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教学训练方法

2016-05-30张寅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弹跳力提高教学方法

张寅

摘 要: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从教师教学层面,帮助运动员进行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的训练,以期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发展,强化弹跳技巧。

关键词:弹跳力;提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79-01

篮球运动中的跳是在高强度、高对抗下完成的。融体能,技能、智能于一体,千变万化,随意性很强。跳得高,滞空时间长,保证身体的稳定性,是准确投篮的前提。这要求运动员要有较好的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以及柔韧性。这无形中对篮球弹跳教学和训练提出较高要求。

一、弹跳力的概念与类别

弹跳力指单一次弹跳的能力(一般以一秒为时点),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代表肌肉在短时间收缩的运动能力与协调能力。但表象肌肉的体征不代表内里的收综速度及协调力。弹跳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因此,要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必须注重对肌肉爆发力的训练。

弹跳分两种:(1)跳得高且弹速快,起、落均很快,用于抢篮板比较合适;(2)跳得高和置空时间长,主要用于后仰投篮与空中动作。

二、提高弹跳力的腿部针对性教学与训练方法

(一)半蹲跳

运动员半蹲至一定位置作为初始状,双手置于身前,双腿发力,向上跳离地面约20到25cm;腾空后,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则完成一次。可指导学生重复练习,并不断提高起跳高度。

(二)提踵

引导学生在梯级上进行训练,将一只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脚尖抬到最高点,再慢慢放下,双脚交替,教学期间需监督学生完成情况。

(三)纵跳

教师示范动作: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夹紧膝盖;只用小腿跳,只能弯曲脚踝,着地时膝盖尽量不弯曲,再迅速起跳。在反复练习中,强化学生的小腿与脚踝配合性。

以上每个动作项目作3组,组间休息不得超过2分钟。

除上诉训练方法之外,还有如下方式可供借鉴:

方法一,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弹跳力有较明显的提升,但对训练设施与场地要求较高。具体做法:挖一个深约一米的大坑,学生在双腿上绑5斤重沙袋,跳入坑内,并尝试跃出。在负重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后,根据学生提升情况,增加坑的深度与负重量,再次尝试,如此循环,直至学生最后无法从坑中跃出,则解除负重,再测试弹跳高度。

方法二,较之方法一实施难度低,训练效果相对打折。具体做法:学生脚踝上绑弹力绳,练习原地纵跳,根据学生训练提升情况,可以考虑增加弹力绳力度。每日至少半小时。

注意:练习弹跳时需有防护措施:首先,要做好热身,拉拉韧带;其次,弹跳由慢至快,控制好发力顺序;再次,避免在水泥地上训练,选择田径场上的沙土地较适宜。

三、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机能训练

(一)重量训练

双脚起跳是否有力取决于肌肉力量,而肌肉力量可以通过重量训练来加强。训练中以“小次数,大重量”为原则。教师可考虑以8至12RM的水准进行初始训练(1RM是指肌肉一次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积累后,将标准转换为5至8RM,并增加动作速度。

(二)增强式训练

增强式训练方法已被认为是现今最有效的弹跳训练方法。其训练原理为:在运动过程中,对肌肉进行适量的,有目的的拉伸,从而训练肌肉群更强的爆发力或更大力量。

研究表明,肌肉在机体运动状态中,有向心、离心与等长三种基本收缩方式。通过弹力绳的原地弹跳或借助一定高度的平台上下跳跃,可以创造离心与向心运动。离心收缩产生的弹性与向心收缩的爆发的动能,能够很好地增进肌肉力量,提高收缩速度。但是增强式训练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速度,因为离心转为向心的过度阶段称为缓冲期,缓冲期越短,爆发力也越大,对肌肉的刺激与训练越充分。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增强式肌力训练与重量训练相结合,对提升运动员弹跳力有明显作用。但肌肉训练的前提必须是保证充分的热身,场地的适度柔软,机体的活力。另外,对于体重较重的学生,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的休息安排,因为体重过大者在肌肉过度离心收缩的状态下,更易形成迟发性肌肉酸痛,甚至可能带来过度训练的风险。

以下是教师进行增强式训练的要点

1.强度。作为一种强度较高的训练方式,且起跳与地面距离越高,强度越强。因此教师在增强式训练前必须首先对学生肌肉力量有一定了解,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依学生肌肉力量的实际情况设置高度目标,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2.量。初学者单次练习总弹跳步数可以控制在初级60-100,中级100-150,高级100-150。

3.频次。次间间隔48小时以上,每周最多两次的训练频率。

4.恢复。单练习注意组间休息时间控制在1:5-1:10的比例,即跳10秒休息50-100秒。

(三)弹跳训练肌肉协调能力的养成

人体弹跳包含多种跳跃方式,常见的如双脚跳、单脚跳及跑动跳等。过程中除了大腿肌肉的向心、离心或等长收缩,还需要小腿肌肉,腹部甚至背部肌肉的配合,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不同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利用多重弹跳训练方式,强化不同肌肉群间的综合协调。同时,在加强腿部肌肉训练的同时,不忘适当强化背部,腹部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使得学生在肌肉群力量中尽量规避“短板”。

体育教育方法需要体育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反复琢磨反复改进,这需要老师具有严谨的训练精神与求实的训练态度,同时注重训练中的反思。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训练取得收效的客观要件。在更加多样化,复合型,专业化,科学化的指导下,相信学生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内,能够提升更多,收效更好,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与决心,在赛场上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峰,翟元,刘中英.箭步抓举训练法对少年女排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赵晓明.现代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综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焦彦华.篮球运动中力量素质的影响作用[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

猜你喜欢

弹跳力提高教学方法
腿部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升的效果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的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