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寻生命中的隐秘意蕴

2016-05-30郭大章

辽河 2016年2期
关键词:墩子铁轨意蕴

郭大章

青年作家范墩子用了一个简单得不值一提的故事来隐喻着关于生命的深刻而厚实的哲理沉思,这甚至一度让我讶异于小说是否出自一个90后的青年作家之手。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我和母亲推着中风的父亲在村庄里的铁轨上走,试图找回父亲丢失的过往,其间穿插着对父亲和叔父往事的描述,一辆疾驰而过的火车触痛了父亲那隐秘的神经,让父亲再度住进了医院……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带着无限的未知启迪着读者进行深思。

小说是在一种压抑和苍凉的环境和氛围中展开的:天色黯淡,野草盖住了荒芜的村庄,整个背景呈现出一种茫然的虚空,而我们一家三口则置身于这个广阔而虚无的时空里,像一段穿越的歷史,走在时光的隧道里。

在这个荒凉苍茫得如同茫茫戈壁的时空里,范墩子给予了小说一个高远而深刻的立意,他在小说中思考着远远超于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便是生命中所隐藏着的无穷奥秘和深刻意蕴。无法摆脱的宿命和生命循环反复的轮回,卑微而渺小的短暂和持久而缥缈的永恒,未来不可预知的走向和生命中潜藏着的人世秘密。

范墩子把这些形而上的思索在小说中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整个小说凸显出一种意蕴复杂的人文内涵,达到了一种相当的哲理高度。首先是环境和心境的高度契合,使得小说的氛围浑然一体而相得益彰。范墩子很重视环境的描摹,小说中任何一处环境的设置都透露出其别具一格的构思方式,推动着整个小说意蕴的不断深化。不管是荒芜的村庄和并行的铁轨,还是南方绵延的梅雨和满坡白色的槐花,甚或是梦幻般的夕阳和文末黑沉沉的天幕,都寄予了范墩子某种特定的思考,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层层递进。

范墩子还不忘在小说中通过一些动作和词语的暗示,来向读者展示出自己的深远意图。小说中我们一家三口总是在不断的沿着铁路走,往前走,继续往前走,然后往回走,这样循环反复的走。范墩子还在小说中借此发问:我们此刻这趟出行是在进行某种寻找吗?

很显然,这样的行走其实就是生命的成长和消亡。我在长大,而我的长辈却在变老,而与此同时,我又在重复着他们的路,他们也在重复着我的路。在塌陷和流逝中长大,经过迷路最终走向消失,这其实就是我们逃离不了的宿命,和生命中最为本质的内涵。

当然,范墩子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在小说中所设置的一系列意象,这些意象充满着隐喻和象征,呈现出一种意蕴深厚的繁复之美。

早已断裂成几截的青砖,裂缝处黝黑黝黑的,散发出一股金属般特有的光亮;漂亮的纸飞机在天上不断的飞;父亲年轻时种下的槐树,已被砍了很久,只留下一截黑色的树桩;庭院中的竹子,沾满了蜘蛛网;两条铁轨在夕阳下向远处合并,直至消失成一个黑点,发出梦幻般的光晕;尤其是那列滚滚向前的火车,撞死了叔父,摧毁了父亲,但却从不停歇,呜呜地呼啸着向前疾驰而去,这不正是历史和岁月的象征吗?

在小说中,范墩子说,父亲在夕阳的余辉下,亮成了一座佛身,似从远古而来的僧人,及至最后,我想象中的父亲穿戴整齐,在天黑中准备带着我们一起离开。

离开哪里?去向何方?

范墩子用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式结束了这个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启示着我们去思考和找寻更多的隐藏在生命中的意蕴。

猜你喜欢

墩子铁轨意蕴
替儿还债十余年,曾火遍上海的“油墩子阿婆”去世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油墩子上那只虾
上城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铁轨时光4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