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暗戏:梨园猜色玉生香

2016-05-30菡阁

收藏·拍卖 2016年1期
关键词:折子戏出题者曲牌

菡阁

清代乾隆、嘉庆之后,昆曲折子戏兴起。这为本已繁荣的土大夫赏曲活动提供了便利。文人们聚会清玩,常不断加工、润饰一出出经典的折子戏。这种精益求精的艺术审美追求,结合苏州传统玉工,便慢慢催生了像“昆曲暗戏”这样的昆曲折子戏专用把玩件。

此套昆曲暗戏,共13匣,117件,为罕见的失传已久的梨园瑰宝,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惟一一套,断代到清末民初。涉及31个昆曲曲牌里的34折,材质有白玉、墨玉、水晶、玛瑙、青金石、翡翠等,皆为珍贵的宝石。且此百余件器物,皆为清代典型的苏州玉工。包含了阴线刻、浅浮雕、圆雕、透雕、打孔、镶嵌或者巧作等制玉工艺。工艺精湛,一个5厘米的玉琵琶上甚至还装有琴弦。

此套暗戏从用料和用工上看,它所需昂贵的资费绝对不是平常的升斗百姓能够承担的。因此,此套暗戏的拥有者一定是家底殷实,并有一定戏曲文化修养的昆曲戏迷。他们相聚娱乐之时,互相赏鉴精致的昆曲道具,凭此猜测戏曲折子。

这些小巧精美的昆曲道具,各自代表一出折子戏。出题者拿出一件道具让对方猜,一折戏的曲牌名。猜中的人,还必须顺带介绍一下折子戏的剧情,猜不中的一般要接受被罚唱的命运。

一套小小物件,却是指向昆曲艺术当年梨园独占鳌头的缩影。

猜你喜欢

折子戏出题者曲牌
试论昆腔曲牌的曲腔关系
挑战出题者
1,2,3,看这边!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曲牌园地】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神回复
几何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