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高校劳模精神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016-05-30刘菲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劳模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刘菲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五一”劳动节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素质,是民族发展大计。劳模精神是当代社会的重要时代精神,而高校校园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弘扬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劳模精神 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接见劳模代表,强调劳模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不能丢弃的伟大精神,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模精神始终引领人民奋勇向前。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卓越的创造精神、忘我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人才宝贵、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劳模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时代精神,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重要的引导、示范和凝聚作用,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

劳模精神伴随共和国的诞生、建设和发展而不断丰富。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发扬劳模精神,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卓越的劳动创造,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劳模精神,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德和时代风貌。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发挥着积极的正能量作用,劳模精神同时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所体现出的优秀劳动品质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勇于创新”的集中诠释,与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高度契合。通过在校园弘扬劳模精神,在广大师生中倡导“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理念,从而实现以文化人。

二、劳模精神的时代意义

劳动模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者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和忘我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凝聚成伟大的中国工人阶级劳动精神。这一精神既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和进取精神,更彰显出我国工人阶级的时代特色,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体现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劳模的榜样示范精神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一代一代的工人阶级劳动者们再劳模榜样精神额感召下,艰苦奋斗,创新船业,不断砥砺前行。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到的:“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却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劳模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标杆,反映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标杆,虽然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随着时代改变而不断丰富的劳模精神总是每个时代引领社会向上的正能量。

三、弘扬劳模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10年教育部向全国发文,要求响应党中央关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都认知并践行“劳动者伟大、劳动光荣”的号召,扎实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在广大学生中宣传劳动模范事迹,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精神引领全校园、全社会尊重劳动的示范带动作用。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民族复兴接班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深知只有劳动才能继承先辈伟业和担当历史大任。因此,劳模精神进校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发挥积极的导向、凝聚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1.弘扬劳模精神促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所做的高度概括。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校园中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的典型事迹,通过平凡岗位不平凡的成就现身说法,从而很好地契合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将劳模精神和和传统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既是宣传和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更是培养现代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劳模精神进校园,入头脑,通过现实生动的、直观可模仿的精神食粮来影响在校大学生,有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现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和和引导社会新时代正能量。

2.弘扬劳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断丰富。习近平同在2015年“五一”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这对充分弘扬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中国各个不同建设阶段历史时期凝聚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形象化的力量,让“榜样在身边”的积极作用不断得到传承。 劳模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特有的凝聚、引领和榜样作用,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劳动高尚”的教育,弘扬和树立劳模典型,实现以文化人。劳模精神通过和学校育人等战略相结合,做到接地气,出成效,发挥现实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引领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甘为人梯;有助于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形成全面育人新格局。

3.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成长成才。青年是全民族的希望,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必须深知辛勤劳动是创造一切的必然之路。大学是青年的重要人生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积极劳动的习惯尤为重要。用劳模精神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勤于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让大学生端正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积极自觉投入到社会各项生产劳动实践中,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从而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奋斗,在劳动中奉献,在劳动中创造,成就人生。用劳模精神的主人翁责任感感召大学生,劳模精神蕴含的责任和大局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学习工人阶级的历史担当和主人翁精神,使每位大学生走出社会都能把自己很快融入社会,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在工作实践中学会集体协作,个人服从大局,承担肩负的责任,推动社会和国家进步。

总之,把握劳模精神实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在大学校园广泛传承,用劳模精神教育人,感动人,影响人和塑造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培育和践行,努力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辛勤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3.4.29.

[2]王宏伟.论“劳模精神”的内涵和弘扬[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6).

[3]杨志强.弘扬劳模精神_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9(2):111-113.

[4]聂红.劳模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5.11:81-82.

猜你喜欢

劳模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谈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析企业如何弘扬劳模精神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