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看中庸之道的异化
2018-12-27张婷婷
张婷婷
摘要:中庸之道作为《中庸》中君子之道极为重要的体现,在其后发展中出现“泛中庸”化的现象。中庸之道的异化,从日神、酒神精神的角度而言,原因在于中庸之道中作为工具而言的“日神精神”在其发展后期超越其核心即酒神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键词:中庸之道;日神;酒神;异化
“中庸”的说法起源较早,在《尚书》等古籍中早有“中正”这一概念的提及。其后《论语·先进》中孔子“师也过,商也不及”的思想进一步赋予“中庸”具体的操作性概念,也使中庸之道演化为儒家君子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庸之道真正被系统地阐述是在朱熹的《中庸》当中。《中庸》前十五章对中庸之道做了详细的阐述。然而中庸之道在其后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出现“泛中庸”的现象。从尼采的日神、酒神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庸之道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酒神精神的核心,向日神精神发展。
一、中庸之道具体内涵
中庸之道,是《中庸》所提倡的君子之道的极为重要的体现。《中庸》第二章中提到,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可见中庸是君子之道的核心所在,君子必须时刻处于其中而不是“在中”。中庸之道,具体内涵可分为向内自省、向外追溯。
(一)向内自省
《中庸》第五章提到,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朱熹说:“由不明,故不行。”从朱熹的观点看,中庸之道必须首先由内明确其原则与重要性,然后才能向外追溯。
其基本原则就在于“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作为天地的本体、世间的至理,本身是一种内在的,没有深发出来的状态,是和谐的,初级的。“中和”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中庸》中多次提及的“过犹不及“。中庸第四章提到道不能实现的原因在于“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第六章再次提到舜能够成为大智慧的人是因为其抛弃了过与不及的两端。第十章强调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所以中庸之道,君子必须向内求中和,明确过与不及的两端,保持和顺又不随波逐流的原则。
(二)向外追溯
中和的外溯也是《中庸》中提到的君子中庸之道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外溯的第一要义在于“守”。《中庸》第七章道:“……人皆曰予之,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理解了中和的原则,需要随时处中,也就是“守”。第十一章提到:“……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矣已……”不但要“时中”,而且不能半途而废。
在“守”这一基本条件达成之后,君子需在实践中践行中庸之道。所谓道不远人,正如《中庸》第十二章所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之道从普通人都能懂的地方开始,逐渐向高深的境界发展。君子要从人身具备的本性出发,做到“忠恕”与“诚之”的功夫,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原则与实践结合。
二、中庸之道蕴含的日神、酒神精神
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中,日神与酒神是关键性的一对概念。日神精神着眼于人生的外在现象,反对追求本体。酒神精神主张透过现象看到世界的本质。如周国平在《悲剧的诞生》译序中所说:“日神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酒神揭开面纱,自是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1]
由于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和,中和代表着天地的本源,因此中庸之道作为君子之道的一部分,其核心目的同样在于追溯世界的本质。因此可以说,中庸之道的核心正是酒神精神。事实上,在中庸之道的一些外延中,酒神精神也表现地十分突出。例如,第九章中所说的,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一章所体现的中庸之道在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中庸之道要求君子摒弃外在的条件的诱惑,能够看到物质表面下的“善”。又例如第十章子路问强。一般人对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肯定各执一端,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人才能看透两者各有千秋,从而悟出“中立而不倚,强哉也”的道理。從酒神精神的本质可以看出,中庸之道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所要坚守的,儒家长期推崇的道,原因就在于其对本体的追求与把握。
然而中庸之道中同样存在日神精神。尼采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区分开,并且反复强调二者正好相反的作用力,并不是说这两种精神是完全不相融的。恰恰相反,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在许多艺术形式中都是对立统一的。例如在著名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都是日神、酒神精神的结合体。纵观《中庸》中集中阐述中庸之道的前十五章,最频繁提及的就是坚持原则的要义,这与酒神精神相符。但是在前面提到的外溯中我们发现,中庸之道仍然是不能摆脱儒家的框架的。它不像佛教讲究纯然的超脱以寻求本体。正像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及的,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须从身边的功夫做起,从妇孺皆知的最基本的道理做起。这就是中庸之道中日神精神最根本的所在,中庸之道并不能真正摆脱由外在表象烘托出的它的价值。简而言之,中和的本体本身并没有赋予中庸之道一种具体的实践性的原则,这种原则是通过君子自身以已有的精髓为基础,不断比较所谓的妇孺皆知的道构建出来的。这是中庸之道赖以存在的依托,因此它自身是无法突破并且享受其中的。
三、中庸之道异化根源
中庸之道在其后发展中逐渐异化的主要表现在于中和的概念脱离其本体意义,被错误地理解为平庸,为求和谐而无原则。中庸之道本就蕴含日神精神,之所以在后期发展中异化是因为日神精神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上述提到君子最后能够真正做到“中和”需要与身边的功夫相磨合。这一磨合过程就是中庸之道中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相对抗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日神精神实际上是为酒神精神的提升服务的。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中庸之道受制于儒家的理念框架,妇孺之道在被施以作用力之后,对其必定有反作用力。这就好比在君子的眼前蒙上迷幻的面纱。君子利用酒神精神化解这种反作用力,或是不自觉地沉迷于面纱。
《中庸》第十章最后提到: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之道在实行中有内在的原则,有“筋骨”,而不是一味迁就求和。在日神精神作用下,实行者会失去本应有的原则以趋利避害。因为按照原则实行会出现酒神精神追求本体的阵痛。如《中庸》中提到:“……回之为人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对应了《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阵痛往往不在于身体上,而在于精神上。回到酒神精神的内涵,酒神精神是将君子切割锋利的刀,使君子看到世界的本质,揭开美的面纱,这有时意味着精神上的剥离。
相对于酒神精神,日神精神更倾向于世俗化。日神精神占主导地位的“中庸之道”会逐渐向追求世俗的和谐倾斜,以求美的面纱不被扯破。但从根本上来说,日神精神目的在于追求世俗之美。因此人们很难将异化后的中庸之道与前者区分开来在实行时更是难以把握,因为两者都是从内在原则出发,日神精神追求美的特质将人包裹在自身原则中。这也是为什么中庸之道在实行时变成权衡之术,被赋予懦弱、平庸的说法。
四、小结
中庸之道是农耕民族的生活智慧,企求安居乐业、稳定平和。经过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提炼,中庸之道成为调节社会矛盾,达到“中和”状态的哲理。[2]中庸之道在诞生之初就有形而上的核心与形而下的实践之间的矛盾,其核心“中和”需要世间常道磨砺推动,但目的又在于摒弃这种世间常道以追求世界本质。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同时蕴含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庸之道也不例外。当中庸之道被政治家或者思想家拿来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工具时,其内在的酒神与日神精神的力量已经失去平衡,日神精神导致中庸之道逐渐抛弃其形而上的本质意义,从而导致异化。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周建标.中庸之道的积极性与局限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0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