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性探索
2016-05-30娜布其
娜布其
摘 要:为适应新常态下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发展要求,努力推进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形成全新的课程模式,实现教育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真正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对比研究得出对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实践方法,并提出具体修正意见,以供学校及教学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实践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H10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70-02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的现代汉语课程,其实用性大于理论性,可以说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课。并且,现代汉语课程是进行其他语言课程学习的基础学科,对以后文学课程的学习也起着不容小觑地铺垫作用。同时,对人才进行更为高层次地培养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之带来的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教育新常态下的现代汉语课程也应该积极响应教育发展的新挑战,进行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
一、适应时代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一)结合流行新语言突显时代性
新常态的“新”,意为与以往不同;“常”,则意为相对稳定。新课标要求认真选择能够满足全体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教学内容产生新常态的改变,以适应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以新常态来要求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就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拉动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发展。语言文字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得到更新发展,在因特网的作用下产生的网络语言也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之中。许多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生词汇更能迎合学生口味,且表达含义也较原来的词汇更为生动明晰,具有更易理解的实用性特征。
(二)以新视角来阐释语言发展规律
对语言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要认识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互动的工具。语言现象作为人类活动一种特殊的现象存在,网络用语、广告词等都是新鲜语言现象的表现形式。这些新型的语言表现形式的出现使常规的词语搭配组合规律也发生改变,新鲜语言现象及发展规律在现代汉语教学课程中加以应用已经成为不能避免的趋势。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新常态的影响下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延伸,将教学内容灵活化,对语言不断发展出现的新的现象规律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赋予现代汉语时代性、实用性的新标签。
(三)情境教学中落实先进教学理念
情境化教学,就是利用图片、音乐等形式及工具创造衬托主题的情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配合教育。教学的情境化是将先进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体现,这种由理论回归实践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吸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大胆质疑的勇气。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常态下教学情景化这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要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创设符合现代汉语课程的情景化教学,让传统文化这一教学内容在生动的教学方式下鲜活灵动起来。
二、结合语言应用能力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一)培养现代汉语意识来深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这一目的,所制定的长远的教学计划、安排。是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方式做出的预期设想及调控。新常态下的教学早已不是将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各地方高校也应该意识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对学生单纯的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是能让学生通过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培养一种现代汉语意识,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字对知识的解读,可见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为学生制定深层次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二)学习西方教学来开放教学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教师也在积极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改进,高校教师学习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并结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应用,这种开放不单单是教学模式上的开放,更多是體现在教学思维上的开放。例如: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古文诗词用情景剧的方式排演出来;现代汉语课程的课堂讲授由学生来进行,老师则扮演学生的身份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评价;对现代汉语课程的讲授也不局限于课本甚至不单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了解。高校老师用各种开放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将西方的教学思路加以实践应用实现传统教授方式的改革。
(三)应用现代化手段来突破传统教法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制定需要以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做为起点,它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再与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的期望值相配合,最后制定出符合新常态要求的符合全体学生需要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现代汉语意识,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现在传统教法枯燥古板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例如:PPT课件授课、视频教学。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兴趣,也借着现代教学技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储备量。
三、深化考试模式适当改变考试方法
(一)新常态下考试改革走向“三维”
如今大多高等院校在学生学业成绩考试中多以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这早已经与新常态下的教学改革目标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校主要以: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论文考察作为课程考察的主要形式。这样将考试成绩主体化的教学检查,不仅阻碍了新常态下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也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及发展。应该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对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态度及价值观进行考察,让学生随着考试方式的变革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调整当下考试改革原则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试方法的改变不能一味的突破传统,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本校学生特质,而且要根据课程类型采取适当的改进。地方高校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时应深入分析这一学科特质,现代汉语课程属于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授,所以不能一味的追求考试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考察的深入性。改革后的考试方式应有利于学生加强现代汉语意识和理解应用能力,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这一传统科目教学规律的考察方法。考试内容可以通过对现代汉语情景化的创设、新的语言发展规律的应用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考察。
(三)强化“统筹兼顾”的考试方法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育出具有高道德素质和强知识技能的人群,考试形式的出现就是为检验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和掌握情况,考试的结果则能反映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侧重什么方向,考试结果就能反映学生什么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考试这一特质,对考试方向进行全面化、整体化的改变。即使现代汉语课程多是对传统知识的传授也不能例外,教師应以学生技能培育为考察主体,即使是笔试也应多出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当然素质的考察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教师时时的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应开创思路探索出全面化的考试方法对学生做出更为先进合理的正确评价。
四、结语
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教师怎样教授就会导致怎样的学生出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尺度不好把握,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不是一天形成的,前人的累积才使得这样一门实用性大于理论性的传统学科出现。以至于多数老师为了不破坏传统精华,只是将知识完整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注重着教学内容“量”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接收的“质”。所以与其这种无意识下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破坏,不如大胆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不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束缚,结合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化接受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新常态教育教学要求的课程改革及实践探索。要根据时代信息变化,适当调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不要只专注教授课程内容的多少还要注重语言的应用能力。适当调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科为主体。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与考试相辅相成的,要深化考试模式,适当改变考试方法以对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情况通过考试的形式加以掌握,并分析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对教学方法及时改进,调整出更适合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殷树林,吴立红.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的一些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03):51-54.
〔2〕彭泽润,陈长旭,吴葵.“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J].云梦学刊,2007,(04):135-138.
〔3〕杜道流.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79-81.
〔4〕樊中元.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实践与理论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5,(09):77-82+96.
〔5〕冷瑾.对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中课程意识的审视和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33-13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