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的研究

2016-05-30彭锋

科教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业高校辅导员创新

彭锋

摘 要 在整个中国动员全国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大背景下,创业精神的培养对高校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要明确创新和创业的含义,分析创业精神与高校教师的关系,探讨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的方法研究,最终阐明创业精神内涵要求要将工作视为天职。创业精神作为一种态度、方法应渗透于每个人,每个领域,每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高校辅导员 教师 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37

On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to Advance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PENG Fe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whole China launched a nationwide mobilization activ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teach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lear the mea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method ultimately clari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to work as vocation. Entrepreneurship as an attitude, approach should permeate every person, every field, every region, and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counselor; teacher; work

0 前言

风靡世界的苹果手机创始人及灵魂人物——乔布斯从始至终都将创业精神贯穿一切,包括公司建筑、室内建筑、工人等;其领导的苹果公司从不做市场需要调查,因为他坚信他的产品必是人们所需要的,即大家需要苹果手机,之所以有此等魄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今创业精神渗透社会的各个方面,台湾中山大学刘常勇说过:“所谓的创业型社会,是在良好配套环境下,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与创业活力,进而带动长期持续的经济成长,它是一个国家迈向富强的最佳途径。”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巨大的创业型社会,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理应首当其冲,将创业精神附于高校的每一人,高校教师更是如此。这里的创业不是“充满激情去开公司”的传统理解,Shame(1974)和Siropolis(1989)说:“创业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历程,只要创业者具备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心态,以创造新价值的方式为新事业创造利润,那么就能说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创业精神”。①

1 创新与创业

Peter Drucker(1985)认为创新是改变资源所给予消费者的价值与满足,且并不一定要涉及技术问题,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个实体的东西。创新是一个人具备创业精神的前提,而后敢作敢为,不畏艰难,斗志昂扬去创造价值,于是就有了创业精神;创业不仅仅指传统理解的开公司。还可指观念、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创新并有所成效,这就是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业。台湾精营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国际创新创业发展协会顾问蔡适阳先生认为个人所具备的创业精神是:以个人力量,在个人愿景引导下,从事创新活动,并进而创造一个新事业。②因此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事业,创业不仅需要创业的精神、创业的素质和创业的经验,而且是一个需要奉献、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的过程。③创新完后不一定就形成创业,但创业一定要有创新,而且是能创造价值的创新。

2 创业精神与高校教师的关系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理念,应深埋于每人个心中,不论你处于何种职业:工人,农民,政客等,都需要创业精神。工人有了创业精神,生产将变得有序、高效;农民有了创业精神,农产品将更绿色,更富营养,更高产;政客有了创业精神,整个国家将有强大的生命力,形成前所未有的经济推动力。它甚至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每天不再浑浑噩噩,不再按部就班,不再陷入迷茫,从此你每天充满思考,充满活力,因为你要做好每件事情。高校教师作为国家的高知识分子更应具备创业精神;它可使高校教师的工作焕然一新,其中的影响可波及学生。高校教师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创新,思考工作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始终把教育和管理作为奋斗目标,在此过程必然要兢兢业业、披荆斩棘,同时也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在政府层面上,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会议上曾提出:要坚持全员参加,专业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因此,创业精神与一个好的高校教师是紧密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3 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的方法研究

高校教师可分为专职教师和辅导员两类,因此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讨论。

3.1 创业精神促进高校专职教师工作的方法

(1)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范围很广泛,包含: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的创新。纵观中国的教育,其大概经历了私塾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快乐教育这几个阶段。在创业精神的带动下,中国的教育应当创新。私塾教育因其呆板而艰苦的教育方式一直被人诟病,但其亦有其优点——可让人在短时间掌握大量的知识;快乐教育的方式小孩子们尤其喜欢,但其也具有显著异常缺点——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掌握的知识量偏少。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邀请学者钱自忠给学生讲快乐学习,在开场后,钱自忠就坦言他不想讲俞总裁所邀的题目,而是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一个人要学到东西,必定要经历痛苦的阶段,若很容易学到的东西对自身的帮助肯定有限;哪个人士的成功无不是经历过痛苦的阶段,因此快乐学习是站不住脚的。私塾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应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线。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馆)会议模式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集中一起,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其让人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并进行深度的汇谈,最终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所体现主要精神就是跨界(Crossover)。因此我们可将世界咖啡馆所具有的创新特性与私塾教育的高效结合起来,而后放置于教学中,让大学生既学得丰富、扎实的知识,又得到了思维的释放与创新。

(2)科研创新反馈至教学的创新。高校授课教师不仅负担着教学任务,还承担科研任务;科研让教师对某些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头脑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为了创造成果,培养了自己持之以恒的素质,并要完成自己的创新兑现,成果展现之时亦提升自己创造价值能力的信心。高校授课教师对科研的创新同时推动着教学的创新,而自己在创造科研成果所培养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产生极好的影响。

(3)学生反馈至教学的创新。学校以学生为本,因而要考虑其自身的需要;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思维方式与知识后,要让其主动提出他所想要接纳的知识,所要具备的能力,学校将根据其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资源组织不同的教师开设课程,在些过程授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包括不熟悉的领域)并与其它教师合作从而达成一致目的。

(4)教学的创业。教学的创业包含了(1)至(3)所涉及范围的创新,但在些过程中,可能成功或失败,只有当授课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学生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产生良性结果,教学的创业才算完成了某一阶段,因为创业是一长期的过程。

3.2 创业精神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途径

(1)学生管理方法的创新。现阶段,中国的辅导员管理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因为是学生多且学生依赖辅导员。此现象造成辅导员极其疲惫,参照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最高管理者一般都是比较清闲,但是底下的员工却是有序、努力地工作。因此可将企业的优秀管理方法与高校学生管理相结合。

(2)创新学生思维。平时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时不时给学生讲述一些思维创新模式,如“盒内思考法”,这套手法可在任何时刻使用现有资源创造创新的想法。创新,不是天赋,更不是天启,创新的思考,绝非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唯有找到正确的框架,才能架构真正的创新。④一些好的思维方法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以讲座形式给学生讲授。

(3)就业指导的创新。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讲授时,可以改变他们以往的就业观念,比如:护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在医院做护士,可以去公司上班,做教师,亦或自己创业;因此可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内容;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因此我们的指导目的之一为: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课程、实习方案、师资培训和社会支援系统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链。⑤

(4)自身发展的创新。在如今的创业大环境,辅导员也应与时俱进,掌握一定的创业辅导技能,从而授予学生,如开设“创意创新创业导论”和“创新事业管理课程”等,这是在技能上的创新提高;作为一特殊职业,辅导员背负的心理压力极大,因此培养心理素质的方式也应创新,如压力的疏导创新、娱乐方式的创新和沟通方式的创新等。

(5)辅导员工作的创业。从1至3所涉及的创新内容为辅导员工作创业的创新体现,在经过一系列的磨合,学生的管理工作成效出现,创业才算完成某一阶段;但辅导员专职从事学生行为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是每位大学生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涉及的工作量大,因此完成辅导员工作的创业是艰辛而富有挑战的。

4 总结

创业本身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历程,只要高校教师具备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心态,以创造新价值的方式为学生带去实实在在的成效,那么就可以说这一过程充满了创业精神。高校教师一旦拥有了创业精神,对其自身生活和工作以及其所管辖的大学生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创业精神所具有的内涵与启发要求高校教师要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天职,这样工作本身就可给予教师无比的愉悦,而不是一份差事,一种职业。⑥

注释

① 刘常勇.创业管理的12堂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②④⑤⑥蔡适阳.两岸创新创业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班讲义.台北市:国际创新创业发展协会,2015.

③ 赵鹤.再论创业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教育教学论坛,2015.1:84-86.

猜你喜欢

创业高校辅导员创新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