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精心导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2016-05-30张啊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节课讲授生物

张啊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13-02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好某一件事,开头是关键。生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巧妙地设计开头,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这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生物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依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生物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这是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导入方法。在讲新课之前,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一下,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提出如下问题:(1)之前我们体验过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制备细胞膜利用的原理是什么?(2)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总结。进而提出:外界环境如何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呢,这就需要先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由此导入新课。再如,在讲授胚胎工程中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节时,因每节内容复杂而繁琐,且与必修1和必修2联系密切,故我会先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比较精子与卵子发生过程的不同,进而进入本节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生物课堂教学,自然是离不开与生活的联系。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我在讲授“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时,先取出一个西红柿,当着学生们的面大口地吃起来。这时,学生们纷纷露出各种程度的面部表情。课堂变得非常活跃,大家提出各种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再如,在讲授“癌细胞的特征”时,我会先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癌症难以治愈?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能够说出癌细胞易扩散等,所以难以治愈。进而导入“癌细胞特征”的学习。

三、趣味导入

利用一些小游戏、小故事、小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性别决定”时,首先播放一则小品,小品中的夫妇,为了生个儿子,到处东躲西藏,连生了仨女娃,丈夫却把这责任推到媳妇身上,结果媳妇说:“人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老爷们说了算。”由此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生男生女的关键取决于什么呢?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借助其它材料,教师一进入课堂就直接概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流程。其优点在于,新课伊始就立意鲜明,使学生立即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例如,我在讲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就通过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克隆羊“多利”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那么细胞核具有什么结构与功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五、视听、直观导入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古诗词进行导入是非常新颖的,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触景生情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讲授“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诗句,让学生找出与细胞衰老有关的语句。

《回乡偶记》(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但兴趣高涨,而且对“细胞衰老”的特征印象深刻。更使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

那么在课堂导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3—7分钟内

导入的作用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而时间如果过长的话,容易产生繁冗拖沓,影响一节课的进程,并有可能混淆学生的视听,产生厌倦心理。

2.导入方法的选择

我们常说“教学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是如此,应该灵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知识,只有学生学到了知识,才能说是有效的教学。所以即使同一个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比如沉稳型的班级和活跃型,不同年代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同,导入的方法也要跟着改变。

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要想在新课开始就能扣动学生心弦,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想像磁铁一样牢牢把学生吸引,这还需要讲究导入语言的艺术性。而语言艺术的前提是:科学性、准确性。如果导入的目的是创设情境,这就需要语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而如果是借助直观演示或者动手操作来导入时,语言就要通俗易懂;如果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导入,语言应该是发人深思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欲的起点,导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总而言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新颖、生动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师生间产生共鸣,使师生进入到教学的最佳状态。让精彩巧妙的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一节课讲授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第12话 完美生物
托马斯的一节课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