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宗教改革与医院的世俗化

2016-05-30傅益东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宗教改革世俗化英国

傅益东

【摘要】:英国医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社会功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对整个欧洲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医院也随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最初依附于教会的收容庇护场所逐渐过渡到实行救死扶伤的社会性医疗机构,医院开始朝着世俗化和专业型医疗机构模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英国;宗教改革;医院;世俗化

教会医院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功能,不同时期的医院,其宗旨、功能和组织模式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其性质和特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16世纪,英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英国的宗教改革以民族独立为旗号,主张国家权力的世俗化,并在教义、仪式上对教会组织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医院作为教会的附属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社会职能逐渐凸显进而取代宗教职能。实际上,教会医院从中世纪的宗教机构向现代医疗机构的转变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如何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均有研究的必要。本文将对宗教改革前后的英国医院做一历史考察,并探寻其影响。

一、宗教改革前的医院

中世纪是西方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高峰中间的低谷时期,宗教禁锢着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發展。教会垄断了医疗事业,对新的医学理论的提出起消极的压制作用,正如后人所熟悉的,当时欧洲人在治病时往往使用催吐、放血等落后的治疗手段,大大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与此同时,教会在慈善事业和救助贫民方面却起着积极的社会作用。早期的医院就是教会用来收容庇护贫民的场所,追溯词源,医院(hospital)这个单词在拉丁语中的本意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之后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含义复杂的词,一方面包含公立救济院(almshouse)的意思,即为病弱的人提供一个免费的居留场所;另一方面也包括医务室(spittle house)的意思,即为病人提供临时治疗的场所。英国医院最早的历史要上溯至公元1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佩思郡的英查图山(Inchtuill)出现了第一家医院。之后漫长的几个世纪,史料都没有关于英国医院的详细记载。在诺曼征服(1066年)以前,英国并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专门为病人提供治疗或护理的医院,只有一些修道院设立一些场所收容过往的朝拜者和旅客,同时对本地的贫病百姓给予帮助。这类场所并非专业的治疗机构,严格来说应该被称为收容所(hospices)。公元973年,本笃会制定《肯考迪亚改革书》(Regularis Concordia),规定修道院必须腾出专门的房间以供修道士和修女养老善终,由神父掌管并从修道院的地租中抽调资金,用于收容病弱者,并派专人照料。“这些房间按照特定的标准模式,安排在单独的建筑里:80张床位分成两行排列在大厅里,厅的尽头则是祭坛。”此类照顾体弱多病者(infirm)的场所被称为“诊所(infirmary)”。直到今天,“infirmary”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医院”,并广泛的用于医院的名称。诺曼征服之后,开始有了关于“独立医院”(free-standing hospital)的信史记载,包括其建筑场所、财产状况、人员配置,但是对病人情况和疾病治疗的描述却很少,这一点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的“独立医院”治疗功能比较薄弱,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救死扶伤功能。“独立医院”更多程度上所指的是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医院开始有了自己专属的独立建筑,而并非管理和功能上的独立。

那么,这个时期“医院”的属性是什么呢?我们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一些结论。文化史学家道森(C.Dawson)认为:“对中世纪文化起源的任何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给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历史以重要地位。因为,在从古典文明的衰落到世纪欧洲各大学的兴起这一长达多年的整个时期内,修道院是贯穿于其中的最为典型的文化组织。并且……只是通过修道院制度,宗教才得以对这些世纪的整个文化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修道院作为宗教场所贯穿于整个中世纪,对中世纪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者和执行者,目的是为了扩大教会的影响力。

在基督教文化对社会各方面渗透影响的社会大环境之下,中世纪英国医院是以宗教场所附属物的形态出现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依附于教会存在,由教会主办,由神职人员负责操办日常的管理事宜和照顾和救济贫困病人。据史料记载:1077年,勒弗朗(Lefranc)大主教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建立了第一所教会医院,“医院由巨石建成,并分成两个部分,将男女病人隔离。在医院外还有单独的小礼拜堂作为教士的住所,超度灵魂,埋葬逝者。”在管理上,教会医院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由本地的神职人员掌控一切,利用教会的资金和地产创办。在坎特伯雷主教建立第一所医院后的80年里,全国范围共有68所医院得以建立,其中23所由教会在“什一税”和土地资产中筹资建立,剩下的则由皇室、贵族或当地的富有地主出资建立。到1200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250所医院存在,而到了1348年黑死病爆发前夕,这一数字超过了500所。在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增长,城市发展,随着人口、贸易和城镇的发展,大约有110家医院成立,这些医院由新兴的商人阶层投资,很多是在原来废弃的麻风病院的基础上成立的。当时的英国医院按照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小型医院,由一些零散的房屋组成,在本地慈善家以及病人家属资助下维持运营,这类医院占了大多数。第二类是较大规模的医院,此类医院需要大笔资金支持,资助者通常是某位大主教或者王室成员,作为回报,他们有权任免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并颁发病人的居留令(dictate occupancy)。而为了维持医院的日常运作的资金来源则颇为复杂:教会为了维持医院的运作,会从教会地产的地租和教区的什一税中抽取一部分;有的医院被授权向本地农民和集市贸易中征收一些费用,比如约克郡的圣兰纳德(St Leonards)医院就被授权从每单位耕地中收取1司瑞夫谷物,该医院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最富的医院;在一些沿海地区,医院甚至还被授權征收关税;医院常在通往城镇的主干道旁放置募捐箱收集来往路人的捐款;在一些大型节日或游乐会期间,医院的委托代理人巡游各地游说募集资金;医院还通过出售床位或者长期护理向病人收取费用,比如一项终身护理,包括一间单独病房,三餐供应,专人服侍,还配有马厩。

在教会大规模的兴建教会医院的同时,神职人员的道德松懈,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教会医院的腐败,这就使得以权谋私的行为大量存在。1403年皇家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在调查圣玛丽医院时就发现一位副主管和妻子盗卖医院财产,贪污病人的饮食费用,甚至盗卖病床旁的灯。

这个时期的医院主要受教會控制,医院的建筑常常与教堂和修道院联系在一起,因此医院的主要活动不可避免的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围绕宗教礼仪安排,接受洗礼,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有尊严的死去远比经历多方施救后苟延残喘来的重要。因此,医院的宗教功能也就大于医疗功能,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的医院是作为一种宗教慈善机构而并不是社会公共医疗机构而存在的。比如位于约克郡的圣兰纳德(St Leonard)医院,由英王史蒂芬(King Stephen)建于12世纪。这所医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多功能系统的最好代表——它为来往旅人提供居所,对穷人布施行善;高峰期曾收留过240位长期病人;它还包括一所孤儿学校,容纳30名唱诗班儿童。医院由34位神职人员和一些后勤人员维持日常事务。

由此可见,当时所谓的“独立医院”和隔离院并不能给病人带来有效的医学治疗和专业护理,不具备完善的医疗救治功能。它们只是作为教会掌管的慈善机构,对贫困民众提供庇护和帮助,尽管如此,这些早期的独立医院还是以“救济院”和“收容所”的角色出现,为贫困病人和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救济和照顾,发挥了较为积极的社会作用。正如波特所说:“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即便是在希腊罗马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专为救助病人而建立的社会机构,医院的建立是基督教会的杰作。”教会医院的成立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医院使一部分看不起病的穷人获得了救治,中世纪英国医院作为宗教场所的附属机构,体现了教会对弱势群体生命权力的尊重。其次,教会医院的发展使宗教伦理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践,这种行为建立了慈善互助的优良传统并培养了良好的社會道德风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宗教改革与医院的世俗化进程

16世纪上半叶,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教会势力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弱化,因此许多教会医院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兴的摆脱宗教影响的世俗化医院的诞生。在16世纪以前,英国大多数医院的社会救助和庇护功能已经逐渐弱化。到了16世纪上半叶,宗教改革使得教会医院几乎全部被废除。但是教会医院废除后留下的社会救助和医疗救治功能的缺失使得政府不得不正视这些问题,因此又出现了大量世俗化的医院,有些是以原来的教会医院为基础,有些则完全是新建的。

英国社会学家卢克曼认为:“世俗化指的是现实社会的各部分从宗教信条和宗教机构的控制中逐渐摆脱出来的过程。”医院的世俗化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医院的治疗模式开始变得专业化,治疗功能逐渐代替宗教抚慰和救济功能。第二,医院的管理开始逐步摆脱教会的影响,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募捐者开始参与医院事务的管理。第三,医院的经费来源更加丰富和充裕,新建的医院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如亨利八十在1544年建立圣托马斯医院时,给予市民管理该医院的权利,伦敦市民因此同意每年缴纳500英镑支持他。第四,受当时社会观念中流行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医院更重视自己的经济利益。在中世纪,对病人的救治和庇护基本是免费的,但是宗教改革后发生了变化。例如1592年,伦敦圣米歇尔区的执政官想把两名孤儿送进医院但被拒绝,其理由是该区未缴纳税款,只有将税款补缴才允许孤儿入院。

英王爱德华六世重建了三大医院:圣玛丽医院(St.Mary)、圣巴塞洛缪医院(St.Bartholomew's)、圣托马斯医院(St.Thomas's),并兴建了基督医院和布雷德维尔医院。并且这五所医院之间按照接收病人范围的不同开始有了初步的职能分工,圣托马斯医院和圣巴塞洛缪医院负责穷病人,圣玛丽医责管理精神病人,基督医院负责照顾孤儿,布雷德维尔则负责收容行为不端者。从此以后,医院开始逐渐的有了专业分工,这是医院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除了医院总体类型的专业分工之外,其内部治疗模式也开始变得更加有效和专业,中世纪那种注重祈祷和洗礼的宗教抚慰模式开始逐渐让步于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医院的宗教功能逐渐被治疗功能所取代。除此之外,医院的组织管理也逐渐脱离教会,有了新的变化,其管理制度和职责分工有了明显的世俗化特点。比如,伦敦的四所皇家医院中,政府共安排了66名管理人员,组成4个委员会分别管理四所医院。有学者对16世纪兴起的由王室或地方政府引导,民众捐资支持的世俗医院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这是基督教王国里第一个由世俗政府领导的对民众实行的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的体系”

三、结语

早期的教会倾力于济贫救苦,担负起庇护和救助人们的任务,事实上承担起了原本属于政府的某些职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功效,为救助底层民众和维护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总的来说,宗教改革以前的英国医院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医院和基督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会势力管理医院的日常事务并主导其发展趋势。医院以基督教的宗教教义作为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而宗教人员的道德问题,也不可避免的给医院带来腐败,医院的运转资金主要来源于教会地产的地租和他人捐赠,因此基本不受政府控制,因此缺乏监管机制;第二,医院的主要功能要么是为穷人提供庇护和救助,要么是作为老年神职人员养老场所,而没有具体的功能分工,不是专业的治疗机构,即使和医疗功能相关的“医院”也只是作为防止麻风病传播的隔离机构,而并不具备普遍的救死扶伤功能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而宗教改革后的医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世俗化转型过程,教会的控制权和宗教功能逐渐淡化,新兴的贵族、地方的有志之士和王室逐渐成为医院的投资和管理主体,医院的世俗化转型使其逐渐从最初的宗教慈善机构过渡到社会医疗机构,开始为现实社会服务,为后来新型志愿医院的兴起作了基本的准备工作。这个时期的医院并没有形成如现代一样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的医院,由于人类医学知识的不发达和物质生产力的落后,医院主要充当的只是“救济院”和“收容所”的角色,但是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医院”作为收容场所,还是提供了许多用于安置和照料病人的场地,对贫困病人和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了救济并提供了帮助,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可以说,该历史时期教会医院的存在为现代医院的萌芽打下了基础,为后来英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宗教改革世俗化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英国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