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神话与太阳崇拜原因探析

2016-05-30唐亚华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日神太阳神巫术

唐亚华

摘 要:自古以来,太阳被看作是光明和力量的象征,许多关于育日崇日的太阳神话广为流传。人们对太阳有着深深的崇拜,并表现出多种形式。这反映了先民们对生命、温暖、光明的追求与崇敬。

关键词:太阳神话;太阳崇拜

一、从太阳神话看太阳崇拜

(一)育日神话

《山海经》中记载:“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帝俊又名帝喾,是远古东方部族的始祖神。这一神话说的是有一名叫羲和的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所居之地在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这是育日神话,讲述太阳的出生。太阳的行动规律是:“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十个太阳轮流工作。

(二)崇日神话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淮南子》)

由此可见太阳本应轮流工作,如果十个太阳同时出现,那么大地就会出现旱情,草木焦枯。虽然,射日神话对酷热大旱作了极度的夸张,但夸张旱热,目的在于竭力突出射日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对于力量与勇敢的追求。这也就是这篇神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太阳神话的文化精神。人们对于一个光明与力量双重化身的英雄的崇拜,也体现出中国太阳神话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夸父逐日的神话在《山海经》中多次出现,夸父追日的是为了消灭旱灾,是象征驱逐旱灾,战胜干旱的。夸父逐日,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上古人民消灭旱灾的幻想,并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英勇无畏,不管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与之周旋到底。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永远迈步向前,能够最终战胜任何强悍的敌人。

精卫填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是一个小太阳神,“女娃”死而复生的情节是对她的本体——太阳的崇拜,而变成精卫从而得以延续生命的情节则是对它的象征体即鸟图腾的崇拜。东海是太阳诞生的地,女娃在东海溺水,而死后让女娃变成一只精卫从海浪中跃出。由此,我们可以把化鸟的情节理解为小太阳神在东海的重生,因为后来精卫鸟是在做一件永无止境的填海工程,于是她永远翱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这种永生正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太阳的崇敬。女娃即是太阳的象征,溺海身亡则是日落的隐喻,化而为鸟是对次日日出的比拟。她在西山与东海之间不停地往返,而该方向恰好是东西走向的,这正是对太阳运行规律的神话描述。太阳每天都要西沉,次日又从东方升起,该神话正是用一种原始而直观的类比来表达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

二、太阳崇拜的形式

(一)巫术仪式

巫术仪式即不是采用祭祀、口头跪拜的形式,而是采用模拟等方式,以促使口出天睛或加强太阳的热量,或用巫术控制太阳,使它不要走得太快。巫术产生于渔猎时代,巫术最初主要用于狩猎等生产活动,旨在帮助狩猎成功。农牧业生产形成之后,巫术也用于农牧业生产活动之中。当较长时间不见太阳,对农牧业产生影响时,便举行巫术仪式,以迫使太阳出来驱散乌云,给大地送来阳光。

(二)朝日仪式

朝日仪式即在日出时以作揖、叩头、跪拜或用祭品祭祀等仪式迎接太阳。在中国古代文字资料中,最早记载迎送日神的是殷虚卜辞。郭沫若根据若干卜辞认为殷人有朝夕迎送日神的仪式。殷人迎送日神的礼拜仪式可能是古来习惯的延续。《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为夏后氏苗裔,而汉代的匈奴人仍有每天早上拜日之俗。《礼记·祭义》也有关于夏后氏及殷人、周人祭日的记载,直至汉代,帝王仍有“朝朝日,夕夕月,则揖”的习俗。

(三)献祭仪式

献祭仪式即在固定时间或在某种场合举行专门的以祭品祭祀太阳的仪式。考古学家认为,卜辞中的“东母”即太阳。卜辞中有不少关于祭东母的记载,如“寮于东母三牛”,“寮于东母九牛,“寮”即古“燎”字,即以牛或犬、泵为牺牲,放于火中燃烧祭祀日神。祭日典礼,历代不绝。各个朝代都于一定日期在东郊日坛祭祀太阳。祭日的牺牲也不相同。东汉祭日、月、北斗共用牛一头。契丹人十分崇拜太阳,曾被称为“太阳契丹。”这源于人们对光明、温暖、生命与力量的崇拜与赞美,对黑暗,寒冷,死亡的恐惧。

三、太阳神话与太阳崇拜的原因

(一)太阳神话和太阳崇拜与太阳本身的特点有关

最初的拜日,来源于对光明和温暖的本能渴求。太阳崇拜的最早形式实际上是太阳图腾,这也是最原始的拜日观念,产生这种观念的动因有二:一是原始初民智力低下,无法理解太阳为何物;二是原始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本能渴求,太阳是光明与温暖之源,对于原始先民来说,太阳升起,就意味着生;日落,就意味着死。这都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太阳的崇拜。他们所创造出的太阳神一般都具有阳光普照,惠及天下,充满无限力量的特点。从原始初民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可以看出,对生命的崇拜,对力量的追求应当成为中国太阳神话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二)原始农业的关系

太阳神观念的产生与农牧业的形成关系十分密切,农民崇拜太阳最初目的主要是祈求适当的太阳光,以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成熟,获得较好的收成。牧民则祈求太阳使牧草茂盛,牲畜肥壮,希望冬天能有温暖的阳光,以保护牲畜能顺利过冬。总之,人们最初是把太阳视为丰产的赐予者之一。日神被称为农业神,日神信仰始终与农业生活密切相联。

(三)太阳神话与原始初民的火崇拜有关

发现火后的原始初民再也离不开火了。于是他们在摸索采集火种,控制火种的规律同时,也将火种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实际上,火种也是太阳神,太阳是红色的,火也是红色的,都与花朵、血液一样,而红色是生命的颜色。火与太阳一样,都可以给原始初民带来光明、温暖与生命。民间至今仍然把生命结束叫做“熄火”,电影故事中,喜欢用“灯灭”象征人的死亡,因为民间常说:“人死如灯灭”,这些例子都说明火是生命的象征。

(四)太阳神话与太阳崇拜与鸟神崇拜以及男性崇拜有关

经过长期观察初民发现,半夜三更鸡叫头遍,似乎呼唤日神升起;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鸡叫一遍,几遍以后太阳就会喷薄而出。因而人们认为日神和鸟神的关系密切。以此先民推测太阳是鸟呼唤出来或者是鸟儿背着升起的。仰韶先民的文化遗存中有神鸟负日图。在远古先民的心目中,负日飞行之乌,自然不应是两足凡乌,于是,他们进一步把象征男根的三足乌和负日飞行之乌合而为一,演化出了日即三足乌,日即金乌。从此,与月神为蜻蛛、为女性相对,日神也以三足乌、以男性的形象问世了。原始初民对于鸟神的崇拜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神的崇拜,崇拜的是他们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五)政治统治的需要

我国古代到了商周时期,“帝”与“天子”观念的产生后,日神不再具有自然特征和图腾色彩,反映了日神信仰已转化为对帝或天子的精神依托了。太阳崇拜作为国家统一信仰形式之后,日神信仰的政治意义就凸现出来。这一信仰最初对于统一部族内部意志、统一认识和行动有直接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后,它由团结、坚定信仰而又成为共同御侮、征伐争杀的精神力量。它便具有了广泛的政治意义,也就象征了权力与荣誉。

(六)先民奉太阳为光明正大、明察秋毫之神

日神除具有保护神意义外,他还是公道、正义等伦理精神的化身,我国,祝融既被为火神,也被视为日神,其“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国,体现了太阳神昭示光明、正义的精神,太阳光芒四射,象光箭一样,所到之处,无处不明,无所不见。人们认为太阳能看到人间的正与错,他巡视整个世界,洞察人们的一切思想。它可以看到一切,无论是善还是恶。不少民族都把太阳视为光明正大、明察秋毫之神。由于太阳无所不见和无所不知,所以过去许多崇奉太阳的民族从不敢有违背常规和道德的行为,从不做亏心事,生怕被太阳看见而受到惩罚。

先民崇拜的太阳神原因很多,总的来说因为太阳是生命(力)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光明与温暖的象征。太阳的这种无与伦比的能量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使人类对它充满感激与崇敬,因而有了对太阳神的崇拜与赞美。

参考文献:

[1]王小盾.原始信仰与中国神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中华书局,1960.

[3]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日神太阳神巫术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从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看中庸之道的异化
六问太阳神珍珠店模式
太阳神 持守初心三十年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从尼采的悲剧理论观其哲学与文艺思想
太阳神 坚守与创新
太阳神 闹哪样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