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柔韧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短跑成绩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2016-05-30陈传亮
陈传亮
【摘要】:本文章将在柔韧素质对提高短跑成绩的影响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引起对柔韧素质的重视并为其科学合理的训练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柔韧素质;短跑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篮球队员15名,受试者健康状况良好,均无病史;平均体重为(68.7±14.2)kg,平均身高为(180±10)cm。
本项测试的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的15名队员均有2年及以上的体育锻炼史,受试前均参加过篮球、排球、及部分田径项目的公体课学习。
1.2研究方法
1.2.1 实验对象:以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的15名队员为实验对象
1.2.2 实验时间:进行为期八周的专门性柔韧素质训练。
1.2.3 实验方法:柔韧素质训练方法:静力性拉伸,动力性拉伸,PDF训练法
1.2.4 测试项目:训练前后旋肩测试、髋关节柔韧测试、坐位体前屈小腿内外旋测试、踝关节柔韧性测试及短跑(30m、50m、100m)成绩、。其中坐位体前屈测定依照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
1.3训练方法
1.3.1静力拉伸练习法
在短跑训练中采用静力拉伸方法,当肌肉和韧带拉伸到一定程度时,保持静止状态时间一般约为7~10秒,重复次数为6~10次。静力拉伸的方法特点是练习强度小,动作幅度大,可以很好地节省体力,对场地器械的要求也比较小。
1.3.2动力拉伸练习法
动力拉伸练习法是指速度较快、节奏感强的重复同一动作的多次的练习方法。在短跑训练中动力拉伸练习法的特点是,当进行主动拉伸时,肌肉强力变化的最大峰值比静力拉伸要多两倍。进行该训练时能引起肌肉牵张反射,对所练习的部位的伸展性和收缩性都得到提高。用动力性拉伸进行训练用力的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然后逐渐加大幅度,避免拉伤。
1.3.3 PNF伸展法
PNF 技术对肌群的调节来提高肌肉力量和对肌肉进行放松,进而提高人体活动功能。PNF 法主要作用是增强肌肉肉力量、增加柔韧性、减轻疼痛和疲劳提高协调灵活及增强耐力等。其练习周期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次静力性伸展练习。第二阶段, 被拉伸肌肉的最大等长收缩练习。第三阶段,再次拉伸肌肉练习, 同时使其拮抗肌进行收缩。进而进行下一次的练习, 使肌肉逐步得到拉伸[10]。
1.4 数据统计
将原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中存储,建立原始數据库,实验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比较、方差分析等方法处理,组间和组内运动前后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选择(P>0.05)有显著性差异选择(0.01
2 研究结果
2.1旋肩测试、髋关节柔韧测试、坐位体前屈小腿内外旋测试及踝关节柔韧性测试变化
在体育活动中,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各个关节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如果对每个关节的柔韧素质都进行提高,那么相应的专项的柔韧会更好地发展。由此,我们对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的15名队员在实验前做了初步的柔韧素质测试,经得到的数据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柔韧素质较差,在其短跑技术动作上表现为动作僵硬且步幅小,协调性差。因此,影响到短跑的成绩,也阻碍其他的运动技术的提高。鉴于以上我们发现的情况,在业余的训练中我们应该除了重视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训练外,应该强化了柔韧素质的训练。经60天的训练,学生的的柔韧素质有了显著地增长,以下对训练结果做一些数据分析。
表1 为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的15名队员训练前后旋肩测试、坐位体前屈、髋关节柔韧测试、小腿内外旋测试柔韧性测试变化一览表
由表1显示,通过静力性拉伸,动力性拉伸,PDF训练法等柔韧素质训练对山东管理学院篮球队的15名队员训练前后旋肩测试、坐位体前屈、髋关节柔韧测试、小腿内外旋测试柔韧性测试并经t检验分析:臂上举肩的角度平均值为190.2°,较以前提高了15.3°,柔韧素质训练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训练前后旋肩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变化 (P>0.05);体前屈平均值在地面以下10.8cm,比以前提高了12.8cm,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训练前后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有显著性变化(P<0.05);纵劈叉离平均值为12.1cm,较以前提高了13.9cm,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训练前后髋关节柔韧测试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 劈叉离地面高度的平均值为24.1cm,较以前提高了12.7cm,表明柔韧素质训练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训练前后小腿内外旋测试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由于柔韧素质的提高,不但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而且动作质量和运动的幅度具有很大的提高。在做动作时可以看到步幅较以前增大,动作节奏性强,并且变得协调有力,动作完成质量提高。由此,我们根据每周柔韧素质的训练情况做了相应的短跑成绩测试。
2.2十五名队员30m、50m、100m成績的变化
15名篮球队员经过为期八周的训练,学生的的柔韧素质有了明显增长。训练前的100m的平均成绩12.73s较训练后的100m成绩为11.94s提高了0.79s。在此基础上分别测试了30米和50米的成绩,训练前的30m平均成绩4.45s较训练后的30m平均成绩4.40s提高了0.04秒,训练前的50m平均成绩6.20s较训练后的50m成绩6.10s提高了0.1s,由此可见短跑成绩在较短距离的表现并不明显,而在100m的成绩中有显著变化。
3.分析与结论
3.1 分析
柔韧素质的练习可以使关节动作活动范围与幅度增加 ,提高短跑运动成绩。都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很多专家都提出了步长和步频是提高速度的重要的因素。步长的增加要通过改变髋关节周围韧带的柔韧性.髋关节的肌肉和韧带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的幅度.经过专门的训练提高髋关节的柔韧性,来减少韧带活动时的磨擦从而降低韧带之间的粘滞性.通过发展柔韧性促进髋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减少髋关节运动的阻力,增加关节的运动幅度提高步长。
根据人的生理自然生长规律来看,初生的婴儿柔性最好。随着年龄的递增,骨的骨化过程,肌肉的增长,韧性逐渐加强。柔韧性的发展约在10岁以前开始获得增长,在1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加,柔韧性相对以前降低。重点在于胯关节,原因是腿的前后摆动活动多,加之肌肉纤维增多,使左右的开胯幅度有显著下降。因此在10岁以前就应该给予柔韧素质的练习,使其柔韧性得到相应提高。在10~13岁这个年龄应充分发展柔韧练习,因为这个年龄是生长快速发育期,骨的弹性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有较大的可塑性,通过充分柔韧素质的练习,可以使各关节幅度达到最大解剖限度,并能够充分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如果在10岁以前柔韌素质未得到发展,在10~13岁这个年龄阶段仍可作为柔韧发展的弥补期,从而使应有的柔韧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超过这个阶段,将会使学生经受较大痛苦,耗费时间长、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受伤。13~15岁为生长期,在这个阶段,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的生长的速度,导致柔韧性下降。因此在这个时期应该特别注意身体发育的全面性,多做全身性的伸展练习,巩固已获得的柔韧效果,不要过分进行柔韧素质训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拉伤。由于13岁以前获得了良好的柔韧效果,虽然在青春期(16~20岁)柔韧素质稍有下降,但在这个年龄阶段整个身体发育趋向成熟,因此可以适当的加大柔韧素质的负荷量以及难度,从而在已获得的柔韧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专项所需要的柔韧素质。
在短跑训练过程中,大多数教练员、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运动员或学生的短跑成绩一味的在速度和力量上很下功夫,却忽视了对柔韧素质的训练而使运动员或学生失去了提高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或最佳弥补期导致运动成绩提高缓慢。因此,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在学生训练或学习过程中为避免造成短跑技术动作的僵硬和降低身体的灵活性,确保其技术动作准确、完美与协调,在进行力量、耐力、速度素质训练的同时,不要忽视柔韧训练,应列入训练,并科学的合理安排,必须重视拉长肌肉,增加关节与肌肉弹性的柔韧性练习。
3.2 结论
运动素质训练是身体训练的重要的内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无不依赖于运动素质的高度发展,而这些运动素质的水平是由机体的形态结构、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储备及其代谢水平所决定,运动素质的高度发展和提高主要是通过训练。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将对人体参加运动训练产生重要意义:
(1)动作运动范围与幅度增大后,可使人体对各种动作的支配能力增强,使动作
更加准确,技术质量更高;
(2)可促进大脑中枢神經系统对肌肉调节功能,使参与工作的对抗肌群充分放松,从而降低对主动肌工作的阻碍,有利于肌肉力量的增长,增大肌肉的爆发力;
(3)由于动作幅度的增大,有助于肌肉的均衡性发展,可充分调动整块肌肉协同能力更好地参与运动;
(4)可避免或减少运动性损伤,提高运动成绩。
4 建议
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关系的,通过发展身体的柔韧素质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使动作技术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增强,从而为发展跑速创造了必要的身体条件。柔韧素质的提高,不但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而且动作质量与幅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动作的外部表现为步幅增大,协调、有力、节奏性强,动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动作质量的提高也使得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1)在练习之前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对柔韧训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柔韧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防止强度过大而使得肌肉韧带拉伤,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3)由于柔韧性发展较快,但是消退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在发展柔韧性上要采取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注意训练后的放松,使肌肉松紧有度.
参考文献:
[1]胡峰.对短跑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与分析[J].林区教学,2009(07):148
[2] 田麦久.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3.01
[3] 何建军.少年短跑运动员应注重柔韧性训练[J].读与写杂志,2009.6(08):178