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五步读图法”进行读图能力有效训练的实践研究
2016-05-30马葵芳
马葵芳
【摘 要】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地理实践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新《地理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有效训练的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与实践,我摸索出“名、例、圈、画、析”五步读图法,提高了地理课堂读图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读图能力;有效训练;五步读图法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地理实践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从教材编写内容来看: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减少了对知识要点的文字叙述,代之以丰富多彩的、色彩鲜明的各种图表,地图的教学和运用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因此,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从现代国际教育理论来看:空间能力是现代人类的主要智力之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把空间智能作为人的八种智力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将空间能力与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并列为现代教育应当赋予人的 “三大基本能力”。地理空间能力是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培养读图能力也是地理素养的基本要求。
因此,对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有效训练的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与实践,我摸索出““名、例、圈、画、析”五步读图法,提高了地理课堂读图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一、““名、例、圈、画、析”五步读图法的内容
“名”—第一步:读图名。通过读地图名称,明确地图主题,确定要从图上获取的主要内容。
“例”—第二步:读图例。要想读懂地图必须会读地图三要素,特别是图例,了解地图的语言,说出图中各种颜色符号的含义,明确该地图中主要地理事物如何表示。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保证读图过程的准确和高效。
“圈”—第三步:圈划提取信息。按要求找到各地理元素,并将其圈划标记出来。使找图活动的成果在地图上以书面形式呈现。
“画”—第四步:描绘轮廓、线条或画简图。一描画轮廓、线条形状,并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的特征。如在讲授河流时,描绘长江和黄河干流并画简图,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二画辅助线,助力观察比较分析;三画简图,记分布。如;在学习《新疆》 的“三山夹两盆”简图。
“析”—第五步:析规律,探原因,明特点。综合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二、“五步读图法”适用的地图
五步读图法适用于绝大部分地图,特别适合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其它地图的阅读可能只选取或侧重其中某几个步骤。
地理分布图是最主要的教学用图,种类多,数量大,是地理课堂地图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难点。
三、“五步读图法”的优势
第一、方法简单、易记且实用,可操作性强。第二、降低了读图的难度。对复杂图的综合阅读步骤进行了拆分,每一步都明确而具体,降低了读图的难度。第三、读图结果可见,可查,方便师生监督检查评比,促进学生全员参与。第四、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便于学困生获得及时的帮助,突破障碍,不掉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五步读图法”应用案例
下面以《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为例,说明“名、例、圈、画、析”五步读图法的实施运用方法。
“名”—第一步:读图名——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例”—第二步:读图例,说出途中各种颜色表示的年降水量范围,等降水量线如何表示。
接下来按要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有几条等降水量线?“圈”出数值;②“描画”这些等降水量线。
①说出其大致延伸方向,东北—西南。②“画”箭头线大致与各条等降水量线垂直,判断递变方向东南—西北。③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五、运用五步读图法进行读图能力有效训练还要利用多种手段辅助
①当学生遭遇到智力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好表现自我,个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②加强地理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媒体课件,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过程,直观性可视、形象具体,增强静态地图的动态效果,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提高读图效率和质量。
总之,学生读图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方法和手段相互辅助,需要较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是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五步读图法”进行读图能力有效训练的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尝试,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1]华正林.《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方法初探》.《陕西教育》,2011.3.
[2]褚亚平等主编.《中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