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生成关系

2016-05-30罗帅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触景生情情思意念

罗帅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周仆①的《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仆(?—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迳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其参考答案是: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这个参考答案只给了三个术语,没有结合作品做具体分析,简单得让人有些费解。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做了多年的语文老师,但是遇到这样的试题,尤其是对整首诗做情景关系的分析,一下子我也是不知从何入手。但是,情与景,是诗歌创作和鉴赏不可回避的两个基本元素,探讨并归纳二者的关系不仅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甚至是终结点。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情与景的关系比较复杂,古今很多学者都做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限于个人的学识能力,我仅对高中阶段进行诗歌鉴赏时所涉及到的情与景的生成关系做些浅释。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述一下袁行霈的观点。他说,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即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例如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是移情入境,即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遂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如李白的《待酒不至》:“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三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他指出,情随境生和移情入境中的情都是诗人之情,而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他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情感,这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不同,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他举例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杜甫的《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9至31页。)

为了使袁行霈的上述观点变得更加清晰,更加适合高中阶段的操作,我进行一下简化。在区别这三种方式时,袁行霈用了“意、境、情、物”四个概念,我们姑且把“境、物”归结为景,是宽泛之景,包括一切可以入诗的自然之景及人生世相;把“情、意”归结为情,是宽泛之情,包括七情六欲以及人生态度志趣等。那么,我就可以把袁行霈提出的前两种方式简化为如下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其含义对应“情随境生”;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其含义对应“移情入境”。至于袁行霈提到的第三种方式,固然可以自成一类,但我想,梅兰竹菊等自然景物之所以能自成性情,各领风骚,也许只是出于有情人之眼,如贩夫走卒视之,亦不过是一堆柴薪而已。因此我觉得这第三种方式可能与前两种交叉或重合,而陶渊明的那首《饮酒》(其八)更像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因此,这种方式就不必单列出来了。

那么,什么叫袁行霈所说的“自觉的情思意念”呢?这个问题涉及到触景生情和借景抒情的根本区别,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其实,人的心中始终流淌着一条感情的河,它由七情六欲等各种情愫组成。未受到外界事物触动时,这条河平滑如镜,波澜不兴,此时的情思意念应该是不自觉的,也是不强烈的,因为人并未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到底处于何种情愫中;一旦受到触动,它便荡漾开来,生成千层涟漪,潜藏着的各种情愫便外化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人能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处于何种情愫中,此时的情思意念应该是自觉的,且强烈的。触景生情之景起到触发作用,此时,诗人心中曾有不“自觉的情思意念”,在景的触发下,这种情思意念开始振荡起来,并逐渐生成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至于借景抒情,诗人心中已有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但是此情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朱光潜《诗论》,2009年,北京出版社,46页),因此,景起到寄托作用,同时已注入了诗人的情感,景语已生成情语。像这种生成现象我们姑且称为景与情的生成关系。

其实,在情与景的生成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袁行霈所说的“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和“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这二者在具体的诗歌中如何落实。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又怎么能确定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呢?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的公式或定理能帮助我们去判断,我们能借助的无疑就是诗句本身、相关注释、审美心理以及我们的经验阅历等。这既是语文的特点,也是应试教育给语文造成的尴尬处。下面,我们看几道高考试题来体会一下,也许能发现一些端倪。

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虽有注释,但并没有给我写作背景方面的暗示,我们无法得知诗人此时的遭际和心绪,不过,题目中的“忆”字泄露了秘密,也就是说,此时诗人心中有着思念之情。首联说李白诗歌冠绝当代,卓尔不群。颔联以古人做比,说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开篇四句,高度赞美李白,充满了对李白浓浓的敬意,也正因为这份崇敬,杜甫心中才蓄满了无限思念,这“崇敬”和“思念”当是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颈联两句都是名词句,犹如两幅照片分别呈现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水北岸,春树摇曳;江东一带,晚霞绯红。分开来看,没什么奇异之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两句景是在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观照下的画面,而且当遥隔千里之景同时并列在我们眼前时,在我们的脑海里不禁会生成另外两幅画面:杜甫遥望江东,大概晚霞之下便是李白;李白也翘首渭北,似乎春树旁站着杜甫。就在这注目凝望中,春树和晚霞似乎也注入了二人思念之情。这两句景语已经生成情语。可见,颈联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其参考答案为:“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008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金人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①》: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题是:“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根据注释,即使不看此诗,我们也能体会到此时诗人心中弥漫的应是宦海浮沉的感慨和羁旅漂泊之苦,应是悲情在先,但是首联告诉我们,诗人于日暮时分,在贬谪之所见到水国秋风萧瑟西风摇落片片黄叶的画面时,漂泊在外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可见,这乱如发丝的“羁绪”是由当时当地的风物触发生成的。心中的悲情曾经是一片宁静的湖,是水国西风让它荡漾起了涟漪,亦如一群沉睡的乌鹊,是皎洁的月光惊碎了它们的酣梦。那曾经的悲情就应该是不“自觉的情思意念”,是一种潜意识,它一经触动便自觉荡漾起来,生发起来,壮大起来,让诗人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处于“强烈的主观感情”的漩涡中,以致于悲情难遏,非要借助外物抒发出来不可,于是颔联以屈原、白居易自况。因此我们确定首联写法特点为触景生情。关于写法特点,其参考答案为:“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009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宋代严羽的《江行》: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题是:“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本诗虽有注释,但无关写作背景,我们只能借助诗句把握情与景的关系。题目“江行”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离家在外,江上行舟,因此我们推测诗人心中已有羁旅思乡之情。此诗的首联与上一首诗很相似,都是以景开篇,以情承接。黄昏时分,我于船上极目远眺,但见蒹葭苍苍,四野迷茫,这不禁逗引出我满腔的羁旅之情。诗人不自觉的羁旅思乡之情,被“暝色蒹葭”触动并像水面波纹一样向四周扩散,逐渐生成了自觉且“强烈的主观感情” 因此,首联是触景生情。颔联和颈联具体写江行所见。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伴着潮水同时涌起,暮天倒映水中,好像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但此时之景已经是经过了旅情浸渍过的景象,都已生成情语:雁声断,何处寄乡书?这里有无可奈何;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有思乡念亲;水天相接,孤舟漂泊,这里有迷茫惆怅。诗人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尾联直抒胸臆,点明思乡主旨。其参考答案为:“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一首诗的谋篇布局很有代表性,它说明了在一首诗中情与景的关系不一定是单一的,抒情方式也是综合运用的,正如文章开头所引述的那首《春日秦国怀古》一样。如果参照这一首诗,我们不难看出,《春日秦国怀古》首联属于触景生情,即“欲消魂”是由“荒郊一望”所见的“泾水萦纡傍远村”触发生成的。颔联和颈联属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选择了牛马、春草、原田、古碑、云、积雪、苍山、残阳、绿树等凄凉败落的景物,寄寓了的怀古伤今之情,其实,也就是写哀景抒哀情。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曾经强大而如今荒残的秦国的深沉感慨。

其实,人的感情就像地层下潜藏着的河流。地层下何曾一时无水?人心中怎能一日无情?水遇到出口,便喷涌为清泉;情遇到媒介,便化为诗意。因此,诗人写作之前,有情在先,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是看这情是否自觉,是否强烈而已。另外,言志抒情应是诗歌的最主要功能。基于这样两个认识,当我们遇到通篇写景的诗时,尤其背景不明时,我们宁愿认定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因为诗人正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心中情志的,诗中的景语就是情语,我们也正是借助对景的特点的把握来确定情的特点的。试想,一首诗句句写景,却又处处无情,那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吗?

2008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杜甫的《绝句慢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为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赏析。”此诗句句写景,说燕子熟知并喜欢上了我这低小的茅屋,它来往穿梭,衔泥筑巢,泥点掉落琴书之上,在追捕飞虫时还碰到了我。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密融洽的美好画面,是乐景,因此,我们揣测此时诗人心境相对宁静平和。根据所给的注释,我们也可以知道杜甫当时的境况。杜甫为了梦想奔波大半生,而寓居成都的那段时光是他后半生仅有的平静安稳时期,加上朋友严武的接济有了生活依靠,那么他的心境应相对较好。其参考答案为:“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参考答案中的“景中含情”是最不容易招惹是非的说法,其实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与景的生成关系可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本文也只是一次粗浅的尝试,希望能够对解答诗歌鉴赏试题有些许的参考价值。

[作者通联:辽宁阜新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触景生情情思意念
意念机器人(上)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十月情思
当归寄情思
丝路情思
涓滴意念汇成河
谈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区别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
拗九粥情思
浅议初中数学课导入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