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文本清理
2016-05-30张立鹏
张立鹏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和宗旨皈依,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武器,在批判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路径。历经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四个时期,逐步形成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文本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1-0005-0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路径,其思辨的火花洒落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之中,突显出伟人思想的前瞻陸和穿透力。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历经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四个时期,逐步形成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萌芽时期:从中学时代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人的自由问题的初步探讨
马克思的诗作《人生》堪称迄今为止发现的其最早的作品。在这首七段短诗中,马克思对光阴流逝、命运多舛、夙愿难遂等永恒的人生议题表现出唏嘘和困惑。虽然这算不上对人生有多深厚的体会和反思,但毕竟也算是其后来写作和研究的原始素材和情感来源。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对理想的思考及自由精神的追求蕴含在其中学时代的三篇习作之中。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洋溢着强烈的自由主义精神,弥散着厚重的人道主义气息。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应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一旦拥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乃至生命。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自由的探讨,主要考察原子在虚空中的偏斜运动,尽管字里行间折射出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更袒露出伟人对自由向往的情怀以及为自由而忘我的战斗精神。“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可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区别开来了。”在马克思看来,把原子的一切运动定格为必然性,否定自我能动性的可能,这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短板和缺陷。马克思进而将原子虚空中的运动导人人生,强调把握住自我意识就是对自由的把握。马克思眼中现实的自由是“定在中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现实的斗争中取得的。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依稀形成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仍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出发,解读“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命题。但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不同于鲍威尔等人,他强调自由是人的本性,主张自由同现实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指出“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
在担任《德法年鉴》编辑后,马克思开始沿着唯物主义的视野依稀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轮廓。《〈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可视为《德法年鉴》时期集大成者的著作。从这时起,马克思开始追求真正的自由——人类解放。马克思指出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有本质的区别,政治解放只能实现政治自由,而人类解放的前提是劳动自由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才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本质区别,指出人类解放要触动社会大厦的基础本身,即废除私有制。在阐述人的解放思想时,马克思指出:“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使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本质上趋于一致。
《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费尔巴哈劳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看到工人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同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丧失了人的“类”本质。因此,马克思强调只有消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人的片面发展。
尽管这一时期,尚未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概念,但马克思开始探讨人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等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已依稀可见。
二、形成时期: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科学的实践观为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前提
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不再用“人本身”来说明人,开始抛弃“抽象的人”而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把抽象的人拉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不再是空泛谈论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是具体研究人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使人成为非现实的人,人的现实存在就是非现实的存在。只有改变自身的现实存在,改变自身生存的现实条件,才能找到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视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费尔巴哈代表了马克思之前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但一步入社会历史领域,却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之中。马克思尖锐地批判这一缺陷,强调入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以实践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马克思通过实践环节考察社会生活,从而揭示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尽管在《提纲》中,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但实践概念的提出以及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前提。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部鸿篇巨著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现实的人”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眼中“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马恩看来,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人的生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虽然,当下的人不是完美的生命体,但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既指向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更指向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整个社会将是由各具个性的自由人而形成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有个性的人”最终替代“偶然的人”。在“真正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通过文本厘清,我们可以看到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基本清晰,他们开始注重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视野中探寻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三、发展时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一)发挥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普鲁东的错误思想而撰写和出版了《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指出:“普鲁东先生是另一个魁奈医生,他是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面的魁奈。”在探讨现实的历史是谁创造的问题时,马克思反问道:“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马克思把人看作从事社会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强调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劳动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并非可以自由地创造历史,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或自由选择某一生产方式,人自身的发展总是受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的活动只能在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而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马克思视野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遵循客观历史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由之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影响深远。从表层意义上《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无产阶级政党创立和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斗争的需要,但《共产党宣言》深层的意旨是奔腾于对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的那股洪流。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入的发展与物质资料生产紧密关联,生命个体的自由与解放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事件,绝非抽象的精神世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共产党宣言》一方面肯定了资产阶级在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把人的自由限定在对物的依赖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之外,别无其他关系。工人沦落成为生产工具的地位,几乎只限于获得维持自身生活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可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富余的金钱谋求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针对人的片面和畸形发展的社会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推翻现存的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真正意义上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指出未来社会的远景蓝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四、成熟时期:从三大手稿及《资本论》的问世到《哥达纲领批判》
(一)人的发展三阶段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基于对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深度审视,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亦可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大历史形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深化了《手稿》中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发展必将经历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关系”和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个性”的三阶段。从文本衔接上看,《手稿》及后来的《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的视域已触及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划分阶段,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完成了这一重任,并提出诸多崭新见解。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划分是多维度的,既涉及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也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顶层制度的设计。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社会财富还未达到极度丰富,社会成员还未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通过文本的解读,可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发展预见的审慎态度。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并不像空想家想象中永恒不变的精神乐园,而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等要素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程度
自由时间理论作为工人自身解放、全人类解放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马克思在三大手稿及后来的《资本论》中完成了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制高点。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是在“批判旧世界”的逻辑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中虽未明确界定自由时间,却将其分为闲暇时间及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马克思注重“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把自由时间看成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维度。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的“自由时间”,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却有天壤之别。工人在本质上已被剥夺自由时间;而资本家除了享用自由时间,连必要劳动时间也成了他们的自由时间。“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建立在这种窃取的基础之上。
在《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时间的对抗性矛盾,积极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路径。马克思指出:“他们支配的自由时间,不管这一时间是用于闲暇,是用于从事非直接的生产活动(如战争、国家的管理)……这一自由时间都是以劳动群众方面的剩余劳动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自由时间和自由发展空间表现出占有和阻碍,资产阶级的自由发展是以工人阶级片面发展甚至不发展为代价,两者之间充斥着激烈的对抗。
在《资本论》第1卷《工作日》一章中,马克思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构成。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过程由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构成,非劳动时间由非自由支配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即自由时间)构成。只有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动物式的生存方式,才能享受人生的愉悦。因此,马克思主张“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当然,在人的发展远景中,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让所有人拥有自由时间从事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历经三部著作的相互补充、相互佐证,马恩形成了完整的自由时间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则成为自由时间理论的宗旨皈依。
总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经青年时代对自由的热情讴歌,到《博士论文》对原子自由运动的深入探讨,再到社会实践中运用政治经济学视角诠释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责任编辑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