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至2015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特征统计分析

2016-05-30赵钰霞蒋良群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考试题图表试卷

赵钰霞 蒋良群

摘 要:本文以2013年到2015年三年间全国44套高考地理试卷中的88道地质地貌类题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及归纳法,对试题类型和所考查的知识点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三年高考中地质地貌试题的特征,最后根据试题的特征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理高考;地质地貌;特征统计;指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71-02

历年地理高考真题不仅包含大量重要知识点,而且蕴含着高考试题的走向。根据对2013年至2015年高考试卷的统计,全国各地共有地理高考试卷44套,本文选取这三年地理高考中的地质地貌试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特征来指导高中地理教学。

一、2013年至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地质地貌试题的分值统计

(一)近三年地质地貌试题各类题型的分值统计

2013年至2015年这44套地理高考试卷的题型可分为三种: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和选做题(非选择题)。表1.1是2013年至2015年地质地貌类试题三类题型的分值统计。由表可知:近三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对地质地貌相关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分布在选择题中,第II卷和选做题对地质地貌的考查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选择题能以较低的分值考查学生对较宽范围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且客观性较强。

(二)近三年地理高考试题对地质地貌知识点考查的分值统计

通过对近三年44套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其中共88题考查到地质地貌,所考查的知识点可归纳为四个部分:内力作用及地貌、外力作用及地貌、岩石圈物质及循环和地质地貌灾害(综合类试题表示题目和选项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表1.2是2013年至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地质地貌知识点的分值统计情况。

由表1.2可知,2013年至2015年这三年间,地理高考试题对地质地貌知识点的考查频率起伏不大、2015年相对较少,而且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在地质作用及地貌,平均每年为88.7分,其中外力作用及地貌占62.7分;其次为地质地貌灾害,平均每年为33.3分;对岩石圈物质及循环的考查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选做题对地质地貌灾害的考查与选择题对地质地貌灾害的考查有所区别:选择题考查对地质地貌灾害的认识与防御,而选做题着重于地质地貌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分析。

二、2013年至2015年地理高考中地质地貌试题的特征

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地理高考中88道地质地貌类试题的分析与归纳,可以发现其中的特征。

(一)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离不开地理图表。据统计,在近三年的88道地质地貌试题中,只有6道题是纯文字信息题;有75道是根据题中的图表获取相关信息,剩余的7道题则需要把文字信息转换为图。这些图主要包括地质剖面图、区域地形图、地质地貌示意图等。

(二)突出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

从上面的统计及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5年这三年高考对地质地貌的考查主要集中于内力作用及地貌、外力作用及地貌(尤其是河流地貌)、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地貌灾害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恰好是地质地貌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地理教材(人教版)中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近三年高考题中还有部分试题涉及到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力地貌等知识点,这是对外力作用及地貌内容的拓展。

(三)注重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统计的地质地貌试题中,有5道是考查码头、房屋、陵墓等的选址问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地质地貌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学生把所学的地质地貌知识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对教学的启示及建议

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具有较高的价值,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近三年地质地貌试题的分析,可以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一)注重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走向

地理的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本,也包含了地理高考的基本走向。随着课程的改革,课程标准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因此,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是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应该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来指导教学,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据统计,2015年有19个省份参加新课标全国卷地理高考,而2016年将增加至26个省份,新增省份包括四川、重庆、广东、福建等[1]。因此,地理教师注重对地理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走向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地理试题往往以图表为载体呈现地理信息,因此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分析图表的能力:第一、地理空间位置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从而对图表及其描述的环境进行定位,尤其是地质地貌示意图;第二、图文转换能力,学生需要把图表转换成文字信息,或者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尤其是地质剖面图。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地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解读、并能够根据地理图表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通过对近三年地理高考试卷中地质地貌的分析,可以发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运用基础知识作延伸。另外,房屋、码头选址类型的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地理原理应用及迁移能力,能够活学活用,把所学知识迁移到问题中[2]。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地质地貌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背斜与向斜时,还可以延伸到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道路工程中隧道应从背斜构造穿过等知识点。

(四)培养学生分析考点的能力

教师具有较强的分析试题考点的能力,有助于把握试卷的命题意图及考题走向。学生也应该具备分析考点的能力,从而能够精确地运用相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讲解试卷或难题时,让学生来分析试题中包含的考点,以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试题考点的能力。

(五)提高对选修模块的重视

除8个省份的地理高考试卷中无选考题外,其余试卷对选修部分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考查,其中新课标全国卷中选考题分值为10分,占地理试卷总分的10%。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越来越多省份的地理高考试卷将设置选考部分。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提高对选修模块的重视,不能轻视选修模块的教学。

参考文献:

[1]2016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DB/OL].http://www.xuexila.com/jiaoyujigou/59661.html.

[2]陈丽萍.2010年至2013年新课标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4:37.

猜你喜欢

考试题图表试卷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