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创新研究
2016-05-30秦森刘益安高阳
秦森 刘益安 高阳
摘 要: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以及未来领导者的历史重任,怎样提升学生领导力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重点关注的课题。目前各高校也在探索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领导力;创新研究
一、现阶段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不足
1.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意识不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着重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时代的发展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但是,目前高校教育中重点进行专业教育,把培养专业性、科研型人才放在首位,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领导力的培养。
2.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现阶段有部分高校已经重视学生领导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基本没有形成相对科学、完善的体系,更多的借鉴国外研究结果,只形成了以知识掌握情况或成绩作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没有对国内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培养模式和方式。我国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也缺乏思辨探讨、经验总结和理论归纳。
3.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缺乏实际验证方面的研究
随着目前我國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各大高校广泛的关注,其形式和成果也逐渐增加。由于目前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缺乏相应实践支持,以及没有相关培养理论作为科学指导,因此更多的成果是对理论研究文字性的描述,与实践相对分离,这样的成果对实际培养过程的指导意义相对较弱。
4.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内容、形式不全面,制度不完善
高校在对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领导力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实践环节不健全、培养反馈机制不完备。
二、高校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途径
1.设立系统的领导力培养课程
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立领导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作为公选课程。在课程方面,可以借用一些高校已经比较成熟的教材。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领导力拓展与训练》、西南财经大学的《大学生领导力提升》、中国人名大学的《大学生领导力》、北京大学的《学生领导力发展手册》等等。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入校开始就逐渐养成培养领导力意识,增加自身认知能力,增强大学生服务意识。
2.开拓领导力培养实践模式
(1)进行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合并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动每一位学生进行相关实际调查、志愿服务、支教等实践活动。从而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健全的价值观。
(2)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分别在学术类、名人类、文化类加入学生领导力方面的主题讲座,让学生在各类知识中逐渐养成领导力的培养意识。
(3)开展思辨类实践型培训。一是在高校大一、大二年级进行领导力培养的系统培训;二是针对高校领导力培养方面举行辩论比赛,从而让学生在思辨培训和思辨实践中养成领导力的培养意识。
(4)推进综合素质培养计划,积极和政府、企业、创业园等联系,拓展更多的挂职基地,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其中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校企的深层合作更加高效地推进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实现。在这些多元化的交流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领导力培养形式。
(5)举办、开展更多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协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3.提升学生组织在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的作用
国外高校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机构。学生在学生组织中的经历也是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组织中,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按照小组进行活动和评比。在学生活动中,成员们相互合作、信任、尊重,养成归属感,也能进一步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
4.细化学生评价体系,加入领导力因素
各高校对于学生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的相对具体的评价体系,但对于领导力方面没有较为细化的评价机制。将领导力作为学生发展的评价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J].比较教育研究,2008(1).
[2]李金林.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