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

2016-05-30王玉国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文化教育缺失

王玉国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放在更加凸显的位置,而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传承我国的文化。而在中国文化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武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武术的学习,也开始慢慢趋向于竞技性,逐渐忽视了其中的文化教育性。其实,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侵蚀,作为我国“国术”的武术,开始被人们放在一种强身健体的位置,往往忽视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教育性。当然了,这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的。本文从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和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性重塑的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武术教育;文化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78-01

武术教育不仅仅可以促进武术的普及,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传承武术文化。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武术仅仅是被视为体育课程的一个小部分更多的是发挥着健身以及运动的作用,而往往忽视了武术的文化的传承作用。中国武术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冲刷的,现如今的教学形式却是对武术的完整传承以及人格塑造等多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应该不断发挥武术的文化教育性,不仅仅是对我们的武术的传承,更是对人格塑造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

(一)西方教学思想不断侵入

从1915年开始,武术被引入国内的学校教育后,主要采用的是兵式体操的教学方法。而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这种兵操教育方式。在这种趋势下,学校体育便逐渐开始改革,吸收了西方体育中健身、娱乐以及竞技的思想,而传统的武术教育受此影响。形成了统一安排教学内容和固定教学形式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而在教学内容上,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要么侧重套路,要么侧重散打。侧重点的分散也造成了中国武术丧失了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基本上被视为“武术体操”根本展现不出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严重弱化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深刻内涵,使其只剩下健身以及娱乐等功能。

(二)在武术教学上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中国武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以及完善,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以及内涵。然而,在引入西方体育的教学理念后,中国原有的教学体系冲到了冲击,而在这种冲击下,甚至是丧失了主体地位。中国武术教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利用国外的教学方式,教导中国武术,难免会在教学效果对其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西方体育是建立在运动学以及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武术的教学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动作和力量,没有武术“神、意”等精神内核和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教学被西方文化的思维异化的情况非常严重。

二、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性重塑的措施

(一)树立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理念

首先,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第一步,便是树立武术文化传承的理念。因为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有可能从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去深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传统武术的核心思想,同时开设理论性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对于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从理论中感受中国武术的深刻内涵。通过各种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从实际中,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体验到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习武先习德”以及“尊师重道”等等精神内涵。这种从理念上的转变,将更好的指导实践,可以有效扭转当前教育形式下对中国武术的种种错误认识,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够实现中国武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道德教化的功能。

(二)不断完善武术教学内容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众多派别。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武术拳种以及流派,与此同时这些拳种和流派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各学校进行武术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是专业体校的教学模式,而教学内容以也大多数是以竞技武术为主。甚至可以说,中国武术的多样化未能得到高效的利用,从而失去了武术文化教育的内涵。所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丰富中国武术的教学内容,从外到外内,从动作到心理各方面的课程都要涉及到,将中国武术各个方面的内涵,都能够通过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而在这样的教学中,才能不断的发挥中国武术的文化教育性。

(三)树立重视身体感知的教学形式

中国武术相当重视身体的感受,相比较而言,武术的动作要领的掌握,恰恰是外在的和极容易掌握的,相反的,在感受身体上的变化却是内在的以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的,是武术内在精神极为重要的培养途径,武术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感悟。然而,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我们更多的倾向一种外在的,一种速成式的教学。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武术的教学,促使武术从当前的竞技中回归它本来的作用,所以说,必须重视身体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武术动作以及内在功力的修炼等等方面的变化。

三、总结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鲜艳的名片,当然了,这也同时展现了出了中国人深刻的精神内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武术在文化传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而学校作为文化教育以及传承的媒介,其作用的发挥更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刘同政,普晓燕.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

[2]张晖.关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探究.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6)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文化教育缺失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