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现状
2016-05-30韩瑞珍左宝霞
韩瑞珍 左宝霞
【摘要】为了对目前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状况有所了解,本文对中国知网上近12年间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收集、筛选、归类和分析,总结归纳了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新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 成果 存在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know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ruction, this article collects, sifts,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on CNKI over 12 years. The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be solv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ew researchers.
【Key words】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ruction translation; achievement; existing problem
随着中医中药在世界上受到日益增多的国外人士的认可,以及中药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中药说明书作为消费者选择药品的重要指南,其作用变得越发突出。那么,目前我国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研究状况到底怎么样呢?为了能够对这一研究现状有所了解,本文对中国知网上所收集到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归类分析,希望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对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论文的收集与归类
为了能够比较真实地展现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的现状,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中药说明书翻译”、“方剂名称翻译”和“功效语翻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对所查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与归类。结果显示:我国对中医的翻译研究始于1990年,具体到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则要到1995年,且随后几年内所发表论文几乎近为零。笔者主要以200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发表的该领域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几年期间的相关论文数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在上表所显示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对论文内容的具体分析,笔者将该领域的研究归纳如下:
1.总体上看,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的论文少的可怜,2002-2014共12年间在中国知网上总共发表论文28篇。从论文数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探阶段和拓展阶段。2002-2009年为初探阶段,此阶段只有6篇论文,2010-2014年为拓展阶段,此阶段共有22篇论文,其中2012年发表论文达7篇之多。
2.这些论文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所刊发的论文最多,占了14%的高额比例,体现出该刊为中药相关翻译研究人员提供了学术对话的有利平台;《中国科技翻译》在初探阶段刊登了2篇论文,而在拓展阶段则没再继续刊登相关论文;其他期刊则仅仅刊登1篇论文。可见,此类研究论文刊发的期刊比较零散。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论文开始了对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的中药翻译的探讨,如:《华西语文学刊》、《红楼梦学刊》各刊登一篇探讨《红楼梦》中中医药方剂汉译日的研究论文。
3.除了统计以上所述相关数据,笔者还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了详细阅读,并按论文所探讨主题进行了归类,如下表所示:
这些论文所研究的主题可分为五大类:翻译模式;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存在问题;标准化。当然,或许这样的分类方法有些不太科学,论文间的界限不如人们想象或预期的那么清晰严密,做这样的分类是为便于下文中所要进行的讨论。
4. 28篇中药说明书翻译中用到的翻译理论也是多种多样,总结归类如下表所示,有的文章中可能涉及不止一种理论,有的可能不涉及理论,其中提及最多的是翻译目的论,占将近一半的比例,其次是归化理论。
二、我国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
1.翻译理论。通过阅读资料发现:多数论文在进行研究时总会依托某一翻译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了上表3中的七种理论。其中翻译目的论倍受青睐,有将近一半的论文中用到了该理论,对“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一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姚欣(2009)、王俊林(2010)、康德美(2011)、林英(2012)等,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翻译目的,才能决定所采取的策略,而目的论正以其独到之处解决了翻译中的忠实问题,并把忠实的对象扩大到雇主、发起人等,结束了翻译策略上直译、意译的争执。其次运用较多的是归化理论,欧阳利锋(2002)可谓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的先驱,是运用归化理论的研究者之一,他指出运用归化策略指导翻译时,可以而且必须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删和改译。其他理论虽提到较多,但均只有一位学者提及,并未得到普及。
2.翻译原则。中药说明书的语言独特,表达方式主要突出传递说明药品信息,宣传中药产品,语言力求简洁、准确。因此,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不可能完全遵循“信、达、雅”翻译标准。资料显示,涉及到研究翻译原则的论文很少,其中,张昀(2004)指出中药方剂名英译需遵循三原则,即:避虚就实原则、舍繁就简原则、音译的原则;任荣政等(2014)认为在中医翻译领域应用到音译法时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原则和约定俗成原则;赵旭和李勇军(2012)提到“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原则时,说应遵循5个要点: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和约定俗成。
3.翻译策略。从表2可以看出,在研究主题中,翻译策略的研究高居榜首,充分体现了中药翻译实践活动的特色。对于翻译策略这一主题的研究更多体现的是实践层面,而非理论层面。研究者们对翻译策略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唐爱燕(2013)谈到中药名称的翻译时提出,“译者在翻译中药名称时可采用音译、意译、半音半意以及创译的方法,而正文部分则可灵活地采用增译、省译和转译等策略!”;王继慧(2011)在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时,主张在语言风格上要朴素简明、行文流畅,符合英语语言风格;在选词用词上要准确严谨,体现医学学科特点;宋梅等(2014)总结了在翻译中药说明书时的三个翻译策略:根据文体、迅速定位;把握功能、选择词汇;根据文体、提取句式。
4.存在问题研究。现有资料中对于中药说明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共有6篇,而提出了具体问题的有3篇论文,其中张倩(2013)和罗海燕(2009)在各自的文章中所持的观点基本完全一致,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也完全一致,他们指出现有问题如下:“1. 不忠实原文、望文生义;2. 可读性差;3. 英译标准不统一;4. 中式思维严重”。另一位学者李萍凤(2014)分别指出了中药药名、产品功能和主治病症三方面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翻译标准不统一、误译错译、对中医误解等。这些问题比较具体且针对性较强,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三、对中药说明书翻译的现状分析
1.取得的研究成果。从现有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均集中在20世纪,尤其是2009年以后,进展一直趋于平稳,研究内容虽主要为翻译策略,且多集中在语言对等层面,但是对其研究角度日趋广泛,研究视野日渐开阔,渐渐深入到对其内涵的研究,甚至出现了对除汉英翻译研究外的汉日翻译研究,可喜可贺。
2.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情况是:从事中药说明书翻译的人员要么懂中医而英语功底不扎实,要么精通英语而中医药知识知之甚少,真正既懂中医又精通英语的翻译人员少之又少,从而导致译文质量较差,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
(1)翻译标准不一、有待规范化。中药英译用词的一致性是该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问题,无论是方剂名称、功效语还是功能与主治等,同一汉语可能出现多种英译词,比如:“气”被译为“qi”和“vital energy”两种;“主要成分”在六味地黄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说明书中都被译为“principal ingredient”,而同仁大活络丸和消渴丸里则被译为“ingredient”,在还少胶囊里则被译为“composition”,这样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此混乱的翻译势必造成外国消费者的误解。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的参与以及统一规范的用语是至关重要的,若中医药翻译中一直存在术语翻译混乱的现象,势必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障碍。因此,统一规范中医药翻译标准迫在眉睫,这也是翻译好中药说明书的前提。
(2)可读性差。中药说明书中的描述大多来自古医书,其用语多介于古汉语和白话语之间,母语为汉语的人读起汉语说明书来都不免有些费劲。这样的说明书翻译成英文之后,即使译者既精通中医又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译文对于受众来说也是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译者的水平若再不够理想了,语法或用词若有所差池,受众更会觉得晦涩难懂。
(3)实证研究较少。迄今为止,我国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往往限于随感式的讨论,缺乏实证研究,实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少之又少。此外,鲜有研究者对中药说明书的译文阅读对象进行的研究,学者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
四、结语
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目的是弘扬中华医学,让更多的外国消费者了解并熟悉中医中药的药理、药性和药效,以及用药禁忌。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研究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但从科学发展及创新的角度看,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其研究仍需进一步拓展。中药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研究不仅对社会,而且对消费者都有很大的意义,关乎生命安全,希望今后的能实现说明书翻译的统一规范。
参考文献:
[1]欧阳利锋.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 (2).
[2]姚欣.中药说明书英译浅探—从目的论谈起[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
[3]林英.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医药说明书汉英翻译标准和策略[J].海外英语,2012,(5).
作者简介:
韩瑞珍(1980- ),女,河北衡水人,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左宝霞(1981- ),女,天津人,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