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实施创新教育
2016-05-30李兆凤
李兆凤
摘要: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朱镕基同志也强调:“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为此,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站在21世纪的高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培育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
关键词:教书为了教人;教书必先教人;是创新教育的内在核心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6)01-043—3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特别强调了一代新人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给我们提出更新的要求,联系我校实际和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实施创新教育中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必须给学生的成长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这里特别强调家长和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孩子,使他们能在周围人的支持下身心愉悦地成长,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孩子们去探索,去创新。
第二,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帮助孩子从小有自信心,能接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自我实现,相信自己能行。近几年开展的“我能行”教育,赏识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从而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l、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安全感”,思维才可能敏捷,才可能创造。
2、课堂教学活动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新的体验。
3、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活动,重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是创新的前提。
4、对学生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主动探索的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下面我仅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我个人在贯彻和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一点儿体会。
(一)教育管理方面
我认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充分的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自我求知、自我探究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据有关科学资料报道,就一个班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是不相上下的,原来的智力差异也并不十分悬殊。导致学生学习上两极分化的原因就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差异。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个人性格、意志、情感等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的作用。
近年来,在创造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把一些创造技法的原理运用于我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语言激励、榜样激励和信任激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目标激励
我所教的班级,在我刚接手时是二年级,我就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为国家为人民掌握知识,学好本领。争取做一个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的小学生,今后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大道理。小道理就是: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和科学知识,在社会上你才有立足之地。否则将被社会所抛弃。学生们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师的这种目标激励,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他们的心田。
2、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就是教师适时、有分量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变“缺点列举法”为“希望点列举法”。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表扬的重点是中等学生中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对于边缘生中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特别给于关注和及时的表扬,使边缘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班刘洋同学二年级时成绩较差,各种不好的习惯很多,对于刘洋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我没有公开批评,而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启发她自觉。做为班主任,这学期一开学,我把她找来,同她促膝谈心。诚恳地帮助她,分析她能学好、做好的有利条件是:(1)頭脑反应快(2)有正义感(3)有集体荣誉感。相信她如果能刻苦努力,注意自己的缺点,肯定能够进步。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刘洋同学确实变了。在期中考试试卷讲评后,我特别表扬了他。并抓住这一最佳教育时机,肯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勉励他继续努力。老师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刘洋同学信心倍增。
3、榜样激励
刘洋过去是边缘生,现在位居中等。刘洋的进步是全班同学有目共睹的。抓住这一典型事例,我及时召开了题为《谁说我不行》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要以刘洋为榜样,争取更大的进步。事实证明,身边的、看得见的榜样最具有感召力。
4、信任激励
我班的曾仙贝同学,一年级时也是边缘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一次家长会上,他父亲非常生气地说;“曾仙贝每天下午放学很晚才回家,晚上看电视,节目不完,他不罢休。我们家长真是拿他没办法。”对这样的孩子,父母早已失去信心。管教的办法很简单,不是打就是骂。
家长会后,我立即找曾仙贝谈心。从谈话中,我发现他很诚实,对老师不讲假话,有什么说什么。我肯定了他的优点,他很高兴,借机我向他提出两点希望:第一,希望他从今以后,每天放学按时回家。第二,希望他除了周末,平时晚上应该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看电视。问他能否做到这两点。他干脆利落地说:“能”!我赞许地说:“好样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说话算话。更相信你,只要肯下功夫,刻苦、认真地学,你的学习成绩一定能提高。”从他这以后的表现来看,老师的信任和鼓励确实起作用了,第二天上数学课,我就发现他听课情绪好多了。以后又发现他作业质量大大提高。对于曾仙贝同学的这些进步,我都适时地给以具体的表扬,并在表扬之余,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鼓励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对他的信任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他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这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给他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因而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信任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力量源泉。
几年来,直接或间接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我认识到:教书为了教人,教书必先教人,这才是创新教育的内在核心。
(二)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2、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于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要知道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建立起来的记忆能力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创新的能力。”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