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30徐丽敏
徐丽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在课前参考教参备课,课堂中逐段逐句地向学生讲授,学生不理解的就多讲,不会的就多练,这种典型的应试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完成考试中和材料相关的问题,获得分数。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从文本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同时,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会带给学生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还得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参与,获得体验。
一、注重课前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一般不太注重课前预习环节的安排,更多的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读要学习的课文,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只能是粗略地读读教材,至于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并不清楚。应该说,大多数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明确要了解哪些背景、要了解课文的哪些内容、要达成什么目标,然后再让学生去预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一般而言,在课堂探究之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在初步阅读中,能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即可。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史铁生当时的境地(双腿残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也就难以理解作者当时的那种颓废、迷惘,对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在内容上,则要能基本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如《十八岁和其他》,作者要谈什么问题(十八岁和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学生在自学中就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教师要在探究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初步感知文章的思路和基本内容。如《十八岁和其他》中对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原因的反馈,要引导学生能梳理出“流行观念的影响”“父母的愚昧与落伍”“子女的盲目与急躁”“缺乏沟通、理解、平等”等,当然,限于学生理解能力所限,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大致说出基本内容即可。
二、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教学开始后,不应急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可先预留几分钟用于情境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先展示和荷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然后再以问题“作者为何颇不宁静”来引导学生对背景再次了解。又如教学《祝福》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人物,由说人物转移到对整个作品的阅读。
通过情境而让学生进入阅读过程后,此时就要根据目标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如阅读《边城》,在反馈中疏通文意,围绕“那端午”“那女人”“那男人”“那爱情”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如对翠翠爱情的探究,对翠翠的爱情选择,翠翠爷爷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没有功利附属?两年来,翠翠有没有移情别恋?结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相应的句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因学生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问题探究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如《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平之后,熟悉文章情节。另一方面是深入感悟情感、深刻分析主题。有了课前的精心准备,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齐读、分组读、配乐朗读等不同的方式,将学生带进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身临其境开展分析研究。有了充分的感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对内容的熟悉和情感的把握,学生对接下来的阅读分析将会更为轻松,效果也更为明显。
三、以“群议”为突破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性、参与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集中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突破学习难点,对增强阅读教学有效性更有帮助。笔者在教学中专门建立了合作小组,每个小组6名学生,一名牵头学生,好中差均衡分布。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重点要点难点浓缩出来,设计出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认真分析,运用已有的基础和集体的讨论,自主整理筛选出准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启发、学习方法的引导,更重视了学生自主地位的体现和集体智慧的运用。
在课文分析中,笔者都采取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对问题的理解角度更为多元,深度也有了明显拓展,最后一起分析得出思考题的答案。有了集体的讨论研究,学生会更加准确深刻地把握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对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以及体悟其中的思想情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实践证明,将学生集体智慧发挥出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在阅读分析教学中起到攻坚克难的作用。
四、以“深悟”为要点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在深刻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成果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理解效果。阅读分析中,教师要重点抓住文章的选题立意、结构布局、思想情感、手法运用四个要点,这是增强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抓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创作能力的有效路径。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感悟,体现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集体研究相结合,每个问题都要在自己的脑海中认真思考,从教材中寻找答案,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答案的整合完善,然后在小组里提出自己的初步观点。
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思考分析,分析文章的选题立意有何独特之处,选择的切入点有何妙处,文章的结构安排艺术体现在哪里,思想情感怎样蕴含其中,以及运用了哪些较为巧妙的写作手法,这样的深刻领悟为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小组交流活动在学生深入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辨析,达到总结梳理、完善修正、提炼提升的效果,并且每一个小组之间还要进行汇报交流,在全班层面进行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提炼,从而将自主阅读成效发挥至最大。
五、以“活用”为延伸
阅读难与作文难都是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破解的问题,开展自主阅读分析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思考积累、总结梳理课文的成功之处,既可以总结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也可以总结手法的巧妙之处。总之,在每一篇课文的阅读分析中,教师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相互讨论研究的方式,对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供借鉴之处进行准确提炼,并进行内化吸收,成为学生自己创作的技巧。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环节的拓展延伸,通过片段仿写等方式,让学生活学活用,既提高了分析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实践运用水平,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广大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学生基础,充分拓展教学理念与空间,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