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2016-05-30刘付承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传统文化

刘付承

摘 要: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五千年来所铸造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下成为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动因。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化思潮流派逐渐分化,转而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民族主义;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144-02

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核纽带,五千年来历史文化传承,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内涵,还孕育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机下浓烈的民族主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改变西化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救亡图存中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由此兴起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盛行,是传统文化自身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反抗,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内涵

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被认为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渐而被排斥,新文化运动期间,“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潮流,西化思潮占据了社会思想发展的主导,传统文化遭受猛烈批判和打击。然而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从中华文化谋求自身救亡成为另一种选择,“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从文化发展派别来看,近代以来,文化派别众多,不仅存在着主张维护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派,还存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西化派,也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间派别。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反对日本侵略的需要,文化民族主义兴起并逐渐兴盛,即使全盘西化论者也有些向此转变。文化民族主义大力提倡复兴中国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中国复兴。其内涵主要体现如下两点。

(一)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文化民族主义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要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认为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复兴民族文化的目的是要提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以挽救民族危亡。要打败日本侵略,必须要树立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顽强的反抗意志,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提倡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20世纪30年代中期,王德华在《中国文化史要略》“叙例”中写道:“中国人之应当了解中国文化,则无疑问,否则,吾族艰难奋斗、努力创造之历史,无由明了,而吾人之民族意识,即无由发生,民族精神即无由振起。……兹者国脉益危,不言复兴则已,言复兴,则非着重文化教育,振起民族精神不可。本书之作,意即在此。”[1]显然,文化民族主义者并非文化保守主义,在时代变化民族危亡之际,从复兴民族精神的角度出发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另一方面,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要实现现代化,文化民族主义者认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种价值基础,因此提倡复兴儒学,要求重新审视儒家思想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张君劢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理智的自主,智慧的发展,思考与反省的活动,具有质疑和分析的方式,复兴儒家思想足以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想方法和原则,从而构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法,这种新的思想方法将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先驱[2]。此外,梁漱溟认为,要实现“中国复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集中体现为文化态度,源于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在这里,他指出:“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他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3]文化具有民族性,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实践的不同,文化发展各有其特点,而文化的个性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特有的标志,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核纽带。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

(二)民族文化复兴关键是要提振本民族文化自信心,重视传统文化价值

文化民族主义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审视,指出要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因此,他们提倡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把时代精神灌注到传统文化中,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同时,他们意识到时代要求他们担当起复兴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毅然以弘扬中国文化为根本宗旨。指出要复兴中华文化就必须先树立国人对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钱穆认为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有一线索贯穿其中:“意义价值或生命传统”。因此,“贵能由传统中求现代化,非可打倒了传统来求现代化。”[4]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文化民族主义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在救亡中的作用认知更加深刻,张君劢在翻译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对德意志国民讲演》时,对费希特阐述的民族复兴三个重要原则大为赞同:第一,在民族大受惩创之日,必须痛自检讨过失;第二,民族复兴,应以内心改造为重要途径;第三,发扬光大民族在历史上的成绩,以提高民族自信力。在这三原则中,提高民族自信力又是原则中之原则。所以中国要实现民族和文化复兴,就必须提高民族自信力[5]。

二、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审视

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民族危机是文化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鸦片战争后,中国就一直遭受外来侵略和压迫,面临着被列强瓜分和亡国灭种的局面。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救亡图存而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派“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甲午惨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其总体特征都是在向西方寻求救亡路径,从“技术”到“制度”到“文化”,学习的层次不断加深。自鸦片战争直到九一八事变,学习西方非但不能实现救国,反而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先进中国人对于再向西方学习已经产生了怀疑,再加上此时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再宣扬向西方学习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为满足抗日反侵略的需要,文化民族主义认为传统文化有自身的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更多的民族主义者提倡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钱穆主张“回头重认中国传统文化之真价值”,对传统文化要有“新估价”,以兼收并蓄的文化气度“认识西方文化之真精神”,在中西文化碰撞中达到中西文化“融会调和”。事实上,中国文化自身具有对外来文化接受、吸收、消融的特点和文化传统,“直上直下,无粗无细,在内在外,兼容并包,如纳众流于大海,泱泱乎诚大平原民族文化应有之征象也”。再历300年之期,中国文化才能对西方文化“充分接纳消融”[6]。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所固有的文化系统,是维系整个中国民族得以存在和生存的精神纽带,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民族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仍具有现实价值。

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并非文化保守主义,也不同于全盘西化派,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也反对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并不是一味地遵循和守护,而是需要进行时代的改造,主张把时代精神融合到传统文化之中,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民族精神,从而实现民族复兴。“贵能由传统中求现代化,非可打倒了传统来求现代化”。文化民族主义主张实现现代化,反对文化闭关自守,张君劢说:“文化之改造,非易事也,舍己而求人,是为忘其本根,采他人之方而不问其于己之宜否,是为药不对症,心目中但欣羡他国之制,而忘其本身之地位,是为我丧其我。虽欲建树而安从建树乎?”[7]同时,在现代化过程中,文化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国文化也要现代化,要创新,要发展“我们所主张的中国本位,不是抱残守缺的因袭,不是生吞活剥的模仿,不是中体西用的凑合,而是以此时此地整个民族的需要和准备为条件的创造。”[8]

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节点来说,是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途径,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如“新儒学”。事实上,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二者具有契合之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诸多积极因素,如儒家思想之仁、义、礼、智、信未尝不可以为解决现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一种精神范式;“德治”“礼治”等传统的治国思想与现代所提倡的“民主”“法制”精神并非冲突的,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冯友兰认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或“道德力”有助于中国的现代化。冯友兰积极提倡现代化,但“认为在基本道德或基本的精神力量这一方面,是无所谓现代化的,或不现代化的。某种社会制度是可变的,而基本道德则是不可变的。可变者有现代化或不现代化的问题,不可变者无此问题”。冯友兰说的“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或“道德力”特别指“墨家、儒家的严肃,及道家的超脱;儒家、墨家的‘在乎,及道家的‘满不在乎”[9]。

总而言之,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历史背景之际,结合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主张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来探寻实现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文化价值支撑点,体现了其民族凝聚、民族认同和民族复兴立场上,这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赖希如.中华民族性弱点之改造论[J].建国月刊,1935(5).

[2]单纯.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精神[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

[5]张君劢.欧美派日本派之外交政策与吾族立国大计[J].再生,1933(1).

[6]钱穆.东西文化之再探讨[J].华文月刊,1930(3).

[7]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8]王新命.我们的总答复[J].文化建设,1935(8).

[9]冯友兰.冯友兰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传统文化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人文信仰的建构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