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

2016-05-30蓝凤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渗透建模

蓝凤珍

【摘 要】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是当代科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要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做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模型思想;建模

一、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概述

数学模型思想是运用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 来刻画、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的一般关系。数学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标准》不仅明确了数学模型和模型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它也为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典型案例来具体介绍建模的方法,从而达到“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和教育。数学建模对小学生乃至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事物,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科特点的角度看数学建模教学则可以很好开拓思维学生思维,激活学生跳跃性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加强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感知, 进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 成为了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

(一)紧扣三维目标

紧扣三维目标是培育数学模型思想的重要条件。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其提法是“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可以这样简单认为数学建模及其过程更多地其实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和模式,其本身更加强调的是教学上的意义。笔者认为数学意义就在于探索、获得数学模型,反之就是运用掌握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程序与方法, 而不是简单的学会某些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主要都是确定性数学模型, 一般呈现的方式主要包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等, 但这这些知识技能不能简单取代或者等于全部,数学更在意的是思维过程和方法。以知识为上,不是我们教学目标的追求,那是有形无实的空心萝卜。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思想素养才是数学灵魂之所在, 数学模型包含其中。因此, 笔者认为数学模型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也不是最终目标, 我激情新课程们更应该关注建构获取数学模型的整个过程。俗话说“授人以角,小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同样一个道理。因此,紧紧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为出发点,赋予数学模型以丰富的数学内涵,才能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创设更加重要的先决条件,其意深远。

(二)激发问题意识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我们知道,问题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核心。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成为一句空谈。笔者以《分数化小数》教学案例做探析,问题的重要作用足可窥见一斑。

师: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部分有关?

生1:我认为与分子有关。

生2:我认为与分母有关,与分子无关。

生3:我想与分子、分母都有关吧。

生4:我好像感觉与十进分数有关。

在疑问中激发起学生学习、思考的愿望,而且更能够调动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和需求,进而也就为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提供充分的内涵保证。

(三)运用符号意识

运用符号意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逐步引导和加强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育,让模型思想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可能。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培育符号意识主要主要途径;运用符号又可以开展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呈现形式。所谓的“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终极所指便是数学模型。学生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反复观察、分析和比较,小断地尝试和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学生的模型化思想逐渐成形和提高,并最终对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进行解读与应用。所以说,学生符号意识能力的强弱,首先决定了思维发展的进程,其次是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建构。

(四) 呼唤思维多元化

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发展学生数学模型思想需要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在以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都是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思维活动来完成的,从而达到探究、挖掘具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最终以符号、模型等方式揭示数学的基本规律,化繁为简,使共性的问题有了共同的程序和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模型不仅反映了数学思维的过程和数量之间的结构关系,真实地反映了数学思维高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多元的思维方法,就是是建构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

总的来说,小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让数学课堂数学建模教学焕发新的生命,给数学学科插上梦的翅膀,必将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朝晖.现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陈璐.例谈“数学建模”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7).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渗透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