,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新闻媒体报道灾情的初级议题是“抢险救灾”,但其报道议题会随着事件灾情的变化而发展,舆情的衍化过程同时受媒介议题和网民议题的双重影响。

(一)元事件衍生的主体舆情

灾害的破坏程度,是事件报道的初级议题,也是事件发展的主体。对灾害事件媒体聚焦点是灾后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传统主流媒体报道过程中,就灾情报道灾情是主要的报道模式。灾害性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受众更多的是出于情感上的“人文”关注,这与媒体的报道角度大体契合。除实时报道灾情的变化程度,媒体通过选取“领导人” “救灾官兵” “感人群众”等议题来构建灾难面前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话语环境。通过正能量的话语构建,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力,传统主流媒体在这一舆论引导过程中起到了指向标的作用。

主体舆情话题是围绕初期的灾情事件展开讨论,主流媒体在灾情事件的报道话语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二)内容报道偏向引发的次生舆情

事件信息的报道角度具有多面性,新闻媒体对灾情场景、以及灾情因素的筛选带有一定倾向性,受政治环境影响,内容选择有时带有鲜明的政治气息。新媒体作为“异军突起”的信息传播载体,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承载量作了重要补充。网民在新媒介场域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和发布者。多面的信息呈现和信息接触,使网民跳出传统媒体的信息框架,追求个性化的信息解读和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像。

主体舆情在报道议题的拆解过程中,会裂变成一些小的事件议题,某些小的议题反而会契合受众的接触点,迎合新媒介环境中部分网民的话语思路。传统媒体的新闻视角更多放在灾情事件的“表象”报道上,对事件爆发的原因关注较少,相关原因的报道解读也屈指可数。深层窥探是新媒介环境网民的特性,越少的信息报道越容易被部分群体热议。2015年6月1日发生的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媒体更是进行了十几天的跟踪报道,报道的选题不外乎“政府组织救援” “人员伤亡数字更新” “遇难者家属悲情悯人”。国内的主流媒体和相关的主流新闻网站在灾情事件呈现上仍采用传统的灾害新闻报道框架,意图化悲痛为力量。

《人民日报》在6月3日头版以两篇新闻报道《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救工作》《调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争分夺秒做好人员搜救》和一篇评论员文章《安全防线一刻不能松懈》对沉船事件作了相关解读,通过“救灾”和“防灾”两种灾情报道理念进行呈现。在之后6月4日、5日两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对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内容仍延续之前的新闻报道框架,对沉船事件的相关原因并没有做解读。一时沉船事件的原因追问在新媒介环境下成为“热题”。这一舆情不断在网民的讨论中聚变发展,舆论环境发生转变。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成因调查成为舆论关注的一大焦点。

(三)“主次”舆情的动态走向

主体舆情和次生舆情的媒介场域变化路径是主体舆情“裂变”与次生舆情“聚变”的过程。在灾情事件报道的“萌芽”期,主体舆情伴随主体事件变化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公众关注。主体事件是事件舆情产生的基础,笔者认为主体事件是舆论场域变化的“圆心”,整个舆情的变化过程都是围绕主体事件以及主体事件的衍生事件为中心的,脱离主体事件也将意味着舆论议题的消失。次生舆情是在主体舆情的衍变过程中生成的,主体事件处置不当,便会造成次生舆情发生。

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发生后,除传统主流媒体通过现场报道来呈现事件的部分原貌外,天津市六次新闻发布会的正向回应大部分集中在伤亡通报、救援进展以及危险品的处置等方面。每次新闻发布会几乎都会导致4个以上的次生舆情的产生,正向回应时常遭遇次生舆情覆盖,网络传播中不断生成对该事件的某些质疑和吐槽,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

天津市相关部门在最初的应急预案处理中,出现了事件信息不透明以及相关职权部门权责推诿的现象,导致次生舆情一度在网上爆发。13日首次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环节,直播竟然莫名中断,被切换成了电视连续剧。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直播暂停对舆情的把控毫无益处,并且为公众质疑和不实流言的发酵创造了空间。在其余几次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中,“不清楚” “不知道”等模糊词语的回应,导致次生舆情高发。多种次生舆情的“聚变”,使舆论环境发生了偏离,政府处理灾害事件的举措引起公众不满。把本就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巨大事件,推到了舆论的顶峰。

三、舆论走向偏离成因

在新媒介环境中,多重因素导致舆论走向偏离。

(一)传统媒体信息报道的“煽情化”

传统媒体在灾害性事件的整体报道中,大多会采用大众传媒时代的新闻报道模式,试图通过对灾情事件的报道注入一些“人文”精神,将灾害事件带给受灾群体和社会公众的负面影响弱化。对进行救援的典型人物进行“真情化”的语言处理,通过不同的媒介语言形式来塑造灾难事件发生后的一些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相关人物和事件的报道,对灾害事件的救援和舆情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过度“真情”易成“煽情”,形成一种“悲情传播”的报道模式,使事件报道结构失衡,灾情事件报道的中心和主题发生偏离,造成网民认知疲劳。

真情化的新闻报道在灾害事件的报道中不可或缺,它有利于构建积极的话语环境。但不可将“真情化”过渡到“煽情化”,更不能将其作为灾情事件报道的主体。灾情报道的根本是及时全面的报道事件的全貌,跟踪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时刻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领导人议题” “救援官兵议题”等典型人物及事件不能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

(二)政府角色定位的“单一化”

在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相关救援中政府起着统起统筹的作用。媒介场域受政治场域所裹挟,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会受到政府救援政策及决议的影响,报道的侧重点偏重于政府灾情救援,“救援政策解读”等相关议题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大篇幅“积极救援”的报道,使整个灾情事件的新闻报道发生倾斜。政府维护自身形象的传统做法是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积极作为”,有时为稳定灾情形式会将具体的数字模糊化、庞大的数据缩小化处理,导致公众的质疑声暴涨,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调查显示,中国80%的有用信息掌握在政府手中,危机时刻政府部门几乎垄断了有关危机的核心信息。?譺?訛政府不单单扮演应急指挥的角色,同时也应该作为重要信息传播中心。

政府管理社会是靠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为基础和保障,突发事件中,政府通过其组织内部的信息汇报与传递制度掌握了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并且也会形成政府化解危机的措施与对策,这些信息往往是新闻媒体想知道的,而社会公众所不知道的重要信息。?譻?訛政府内部信息公开,是缓解次生舆情多发的重要手段。信息高度透明的全媒体时代,受众需要获得更为全面、真实的信息来满足自身诉求和清晰的社会认知。政府在塑造自身良好的“组织力”和“指挥力”的同时,应该作 信息时代的“智库”。

(三)网民信息参与的“规模化”

公众对于灾情事件的关注和讨论,是舆论不断衍化发展的动因。新媒介场域的最突出变化是受众在媒介场域中的地位提升,由被动的信息接受,到主动的信息参与。信息参与的规模化程度使事件舆情在新媒介场域中不断被发酵挖掘,又衍生出一系列的次生舆情和次生危机。

自由的新媒介环境,网民可以就灾情事件衍化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规模越大,次生舆情的爆发点就越多。“聚众化”的议题讨论是推进新舆情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 舆情监控与疏导

重大灾情事件的舆情衍化,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是难以掌握的,随着灾情的不断发展,隐形和显形次生危机都可能随时出现,使舆情环境更为复杂。单一的信息管控在新媒介环境中已经难以奏效,多渠道的信息获取方式,使整个媒介场域呈开放式的状态。

(一)同声回应:建立职能部门舆论引导协作机制

在突发灾害事件中,舆论引导效力是否有效是宣传部门、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三方面协同程度决定的,其中任何部门的“不在场”,都会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造成不利影响。

在重大灾害性事件处置中,为防止有关部门缺位,必须建立整体协作机制,即宣传主管部门履行舆论引导的领导责任,及时高效地组织信息公开,指挥宣传报道;政府职能部门迅速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主动向社会公开各类信息;新闻媒体遵守宣传报道纪律,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譼?訛在新媒体语境中各部门首先要树立“同声传播”观,互相协作形成共同意见,用相同的声音对外发布信息,避免同一问题不同口径带来的舆论混乱,消解舆论引导的整体合力。其次应树立“及时传播”观来适应新媒介的信息传播速度,第一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建立信息持续滚动发布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回应。同时,应该丰富权威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发布渠道,最大程度地提升主流舆论的引导力。

(二)人本传播:改善传统主流媒体的报道模式

在灾情事件的报道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关于“人”的报道,人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脱离人的新闻事件是没有新闻价值的。重大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人的伤亡情况及其救治情况,当面对采访和救人的两难选择时,应该果断放弃采访。在对受灾群众进行图片报道时,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将血腥场面呈现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既要尊重被拍摄主体的生命尊严,又要顾及广大受众的视觉感受,应该站在“人道主义 ”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

在涉及“救援议题”的人物事件报道中,典型救援官兵的塑造不能过于“煽情化”,被救治灾民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救援官兵的生命同样至高无上,都是作为“人”的存在。在救援中,人民子弟兵要抢在救灾第一线,但其宝贵的生命应同样值得社会关注。在媒体的话语构建中,不能将救灾典型官兵形象“神化”,应尽量用“人性话”的语言进行报道,这便于拉近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的认知距离,受众能在典型人物的行动中找到自我价值的诉求点。无论是政治场还是媒介场,新闻报道的核心都应是“以人为本”。

(二)疏堵结合:做好网络舆论的正效引导

通过改进网络信息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网络舆论场的正效共振,是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方法。在灾情事件的危机处理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制度,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不能一味的通过删帖和关闭网站来满足涉事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导致网民负面情绪加重,应将信息全面、真实的呈现在网络环境中,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受众恐慌。职能部门应推动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的违法乱纪查处机制,提高依法治理网络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灾情正面报道的度,防止由正面宣传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受众信息获取的多元化,单一化正面宣传会引发某些负面效应。如长江之星沉船事件、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等,新闻媒体对“政府积极应对”的大篇幅报道,引发对相关事件背后原因的追问与热议,这一系列追问恰恰是前期舆论引导没有把握好度,或者是新闻部门和宣传部门没有把握好信息传播的角度和关系问题。因此,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站在系统和辩证的角度,通过对问题症结进行疏导,实现网络舆情的正效引导。

参考文献:

崔桢桢、王诗雨.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场域理论研究》[J].《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6月.

赵士林. 《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张志海. 《试论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与媒体关系—行政传播学视角》[J].2009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

邱馨.《论新媒体影响下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论引导》[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5xxw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咸玉柱,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罗彬,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传播学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伦理与法、中亚传播。

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